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之道德正當性疑惑討論

炒房也是炒好地段...
其實偏離精華地段也是有很多好房子也沒吵得這麼離譜 給你參考參考..
很多買的起 但大家都想買好地段方便的 偏偏就是貴~

而且再我老爸年輕時新莊那邊的地段,是大家都看不上眼 結果現在大家搶著要. 如果你有那塊地要不要跟著一起炒? 這時候就可以考驗著妳所謂的道德了..

所以根本就沒意義...

tourcura wrote:
「民生主義」是孫中山...(恕刪)


時空會變,環境會變,但人性不會變
幾千幾百年來一直循環
這些政治家思想家都知道
只是孫先生若生在這個年代
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支持他

我一直認為
少了上千家建商,上萬家房仲
台灣非但不會倒
還有迴光返照的效果
不把資金往民間消費投資去帶
沒了上萬家製造業,服務業
台灣必倒無疑
孰輕孰重?

不從制度面去檢討
不往大方向去改變
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閒來無事就是抗議抗議
說這樣就能得到居住正義
在我看來
.
.
.
就像一群人在耍猴戲一樣
你演你的
他玩他的
問題依然沒有改善

szachary1020 wrote:
小的我這幾年看了我所...(恕刪)


據我所知,德國好像沒這個問題。
因為政策...。但是詳細如何,我已經不記得了。
保護弱小動物
有錢才能炒,沒錢看人炒,無關道德

szachary1020 wrote:
小的我這幾年看了我所...(恕刪)


炒房一事,從未聽聞此乃「美德」之行為

既非公認之「美德」,何來道德正當性之疑慮?

您想太多了,多作些實際的思考與行為,少一些空冥想吧
反正人就是這樣,總是習慣找人來照顧自已,一個人失業了,好不容易借了點錢開個小店,突然之間,每個來應徵的人都認為他們的生活是你這個當老闆的要負責;花了錢買了間房子,哪個路人走過看了喜歡,突然之間你要為了他的生活負責了,價格對他有道德問題了
D.M.620 wrote:
據我所知,德國好像沒...(恕刪)


看過網友說買賣課重稅,重到你沒賺,自然就會切斷想靠炒房賺錢的歪風
(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既有稅收又遏止投機心態)

此外,租房者可以租一輩子,房東不能趕(好像也不能任意漲價?)

還有,外國人神經比較大條,比較不會整天動腦在想著鑽漏洞佔別人便宜

大概就是這些,細節要請熟知的人補充了。

但其實國情、法令還有其他配套政策也很重要,並不是上面幾條拿過來台灣用就行了,這是每年我們付那麼多稅金讓一堆大爺出去考察的目的,但通常大爺們考察完回國就趕緊把對財團不利的漏洞補起來.....


Arch.Gabriel wrote:
反正人就是這樣,總是...(恕刪)


因為你的心態就是"資尊勞卑"才會這麼說,也就是老一輩傳統產業那種威權思想,錢是我賺的、是我在養你...

勞資雙方本來就是勞務、資源交換,勞基法明定的條目也都是"保障雙方",並不是只顧勞方,但如今還能玩到勞委會被叫成資委會,勞方到底還要多賤才行?

至於房屋買賣那是商品交易,賣賣雙方立場本來就對立,跟上述勞資關係是另一碼子事...
對於不義之人, 你可以幫他們買單嗎...

除非你撿到屎王筆記本

當然政府的放任才是最大的元兇, 有些國家的房價還是控制的很好滴呀
就像某國的的政策是, 控制房價就能有效抑制通澎...
本國的政府只會搞內鬥與權力鬥爭


你有看過死神的眼淚嗎

d61 wrote:
因為你的心態就是"資尊勞卑"才會這麼說,也就是老一輩傳統產業那種威權思想,錢是我賺的、是我在養你...


你根本講反了吧,我一直認為價格是市場機制,一直把別人開的價格和自己的生活壓力連結在一起的人,才是心裡真的有"你應該養我"這種奇怪觀念的人

我們都贊同,每個人的生活,就是靠自己掙來的,沒有誰應該養誰、沒有誰該對誰的生活負責,對吧

港都小飛翼 wrote:
時空會變,環境會變,...(恕刪)

我倒認為建商房仲這樣的高收益是來自於眾人願意去付給他們高額的「服務費」,這個部分佔據的比重應該養活了很多的人,至於這樣好不好恰當與否,都沒有是非的問題,本來投入高報酬的工作也許正是高風險所換來,幹一下子高收入的人容易,幹一輩子就很不簡單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