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平方米=13.6坪, 如果這是純室內坪數, 也就一房一廳.房租1000法郎, Matina說他很幸運, 這表示不是每個人都租的到, 還提到旁邊的(還是隔壁的)房子, 租金要2500法郎.影片中有提到這是合作社房子, 我聽起來, 這種房子的比例也不多, 只是特例...如果如同前面有人說的, 平均薪資40000法郎, 那就是40000/12=3333每個月.如果以比例來說, 至少1/3的錢也要拿來租房(甚至可能超過1/2), 如果再加上社會保險, 高額所得稅再扣一扣, 倒底還有多少錢可以自由支配? 真的有比台灣好嗎?
我有一事不明,從影片上看都是居住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但好像沒說擁有房產是基本權利吧,而且以我個人所見,柏林,日內瓦的房租都比台北高,除了台北沒有保障到老都能租及政府未介入租金之外,好像台灣房市最大問題是在年輕人想擁有自己的房子而不想租房子吧,對於房地產炒作只要師法德國課50%左右的資本利得稅來抑制炒作,並由公權力介入房租價格即可,看來這兩件事不難啊,為何要搞一堆奢侈稅持有稅有的沒的?所以年輕人應該先說服自己不買房,創業投資先吧!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悲哀!對於這些圖利財團不遺餘力的政客以及公務員我們還要給他很優惠的措施養他們一輩子 不要每次講不出東西來就要拿全體公務員血祭博取認同好嗎?公務員分政務官和事務官那些和財團建商勾結炒房地產的全都是制定政策的政務官這些人怎麼冒出頭的?還不是人民選出來的。我以前是公務員我一樣買不起房,台灣的房市、建商、房仲、投資客一樣搞得我很吐血所以看到這標題我才充滿興致的點進來看!政府縱容財團建商,身為人民的投資客也想靠吹大泡沫撈一筆整個國家從上到下觀念偏差,這是身為事務官的基層公務員造成的嗎?公務員不過就是一個職業,我選擇這個職業不代表我該死。也請不要藉機偷渡這種階層對立的觀點過來,台灣在內部對立上已經虛耗掉太多能量了請把砲口對準該打的目標,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