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房仲,代銷公開看跌後,銀行行庫也用行動看跌房市。

最近新聞或談話性節目都在提台北市豪宅的房屋稅會大幅增加等等
全台灣好像也只有台北有實施這個措施
其他地區的縣市長好像都沒有行動
選前大家都在打房 選後都沒有任何動作
就一堆空空想用嘴巴喊喊帶風向啊
講得好像全台房價都在看跌
看新聞稿的鍵盤分析師一堆 淡水 桃園 不用講
十年後以還是在空空喊空空 買不起還是買不起


blue1829 wrote:
不知道在這裡回文說...(恕刪)

freeskytw wrote:
就一堆空空想用嘴巴...(恕刪)


您說的對,轉貼新聞罷了,

空空頂多不買,沒有影響房價的能力啦

能者多勞,又錢又看好的多多們,房價起飛靠您們了。
現在如果我說是投資客要進來買

馬上就被轟出來

說是自住要買

馬上得到熱烈關懷= =

要不要趁這檔難得議價空間大,多買個幾間?

freeskytw wrote:
就一堆空空想用嘴巴喊喊帶風向啊
講得好像全台房價都在看跌
看新聞稿的鍵盤分析師一堆 淡水 桃園 不用講
十年後以還是在空空喊空空 買不起還是買不起(恕刪)
freeskytw wrote:就一堆空空想用嘴巴喊喊帶風向啊 講得好像,十年後...(恕刪)


天阿,多多也知道連跌十年,
應該比你懂些
仔細看完我說的土地跟政策問題
你只是仇富心態上找個抒發點而已

你無聊去調調目前上市櫃建設公司建案的謄本
有哪幾間有做土融的? 土融幾乎都是中小建商
在做,大型建商的地,以京城和興富發為代表
都是上次國內不動產崩盤後養到現在的土地,
他們的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得出cash部分是很足
夠,台土合庫縮減土建融成數一成死得是小建商
而已,民營銀行做土建融佔比超級少,大型建商
為何可以這樣炒作,就是當年的營建署遺留的後患
建照跟容積率獎勵沒有隨便亂發,大型建商為何可以
這樣明目張膽地炒地皮,沒錯 發建照跟容積率獎勵的
就是那個葉世仁,背後一整團的官商勾結跟利益輸送
三個月都講不完,建照濫發跟國有地大量標售,結合
返台台商的共犯結構配合著國際熱錢才是整個房地產
嚴重飆漲的主因之一,地方政府不要說國民黨了,連
進黨的執政縣市也不敢隨便把房地產打下來,海嘯後
差點垮掉的地方財政沒有後來房地產飆漲帶來的土地
增值稅其實是撐不住的,土地飆漲地方政府資產重估
後才能增加舉債上限,這就是這個國家政策的矛盾。
金管會跟央行想打房,內政部財政部卻想推房。

behappy999 wrote:
請問 ...屁事 ...(恕刪)
搖滾小淇 wrote:
應該比你懂些仔細看...(恕刪)


貴發言 與本人2樓說法有所衝突牴觸? 你所說的不就是也正在進行中 眾所周知的事 GOOGLE一下有許多軼聞時事
筆者 金融機關土建融資辦理審查工作實際參與30年 各營建上市櫃公司.全台中小建築 漏網沒幾人 你到底想說啥呢?
批評時事 本被憲法保障 個人尊重您的發言 但請自重他人發言也應被公平尊重!
屁字 請吞回! 即便仇富 也是奉公守法納稅清白人格 請問這妨礙您嗎? 針對事不對人身臆測攻擊 請加強公民學習尊重他人立場
蔣經國尾巴自十信風暴起始 李 扁 馬 個時代 想說哪一段房產歷史請舉個案實例 如要討論融資進行 人事時地物 政經環境 融資計畫與規劃建議及償還 公司徵信5P 融資流程 擔保品抵押設定 債權確保 他益或自益信託 履約保證 分戶房貸 寬限展延 借款科目 資金用途 都是更新整合 金融機關個時段大頭 審查部 徵信處個分行該時段情況 記憶稍退但可陪您聊聊 均都奉陪 其他的見諒 本人不懂!! 如想談 房仲投資客 或土地掮客 也行 只怕你不太瞭 華美建設 太平洋建設房屋 巨東房屋 國產實業 大陸工程 宏巨然後新富發 冠德 基泰營造 羅傑 販厝廠辦遠雄 早期都更巧揚 中部聯聚 瑞聯航空建設周姓兩兄弟或諸多借殼上市 近代中悅 麗寶 長虹 勤美 璞真 璞園 ..新銀行開設 掏空合併 金控設立 國陽建設意氣風發至下市再起 的年代 不動產發展炒作一路至 新聯陽信義永慶21後輩年代雖不太通曉應也足矣同你對話 !! 也可談獎勵容積 移轉以至如何炒作生財等細節操作!!
上面那個大題目 實看不出 貴發言懂多少層次到哪 請見諒!! 咱們由點而面來談 由基礎開始驗證你所說的大道理 都親身參與 有無實戰經驗 有否偏頗 腹中藏有多少知識內容 是否人云亦云抄襲COPY無己見解 房市與政府政策大輪廓談實不是個人強項 建議你可找張X鶚或顏X立或正晶限時批通告對話嘴砲 若單憑上面的發言 恕我不知應如何回應與討論皮毛表象 就你個人不動產專業雖不以為然但尊重你的發言.
我常看文章跟新聞及財經頻道 我是外行人 但有購屋需求 所以自認有在研究
我在高雄 我覺得房子應該會跌 但最近我問的不論是新屋或中古屋 都沒有感覺
價跌 而且最近高雄市區 舊透天被整合的地 越來越多 難道是高雄市區特別看漲嗎
不懂 可請專業人士解答嗎 ???

搖滾小淇 wrote:
.應該比你懂些
仔細看完我說的土地跟政策問題
你只是仇富心態上找個抒發點而已

你無聊去調調目前上市櫃建設公司建案的謄本
有哪幾間有做土融的? 土融幾乎都是中小建商
在做,大型建商的地,以京城和興富發為代表
都是上次國內不動產崩盤後養到現在的土地,
他們的現金流量表可以看得出cash部分是很足
夠,台土合庫縮減土建融成數一成死得是小建商
而已,民營銀行做土建融佔比超級少,大型建商
為何可以這樣炒作,就是當年的營建署遺留的後患
建照跟容積率獎勵沒有隨便亂發,大型建商為何可以
這樣明目張膽地炒地皮,沒錯 發建照跟容積率獎勵的
就是那個葉世仁,背後一整團的官商勾結跟利益輸送
三個月都講不完,建照濫發跟國有地大量標售,結合
返台台商的共犯結構配合著國際熱錢才是整個房地產
嚴重飆漲的主因之一,地方政府不要說國民黨了,連
進黨的執政縣市也不敢隨便把房地產打下來,海嘯後
差點垮掉的地方財政沒有後來房地產飆漲帶來的土地
增值稅其實是撐不住的,土地飆漲地方政府資產重估
後才能增加舉債上限,這就是這個國家政策的矛盾。
金管會跟央行想打房,內政部財政部卻想推房。
.(恕刪)


說得很好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