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會比較建議這種事情您自己知道,默默努力就好
畢竟現在的購屋環境也不是當時的情況
時機已過,現在同樣廻龍站附近兩房最便宜也要都600~1000萬(看新舊屋況)
就算網友有心,但是依照這樣漲價的方式不存個8年10年根本連邊也摸不到
好心的分享文變質成弱酸性的閃光炫耀文就有點可惜了
您要不要分享您新建大樓的環境或居住品質如何?或當初買房怎麼議價或者該區域未來的發展性的一些心得?
我觀察身旁同儕如果早點就買房的
很多現在都夫妻分開貸款然後再買第二間,然後繳房貸等漲價
甚至還有人遠從台北去台中買七期透天,說是自住兼投資
可見房價高漲因素除了政府的管制措施還不嚴密之外
但是有錢百姓跟小康百姓想從房地產撈錢的心態也可見一般.....
518滿多鄉鎮三房有的兩百萬到三百萬還附車位,
買了房子自住,楊梅的楊湖路,桃園的富崗都是有火車站,
目前坐火車通勤新竹-台北的網友應該是非常的多,
看台鐵前三大車站應該就很清楚,二三名就是桃園跟中壢。
一個月上班二十天,一天通勤費三百,應該還是勝過在台北租套房一個月一萬以上吧!
多四千就是你通勤存的,以目前房貸來看,每個月四千都快可以繳二十年一百萬的房貸了,
以月薪來三萬來說,如果不用上繳父母下養兒女,單身至少強迫自已存一萬就可以貸到快兩百萬了,
應該還是有機會買房。
我覺得遠離台北應該就是省錢的開始,
如果薪水不到三萬,在桃園中壢找工作,還可以省下通勤費,不需要每天這麼拚殺到台北,
當然如果覺得台北很方便,生活圈就在台北~那就比較沒辦法!!
這是小弟的一點小小心得~台灣真的沒有很大,以通勤時間換取較低的房價是滑算的。
ayi0226 wrote:
最近看了幾篇網友發的自己買房心得的分享文章
剛好工作空檔,
我也跟各位網友稍稍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我六年級中段班,來自算是小小貧苦的單親家庭
上高中後就沒跟家裡拿過半毛錢
出社會後也沒多大的成就
在一家傳產的中小企業擔任工程師,現在年薪不過六七十萬
收入不高,但日子過活不是問題
約莫五六年前,碰上雷曼兄弟金融風暴,那時房價下修
我賭上所有自己十多年來省吃儉用的存款
買了新莊捷運迴龍站附近的一間新建大樓的兩房小屋
而且那時候我鼓吹所有的親朋好友甚至很多友好的同事
跟我一起買在這
我說這裡有捷運有學區一定保值,自住投資兩相宜
但跟著我一起買的有幾位
.
答案是零....nobody
不是我做人失敗
也不是我說的話沒道理
更不是所有的親友都沒錢買
現在這裡不過短短的五六年
看過內政部的實價登入,價格翻了快一倍
說實在的,我也很訝異,而且當然不只我們這裡
整的大台北都在漲,這裡賣了,我也買不起其他地方
對我來說不過是紙上富貴,日子一樣靠著薪水繳房貸過活
重點我喜歡這裡生活機能越來越好
環境我也喜歡
記得我讀過一段話
這世界最難的兩件事
一、就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口袋
二、就是你的思想裝進別人腦袋
當我了解這段話背後的意義,當初沒有跟我一起買進的親友
自然我也不覺得奇怪,也就了然於心
因為當時後雷曼兄弟金融風暴
台灣的公司,不管有沒有受到影響的,動不動就在休無薪假
我也不知道自己服務的公司能不能撐的住
自己會不會下個月突然就沒頭路,沒收入養房子
更何況我是賭上所有存款和身家買房子
唯一的退路就是賣了房子
一切回歸原點或是零點...
記得雷慢金融風暴發生前那兩三年,房價已經開始在漲
那些新莊建案的新屋或預售屋的接待中心,遇到假日常常是人滿為患
我常常都連接待中心都還沒走進去,在門口遇到接待人員
他們直接在門口就問了我的預算和想買的兩房
(因為口袋不深,自知買不起三房也繳不起房貸)
只是大部分兩房的物件很少
很多案子的兩房都還沒推案就被買完了
而且房價高漲,還沒賣完的
那時開價動不動就是開價25萬~30萬
成交價要六七百萬以上,對於我的這預算沒有百萬的小資族
根本是望塵莫及的數字
所以常常去接待中心連,茶水也沒喝椅子都還沒坐到
就直接被接待人員請了出去
當然中古屋我也沒少看,
但就是那句話喜歡的買不起
不喜歡的~買的起也沒幾間
就我自己的例子而言
不是有句話說: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我想還有點補充,當機會來的時候
除了看你有沒有準備好,還得看你有沒有勇氣接受
寫了這一篇
當然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也有不少人會開砲
說我是運氣好
能夠遇上金融風暴房價下修
我才有機會買
不管如何
我也沒太多的時間跟各位網友相互討教辯駁
至於工作十多年來
年薪六七十萬為何只存了不到百萬
想當年我也是從一個月薪兩萬出頭的助理開始幹起
也投資股票賠了幾十萬過
但這些瑣事我也不跟各位報告了
不管如何如果這篇文章
對你有幫助
我也很開心
如果對你沒幫助
也感謝您耐心看完
就這樣~
沒想到打了那麼多字,呼~
另外~
我想這邊針對19樓的Jinwei大的問題,做些補充說明
詳細時間我也忘了,記得約莫我高中時期
李登輝前總統提出兩國論,
那時候大陸對台灣射了兩顆飛彈~
大家都在說兩岸要打仗了,而這個話題發熱的時候
正是剛好我畢業後準備入伍當兵,
之後科技業起飛,科技新貴興起,
只是那時候在下我,當下正在當兵保家衛國
只能眼巴巴看著大家在外面賺大錢
之後
又經歷了兩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
還有網路泡沫、SARS事件、最後的就是前幾年的雷曼兄弟風暴等等事件
說實在的,從我退伍後,這十幾年來,台灣的經濟每況愈下,一直沒好過
但是我剛也說明過,我剛退伍也是從一個兩萬出頭小助理開始幹起
我也並沒有因為環境越來越不好,越來越困難,而放棄自己的目標
我只是想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要面對的問題和課題
最後說明的是
這裡是房地產討論版,我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一些買房和人生經驗
給各位參考
僅此而已...(恕刪)
運氣好吧
可是你現在也再買不起這裡的房子了啊
legendchen wrote:
各位先進請幫忙想個辦...(恕刪)
人生勝利組的就不討論了...並非人人都是年收百萬高手...
