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ahia wrote:
我有房, 但我希望房價下跌
我到現在還無法領悟箇中奧妙
這不難理解,其中一種是殷實之戶,之所以稱之殷實,是因為他們手中不動產的數量是可以進行調節的,
對絕大多數只有一間房地產的家庭,別說調節,僅手中那僅有的一戶房產,可能就耗盡畢生所有的資源,
一旦售出將來就怕無立錐之地,尤以近年房市高檔入市的首購族,他們連看空的權力都沒有.
而殷實之家,只要不是賭徒,明白風險分散及資產配置這種基本理財的ABC,手中房產在價格上漲的過程,
十之八九都會進行再平衡的動作,進而逐漸看淡後市,自是想當然爾之事,之前李嘉誠沽售香港的房產,
黎智英賣出台灣的土地,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這兩位大鱷會賣光手中持有的台灣或香港的房產?絕計不會,但隨著價格高漲看淡後市,自不待言.
另一類個人推測是換房族,比如小換大,郊區換城區,這類以改善生活品質及居住環境為目的的人,
房價上漲反倒不利他們進行換房,在同比例的漲幅下,以次換好反而會更吃力.
另外以台灣的自有住宅率來看,自己或祖上完全沒房地產的人反倒是極少數,所以有房的換房族或有房
的再購族,以自住為需求,不考量未來的漲跌,不以投資為目的,取得成本愈低,自是愈有利他們逹成目標.
窮盡人類的金融史,沒有只漲不跌的商品,也沒有只跌不漲的物件,今日的空頭就是來日的多頭,
今日的多頭也會是來日的空頭,死多死空都不是明智之舉.
樓上所說的重點在 該出貨的早就出完了 該調整都調整好了 而且準備好房市動盪的衝擊 而且伺機以待(口袋傳飽飽等逢低在掃貨)
倒楣的是剛買的自住客和後知後覺的小咔投客(為啥說他小咔 因為到現在才進場 簡直是天賦異稟的遲鈍啊)
所以空方極力想打擊的萬惡投客 大部份根本連根毛都傷不到 倒是很多自住客跟頂著小賺一筆美夢的小咔投客。。。淒慘啊 懲罰錯人 還將錯就錯的閥跶下去 而政府能反應的速度往往要慢市場機制2年(也不用去怪某些領導或政黨派系啦 全世界的政府都差不多 “責怪”都是為自己的無力(無能)找個開脫而已 居然會依賴他人來改善自己的的任何狀況 不是去思考靠自己)
結果時局的一縮一放 造就有錢人更有錢 窮人更窮(這跟美國玩弄全世界的手法差不多)
看來看去所有在房事版上討論如何改善接近居住或財富正義的議題 還沒看到任何人有著跳脫既定思維的改善論述 一切都是人云亦云 爲了批鬥而喊 爲了掣肘反對政黨而喊 或者是爲了無聊的自以為是而喊(坚持着反正总有一天会被我说中的态度)
結論是 還是有很多人盲目的互相吆喝 那。。。。。。何必太認真呢 呵呵呵 無聊時“叮噹”一些白目的好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