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惡魔. wrote:
我們公司清潔工他等3...(恕刪)
35年前,2~3萬,算平均2.5萬好了
我查過32年前,政府資料台灣那時一般人,一個人賺7500元
但35年我算的結果是6000元
你朋友超過一般人4倍
一間房60~75萬的話
假如有頭期款10萬
甚下來55萬,以前利率來說,我算15%(超標了吧 = = )
那時35年前銀行一年利率,大約是11%,所以貸款我算15%
一年了不起8萬
一個月才8000元…對你朋友來說,好像滿簡單的
但對一般人來說,一個6000元不可能
他還有17000元
對他來說,還是有高達一般人近3倍的生活費
不過以那時利率來說
一般人要買房,還是吃力的…
最高時銀利率是13%,代款有多高就不知道了
忘了考慮到本金也要還了,看來其實難度大增 = =
60 年 1971年,16777元,一個月約1300元
70 年 1981年,一年是90314元 7500元
100 年 2011年,523317元 一個月平均43000
出處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YB/internet/NAY.pdf
我是看平均每人國民所得,而不是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
從這裡感覺,那時所得…其實是1398~7526之間
32年前7500,那35年前可能更少,以7526-1398=6200
除10年的話,平均一年漲510元
所以35年前,大約是6000元
可能肯定是32~42年前,國民所得增加5倍以上
所以我想對那時人來說,最吃力是如何存頭期款吧…
我聽過35~40年前,一個月大約3500~6000元
最吃力是如何在民國67年,以前存到頭期款10萬 = =
以前人最吃力是生活了,那時所得和消費來說,光是生活就吃力了…
沒什麼吃喝玩樂的,加上那時小孩都生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