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說,在日本東京買房子買30坪就是30坪,但台灣買30坪只有20坪,還要扣掉公共設施

是啊~是啊~
這些建商屋主,好膽加加看啊~反正售價都一樣嘛~
沒人反對說不要加進去實坪計算,做問券調查好了,搞不好100人有99人同意
就加進去賣啊~有那麼困難嗎?
這邊有人反對的嗎?

aquaaqua wrote:
這就是專家在他的專業...

事實上日本房價的問題以前就討論過了,
結論就是商人不是傻瓜,
公設的成本當然加在坪數的單位價錢上,怎麼可能免費奉送,
會覺得免費奉送的人請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賣的話要怎麼算,
再想想自己會做這事嗎?(恕刪)
aquaaqua wrote:
事實上日本房價的問題以前就討論過了,
結論就是商人不是傻瓜,
公設的成本當然加在坪數的單位價錢上,怎麼可能免費奉送,
會覺得免費奉送的人請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賣的話要怎麼算,
再想想自己會做這事嗎?(恕刪)


台灣的公設比是不一定的,低的是30%左右,高的有到50%
一樣30坪都是1500萬,如果不算公設比的話,有些人<真的>會以為差不多。
商人不是傻瓜,如果真的沒差的話,那為什麼要等立法?
按實坪賣是計算上有很高的難度,還是這樣比較好賣
韓國也時一樣~~賣多少坪,實際就是多少坪...
很無聊的話題!!
1)重點不在坪數計算的範圍,而在於總價,好嗎!
2)台灣的算法是讓公設的持分白紙黑色寫在你的權狀上
3)有少數人說買公設有如被剝二層皮,買房子時剝一層,使用公設扣點數又剝一層。這真是典型奧客的說法!第一次剝的皮是給建商的,至於是不是建商多賺,如同我第一點說的,還沒有定論。而第二層皮是繳給管委會的,這是所有「區分所有權人」的共同資產,沒有任何人賺走,這些錢都會被運用到社區維護上的,何謂剝皮之說呢?!
KKMANLITE wrote:
是啊~是啊~這些建商...(恕刪)

john_wei wrote:
台灣的公設比是不一定...(恕刪)

我是不曉得兩位在酸什麼,
覺得台灣的建商、房仲、投資客、自住客都很有「良心」,
立法後不會把公設的錢算進每坪的價格上就大聲說出來讓大家知道,
何必如此扭捏?

說起來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M01上有些人在吹捧安倍的降匯率救日本經濟政策,
當然不意外地被一堆人打臉,
因為安倍的政策並不是他創建,
而且實際上是賭上商人「良心」的政策,
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跟你們的想法很像?
都是賭上這些平常被大家罵無良的人的「良心」,
寫到這邊就覺得台灣人真的太神話日本人了,
神話到對同一個對象的態度轉了180度還可以拿來酸人,
堪稱世界奇聞了。

順便說一下立不立法根本沒差,
台灣的問題在於過度炒作而不是要不要計算公設坪數的問題,
只要夠便宜,
誰會在乎有沒有算進公設?
聽說德國的房產政策讓投資客很難獲利?有人懂德國是如何買賣房政策方便分享一下嗎?

raymond6200 wrote:
聽說德國的房產政策讓...(恕刪)


對呀!!我也想聽聽看,因為聽我朋友說過他的朋友住德國,而且有3間房子,2間租人~~~
如果真的很難獲利,為什麼有人要有3間房子?
這樣不是很笨嗎?還是有其他的好處?
mengreed wrote:
彭先生這幾年喊打房...房價持續高漲..很多能做該做的事都不做..也不看看新加坡, 韓國怎麼辦到的
真的感覺笨的可以, 無能到極點..每天只會出來講? 他做了什麼?
政策不明稅制不清


因為彭先生只能喊,不能做。
想做還得上簽呈。
上面的長官不批文,怎麼辦?
長官很忙的。沒時間批文的。慢慢等吧。
=========
德國的政策如何?有用嗎?台灣又不會執行。移民德國比較快吧。

