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avf wrote:
雖然高房價很多人很怨恨,但是能住得起這種環境的人,
也付出相當多努力與代價,才能得到好的生活環境。
我感覺高房價有利也有弊,不全然都是不好的。
我也很感謝高房價之賜,幫忙把一些不同生活層次的人篩走。
即使不能到百分之百,但是你真的可感覺到居民素質不同,
對小孩子的教育也好,包括日後的競爭力。
雖然對那些受房價所苦的人很抱歉(我真的感覺很哀傷),
但是社會是現實的,資本主義就是要往高處爬。
我相信政府還是會扮演好照顧者的腳色的。
亂世之下,只求顧全"小我",
我也很想盡力做什麼,但是"大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我只想說用有沒有錢來判斷有沒有生活層次及是不是好鄰居,我想你把人看簡單了,因為『有錢不等於有品德』。

夏餅 wrote:
認識一個住高級社區的...(恕刪)


讓小弟想到我的朋友

就平凡社區

只是 我朋友是警察

一開始 社區的 「流盲 管委會」

不知道 他是 警察

不止嗆他 還出言 恐嚇

他老兄 錄音 抓人

後來 整個社區的人 都很感謝他
本來就是囉

好房子不管在什麼景氣都有人搶

最近看房子也一樣

稍微猶豫一下,電話再打去就沒了

幾乎是連想的時間都沒什麼機會

當然你要在條件不怎麼樣的房子裡慢慢挑

這是沒問題的

但這時候你大概又下不了手吧
基層勞工努力了大半輩子,能夠賺多少錢去買那夢想中的房子?
要自住,就要房價合理,而非只要喜歡就沒差的鬼道理.
目前的開價都該六折成交,才合理.
買最好的地段,與最差的地段,對真的想有個家自住的人來說,根本不是首要考量要件
現金留在身邊較實在.
買房其實 有時候要有點勇氣衝動及細心
衝動是不要想太多 越猶豫 你就越難買
但細心找談好價格 衝動買

這10年來 我陸陸續續買賣好幾間房子
把用不的精華地區店面賣掉 買一些外圍廠辦
當初一坪店面賣80萬 現在來看 其實賠很多
因為現在光樓上就賣到100萬 但我認為這就是時機
當初的衝動及勇氣 事後其實沒啥後悔
因為公司擴大搬家後 其實賺的更多
也因為這幾年公司每次擴大
就會衝動買新廠房 只要價格差不多 就買
反而廠房的漲幅 比本業還賺錢 意料之外

我都是勸周邊朋友 各地區多注意
一但OK 就衝下去買 若不合適 再換
除非你有本事 賺的比漲的快
但說實在 這幾年房價在不少人炒作下
實在太誇張

還好我是不在乎學區 捷運 生活機能
所以能選沒人注意的地區 找合理的好房子
最近找的是北部海邊的建地 自己蓋新屋
近100坪的地蓋起來 差不多台北市只能買到
40多年20多坪的中古公寓 看開點 日子比較好過
但若要進台北市 開車不超過40~50分鐘

不要沒事一窩瘋跟流行 搶進台北市
搶捷運地段 當一輩子的房奴
imjovian wrote:
感覺通篇是是房仲們寫...(恕刪)


哇哈~不過很抱歉我真的不是房仲耶~而且我也沒有感謝高房價阿
我也希望最好一間房子只賣我一百萬
可是,有可能嗎?如果只賣我一百萬輪的到我嗎??
裝潢這些錢本來就應該在你買房子的時候考慮進去了
買屋款+裝潢費用+哩哩扣扣=自己可接受金額

john6517 wrote:
恭喜樓主!!!

社...(恕刪)


感謝喔

猫的典礼 wrote:
sorry 是引言錯...(恕刪)

沒錯,我也只能在父母的幫助下,跟自己跟未來老婆願意背上房貸選自己能力所及的,但前提一定是得要買自己喜歡的啦

p61534 wrote:
當場?寫的有點威。庭...(恕刪)


只是寫出我的感受,當然法律人都是遵循程序再走,不可能有指揮檢察官啦。
用字駑鈍很抱歉!
我很想把新聞PO出來,不過會造成別人困擾,有興趣者可自行搜尋。

不過重點只是在講,千金買房萬金買鄰的重要,
房價是有篩選的功能,不一定全然都是負面。
從M字的兩端看,不同位置的人,絕對有不同樣貌。
這個篩選不是絕對性的百分之百,但有相當性、普遍性。

我很悲傷高房價,我也覺得有隨波逐流的無奈,但我自己是接受了。
這個說法一定會觸碰到敏感人的神經,
如果讓人有不舒服,我相當抱歉。如果我能決定,
我會希望大家都幸福快樂,台灣變成瑞士。
你也不一定要聽我,只是提供個人膚淺的看法,
要不要買房,都好!

Kennybee27 wrote:
買房其實 有時候要有...(恕刪)


Kennybee27 大大

言之有理

小弟受教了

只是在 QE準備退場下

不知該不該 現在 進場

買自住的房屋
說得好~真的如此~買房前衡量自己的預算~多看屋比較做功課
觀望預期會跌的人~就算跌到5成也不會買~
如果只會觀望~就跟著副市長張金鶚腳步~他都有3房做大官去~你還相信他

kevin720817 wrote:
我房子是自己要住,所以我不在乎附近跌或漲,


是的…房子如果大家都是買來自住!
完全就是以供需法則來決定價格…
需求壓過供給,就是漲;
供給高過需求,就是跌…

而南部房價會不照以上規則走~~~
就代表著有一群人不是買來自住,
買來自住,房子是必需品~
買來投資,房子就是貨品了,
就多了操弄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