但現在就算年收百萬,要存幾年才有頭期款?
一年扣掉基本開銷,存60W,多嗎?
小弟平凡人...覺得出剛出社會5年內...一年可存60W算了不起了...至少我做不到
我前年10月買房,1P/13W...去年底隔壁鄰居賣掉...1P/18w...
新大樓,前年完工,鄰居跟我一樣房型,36p+9p車位坪數....地點是鶯歌...
這個涨幅...一年存60w根本追不上...當然...我不太相信每年都涨這樣誇張...
小弟71年次...看到我買房很多同事都嚇到...問我怎辦到?
我也是跟親人借頭期...再加上首購...
自己哪存的到...?
每個月可以還多少房貸? 目前有多少自備款? 或是可以借到多少?
想要怎樣的品質? 平面還機械車位? 搭電梯還走樓梯? 附近方不方便? 離公司遠不遠? 全新還是舊的?
複選題勾一勾...本來想買中和的我就跑到鶯歌了...
現在年輕人想買…先努力提高月薪,增加每月還款能力…之後就是想辦法借了…
如果父母或親人有就房子,可用房屋修繕的名義借款…但不要害到家人阿~”~
當初買也是跟老婆說好,確定想買就要犧牲掉部分的經濟自由了...
台灣這土地真的沒啥居住正義了...打房都騙人的...還有人提實價登錄資料錯誤,期限內更改不罰...
離題了~"~
現在都跟朋友聊,
真有買房需求,精算過,負擔的起每月房貸...
剩下的就想辦法借了...存到...也只是繳存錢這幾年涨上去的錢...
至少這幾年我看到的都這樣...這是一個比誰會借的年代..
但千萬不要被房貸壓死...真的要算好...要還得起 0.0"
買房跟租房各有好壞,
買下去,想怎樣裝潢都隨意,因為是自己的家,感覺真的很不一樣,但工作要換就麻煩了...
用租的,很自由,不爽就換,但房東也可以不爽就不租...搬家也很麻煩...尤其是小孩如果有學區問題...
除非親人借放,不然很多房東都不給入籍...硬要? 當然就只是更貴而已...
網路上看涨看跌的都有,
如果拿人口需求那套來說,數據是顯示人口在2025年是最高峰,需求最多...
2025年後人口開始下降,那時通膨多少? 世界局勢怎樣? 天氣怎樣? 以後會不會開放對岸可來買房...?
沒人說得準...但...今年是2014...
還有...有錢人都不只一間房...平均數字不準...至少我社區好幾位鄰居...
這邊都是其中一間而已...~"~
要不要買真的是看有沒有強烈需求...
投資就不用了...因為我認為投資房地產...是殘害年輕人.....
放過我朋友們吧...他們也想買來成家...
聽說國父當時反對土地私有化...他早已預見資本主義加上土地私有..
會有居住正義的問題...跟他理想不同...你覺得呢~"~?
---------補充---------
年輕用租的可以,過五六十歲後,真的要用買的...
很多房東不租家裡有年紀過大的老人...不信可以去問一問
如果是單身年紀大...就更不好找房子租了...
環境好屋況佳的房子,房東也會挑房客...
ayi0226 wrote:
最近看了幾篇網友發的...(恕刪)
先恭喜大大早早買到了房子
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初SARS時,也有 A 親戚在鼓吹可以買
但家人腦筋就是轉不過來
我當初也是說可以買了,拼命洗腦,無效
等到SARS風暴過去了,一些房價開始飆漲時
A親戚還在說,你看我說的沒錯吧
機會過了,誰想得到
想當初,小馬2次連任前的那次大選
當時有看到一戶68x的房子,規格跟離市區距離都不錯
我 B 親戚說,選完之後,房價會跌之類有的沒的
就是聽不進我的建議,想省錢的心態,我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選完之後,還是沒跌價,我中意的那戶,又被人買走了
現在看該地段,反倒也漲價了
最後,當初我看到一推600多萬的房子
現在全部,不是賣掉了,就是漲到800~1000以上
我那 B 親戚,反倒開始說,現在不買,等房價在繼續漲,就來不及了
當初他們在看400出頭的30年老屋,我只看20年以內的6~700的價位
他們看400的不是嫌他老舊,就是嫌他離市區遠,結果還是沒買
現在卻反而開始看20年以上,6xx的房屋
我那親戚還拼命找來推薦,甚至還推薦一個40幾年的老屋
還要快700萬,只因為在市區
搞的我笑到不行,他真應該去做房仲的,不做太可惜
我老爸老媽被他洗腦的真徹底
到現在,還是繼續當無殼的蝸牛,還是說蛞蝓比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