不然趕快去選立委或是總統吧。
rico8888 wrote:
還少一句

無良吃素假念佛房東禍害千年

我說的是文才哥



文才哥躺著也中槍


台灣的算法搭配目前的價錢也算奇蹟了

目前101對面要蓋大樓,說一坪開價四百萬

加上目前台灣公設的算法起碼30%
等於一坪實坪要賣你400/0.7=571萬

真的要比照國際價錢,也應該同樣的基準點算才對

用虛假的假象跟你講四百萬,其實實際上你買的價錢是571萬

不敢直接開價571萬賣你實坪,怕這個價錢會覺得漲太高,用公設的方式賺回你的錢

最後總價一樣,標準的數字遊戲

國外公設都不算錢的,相對的房價也反映了公設的價錢

而台灣是把公設另外算價錢,而房價又跟別人實坪的價錢不稍遜色

根本是剝兩層皮,還是有人被剝得很爽




整個房地產的生物鏈

地主吃建商
建商吃投資客
投資客吃自住客

可憐的自住客用人生精華的二十年所賺的錢去供養生物鏈的上層
換來一間小小的房子,並做著以後房價會漲還可以再賣人的美夢

來舉個實例,某某自辦重劃區
地主買了兩千萬的土地,搞了自辦重劃區
跟建商合作,建商答應兩千萬的土地可以換到四百坪的房子建坪
建商再販售給投資客用紅單的方式
最後投資客再丟給自住客


此時地主的成本一坪等於五萬
建商的成本一坪等於十萬
投資客的成本一坪等於二十五萬起跳(如果用紅單買權利,那成本就會很低,這用實際購買的總價算)
自住客的成本一坪等於三十萬起跳

然後代銷再喊著美夢上看每坪六十萬

這時大家皆大歡喜了,用各自交易給自住客四百坪來算,一坪三十萬共一億兩千萬
地主扣掉成本賺了一億
建商扣掉成本賺了八千萬
投資客扣掉成本賺了兩千萬
自住客換到了房子,還有代銷喊著的美夢一坪上看六十萬

不過再深思,聰明人應該懂得,誰真的賺了








聰明的人看就知道是非.

雖然是老生常談,我也來發一點言:
1.)建商算公設比,真的比例完全正確嗎? 還是硬凹與欺騙,代書簽個字就過關? 政府有管制與抽查嗎?
(很多都在亂來! 眉眉角角,一般民眾根本算不出來)
2.)公設比是為了公平,還是為了讓建商多加額外名目去獲利? 如果目的是為了多額外的名目去獲利,公設比分開計算就不符合公平正義,而是荒謬政策. (多是為了增加名目,住戶因公設幸福獲利的很少.)
3.)雨遮計坪,是為了公平還是多出名目獲利,非常明顯. (現在買房,普遍雨遮要扣掉三到五坪,因為政府說計坪不計價,所以建商可以當作公設扣坪)

彭淮南說三十坪剩二十坪太客氣了,能接近二十坪就了不起,如今買六十坪才有實內三十坪. 樓上很多人都知道,台灣這方面是改不了,因為官員與民代都是從土地與建案貪污獲利,所以沒有民代會支持民意,很多很多民代與立委都是建商背後股東,只能怪台灣貪污嚴重,台灣人能忍受這樣的政治政府也算是台灣奇蹟.

我去澳洲看過房地產,在上海買過房子,去歐洲研究過房地產,除了華人世界的港陸台,許多一級國際城市,買房子不用買公設,不用買停車位就免費送一到兩個停車位.

除了特定的超豪宅,怎麼算,整個大城市的平均房價還是比台灣便宜,環境優良許多.

Hilton五星級飯店蓋的澳洲市中心全新豪宅,五十樓高,很漂亮,一坪五十幾萬台幣,算室內實坪,有大型游泳池,電影院,送兩個超大停車位,附裝潢與大型家電,免費送大陽台,我看的三十五坪,總價台幣才一千五百萬左右,仲介費是只需賣方付2.5%,樓下是兩家百貨公司,都是一級品牌,旁邊全是購物街,五百公尺外是沙灘,環境超優美...住到你爽死. 當地稅後平均薪資是十二到十五萬台幣,計程車司機都有月收入稅後十二萬. 管它當地消費多高,買房子就省下你一輩子絕大部份的錢了,人生負擔最重的就是房地產.

我認為,算公設比,算停車位的價格,大台北房地產平均價格幾乎是全世界最高,薪水是最低,生活環境卻很差,相比房價,租金更是低的好笑. 台灣是怎樣一個世界?

台灣老百姓都知道,只有政府不知道,只有政府騙人的數據,國外媒體在計算全世界平均房價,也都沒有深入探討台灣房價其實是怎麼計算的,一切都是無俚頭.

http://lukaknight.pixnet.net/blog/post/21650876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