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共出過33位進士。紀錄上還有5位出任過官職。
我祖父雖然沒考過科舉,不過和他們讀的書是一樣的。

以下是我找到的 “進士的考卷”。

http://bbs.artron.net/thread-3304574-1-1.html




裡面的文章應該就是我們讀的 ”文言文”。也就是我祖父口中的 ”漢學”。
雖然每一省的口音不同。不過湖北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閩南人都看得懂。
讓很多口音不同的人都能看得懂,這就是文字的功能。

可是,閩南人 ”寫” 的閩南語你看懂了嗎?

至於文言文是不是什麼 “文讀” 或是 “讀冊音”,我就「莫宰羊」了。
這3個字不知道用對了沒?應該是不對,順便請教一下正確的閩南語應該怎麼寫?

還有,上一篇附文裡的 “而且”,感覺用得不太到地,有更好的閩南語的用法嗎?
....保存 漢文,而且將學校內所教兮漢文改用白話文。...

明明是在討論老一輩『有錢人』的想法,

卻因為版主在文頭說明何謂『好也人』的讀音,

導致整個樓越蓋越歪......也釣出不少『國學淵博之鄉民』,

不過不管是買房賺差價,還是囤房收租金,我覺得政府應擴大查稅,

不然貧富差距仍劇烈,會有更多被名嘴影響撞總統府的。



happywork wrote:
裡面的文章應該就是我們讀的 ”文言文”。也就是我祖父口中的 ”漢學”。
雖然每一省的口音不同。不過湖北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閩南人都看得懂。
讓很多口音不同的人都能看得懂,這就是文字的功能。
可是,閩南人 ”寫” 的閩南語你看懂了嗎?...(恕刪)


所謂「漢學」是指研究與中國漢民族有關的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
並非讓各地方言去「唸」出文言文的學問,

你隨便拿一篇文言文出來,基本上閩南語、客家語、粵語等方言都能唸得出來,
並非方言無字,而是方言乃是中古時期的中原口音,
至近代後,中原口音有了相當大的變化,演變為現代漢語,

到Youtube聽看看中古漢語,
是跟現代的普通話相近,還是跟閩粵方言較相近?

至於「閩南人 ”寫” 的閩南語」乃是現代人依照閩南語的「音讀」創的,
方便人們理解閩南語中的「白話文」。

其實說這麼多只是要表達並非台語無字,
反而是台語比普通話更接近中古漢語的口音,
學生時期國文老師有沒有要你用台語唸唐詩過?
有些唸起來拗口的句子,用台語唸反而通順且合韻腳,就是實證。

happywork wrote:
....黃朝琴認為,漢文是世界上尚[最]歹學兮文字,伊希望根據 中國白話文來推行適合台灣兮白話文。伊希望總督府尊重台灣儂兮言語習慣,保存 漢文,而且將學校內所教兮漢文改用白話文。...(恕刪)


另外黃朝琴只是特定立場的民進黨人,並非學者,用他的觀點來當「台語無字」的例證太過武斷。
我雖支持民進黨的政治理念,但對於與中國文化做切割的方針實在無法認同。

要貼資料的話,這也有,可以看一下此條目的「歷史」部份,八姓入閩與衣冠南渡的部份也可以點進去了解看看。

河洛話

happywork wrote:
看完本篇後,也不用酸我,我不是 “好也人”。
我也知道 有人稱”好額人” 也有人稱 “好野人”。...(恕刪)


其實不用管 好也人、好額人或是好野人,
重點是要知道他們賺錢的方式,加以學習
房地產漲多高不要去想它就好了
每個月撿個蛋
我常跟小孩說感謝爺爺奶奶賞口飯吃

過年收到好幾份禮+酒
不是因為你存款有多少
(我也不會讓我的存款給理專玩,叫我去買南非幣)

有房地產就算去慎昌金生儀,就算不買人家也認為你是沒有看到喜歡的

PS.房地產要留能咬錢的,或是自己能住的舒服,那種沒有用的東西天天嫌,租又租不了兩個錢的,到最後還是留不住。


bcn2718 wrote:
房地產要留能咬錢的,或是自己能住的舒服,那種沒有用的東西天天嫌,租又租不了兩個錢的,到最後還是留不住。...(恕刪)


首選素地,次之店面,最差為住宅。
這點最近感受頗深

happywork wrote:
台灣古話在形容富人是用 “好也人”,不是用 “有錢人”。
那個 ”也” 是田地與房產的意思。



究竟
happywork wrote:
可是在真正富人的眼中,只有田地與房產才是真正的財富。...(恕刪)


錯的離譜...

在真正富人的眼中,只有"槍桿子+身體健康=權傾一時"才是真正的財富
不然你看近代歷史上兩岸的蔣氏(88歲)、毛氏(83歲)、鄧氏(93歲)、李氏(仍在世)等領導人它們擁有多少土地、田產、樓房?
這些人活得夠不夠久?




房市小牛 wrote:
首選素地,次之店面,最差為住宅。...(恕刪)


總算有人講對了...
以爆發力而言,排名是這樣沒錯

但考量到實務,光買一塊素地放個二十年不動是不可能的,而且素地的租金不會比店面來得高,抱不住,
所以,一還要結合三
當素地有了居住的功能,ex:宜蘭的大農舍或是MRT旁邊的老透天,都持有大量土地,有了居住的作用,可守可攻,可以熬很久,為啥,因為整理一次後,白住幾十年免租金,屋主硬了。

二也可以結合三,台中有種叫樓店,樓下租人,樓上隔套房租給學生或自住一間,樓下收現金,樓上我睡覺,可攻可守,屋主硬了。
無論抱什麼,就是要有一個功能性,才抱得長長久久,空屋的,不好租的,或是租金低+天高皇帝遠的房子要懂得及時脫手獲利了結,因為用不到天天嫌,最後還是留不住。

最差的就是住宅,我小孩國小的時候,北投站名宅就是奧林匹克,得過建築金獎的,快二十年過去了,目前舊房子一棟沒在關心了,名宅也會日落西山
店面是抱長收租像績優股長期持有配股
樓上住宅是賺差價的

房市小牛 wrote:

首選一、素地,次之二、店面,最差為三、住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