你同意花錢買公設嗎?? 台灣人接受花錢買公設這件事情嗎??還是很喜歡花錢買公設??


smallmini wrote:
我的話不想要有公設~
所以以後要買房可能只能買公寓了吧!!


抱歉,公寓也有公設,
公寓的樓梯間都在你以為的"實坪"裡面,
如果你的權狀實坪是30坪,實際上這30坪都包含了樓梯間。

qtp006 wrote:
還是不懂 不買公設...(恕刪)
qtp006大你可以把他的公設買起來,然後他每人進或出一次跟他收過路費就好,不貴一次100元就好......若他家有3個人每天進出2次就收1200元呢...
家裡剛好有房要賣……公設 6坪而已,房房有窗,有雙陽台,光線超好。

有興趣的密我吧!!

有小孩有公設是好,但小孩上國中後要公設幹嗎??

寧願公設換成自己的房間空間才是最好的!~真的!!~
房屋買賣本來就應該只論實坪,公設是建商和官員搞出來混淆視聽的東西。
另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叫做雨遮。
公寓並不是沒有公設
很多在當時並沒有辦理保存登記
梯間面積有些是登記在當層的權狀內
地下室是兼防空避難室,早期很多都沒有保存登記
賣屋時都跟一樓一起銷售(使用權)
所以一樓也比較貴

現在會覺得買公設不知所謂何?
是因為你有低公設或無公設的老屋可選
等這些老屋屋齡超過55年以上
面臨壽命末期需要改建更新時
這些沒公設的產品也都會步入歷史
到時候就沒得選
只能去比較公設的內容了

大房東 wrote:
是全世界的大樓都是這...(恕刪)


就我的理解,目前台灣跟香港都有所謂的公設坪數。其他亞洲國家是否有這些小弟就不是很清楚。新加坡好像也沒有,況且新加坡的公屋(政府住宅)都建的不算差,而且也是社區型,有游泳池等。那私人建設就更別說了,既有游泳池、健身房、警衛等,還含車位。


但我很清楚的就是,美國肯定沒有計算這些拉哩拉紮的"騙人"坪數。美國賣房子所計算的是"可居住"坪數,其他不算在內,包括車位、後院等。我老娘的房子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大約1450呎(約40坪),不含樓下(一樣大小)及後院。若以台灣的計算方式,決對給你算120坪。我老姐則是住在一個小社區,坪數大約與我老娘的一樣,只是他有"公設"(後花園),是這個不算在他的坪數之內,但房價就比我媽的貴約20%。

這邊的60坪大樓公寓,公設約30~35%然候外加車位10%還要加防空洞!加完後大約只剩28~32坪可以住人。最誇張的是,連車位還要"賣"給買家

真的是官商勾結啊!!!!

異鄉苦工 wrote:
還要買個車子接送上下...(恕刪)


防不勝防吧,還有人在捷運上吃熱狗的哩...(高捷事件)
題外話~

其實有公設並無不妥,只是比例與運用是很大的問題!

以目前法規而言,要佔掉1/3的實體空間對購屋者而言真的壓力不小,

畢竟現在每坪單價動不動就要幾十萬的,

就算公設設施搞得很華麗好了,日後還不是要每戶出管理費去維護!

每個人對於公共設施的"使用道德標準"不一,東西壞了、舊了一樣要全體住戶買單!

雖不全然,但以某些角度來看,公設有時候會變成住戶沉重的負擔!
公設好啊~~~~~~~~~~~~~~

小孩帶女友在公設裡的花園.涼亭聊天.喝飲料.我安心多了.
小孩在公設裡的運動設備做運動.我安心多了.

比在外面公園跟運動場合發生一些事而擔心簡直是好處多多.
減少危險有一分是一分.那就是更安全~~~~~~~~~~~~

失竊方面也較少發生.端看需求啦~~~~~~~~
管理費?跟當保險費想就好了.

各國有各國的計算方式.好不好?也只能說不喜歡.有本事移民摟~~~
沒本事?那就待吧.
公設比並不是建商可以調整的
公設也不是只有你看的到交誼廳、健身房這些
公設比高,建商支出成本相對就高
公設比低,建商也不會賣的便宜

不想花錢買公設,就只能買透天


你說的好~~~~~所以我決定移民日本東京離開鬼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