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經濟 彭淮南:採寬鬆貨幣政策

chen0043 wrote:
記得年初彭老跟大家不...(恕刪)


降息救援炒作房地產業者
降息好
到o%

mychenr wrote:
政府建設越多你卻要房價平盤或者下跌?
有可能嗎?


不太重要 wrote:
我可以告訴你,新莊是大漲,它後來跌


你們兩個要不要先去溝通一下再來討論?

不然m大說不會跌,
然後你要幫他說話,卻說大漲後又有跌...

到底是會不會跌?
你們搞的我好亂....

我還是先去買宵夜跟啤酒好了...
難得女王不在家,偷喝點小酒
建商開價太高的跌,和整體的跌,是不一樣的。
整體是緩漲。

比如每年漲3萬,漲到去年,應該是40/P,今年就應該是43/P。
卻有建商或投資客突然開個70/P,想試水溫。結果那當然無法成交,然後要降成交價。

但買房是很複雜的,就算是這樣,還是會有人買50或60/P(比方它是高樓層,有露台)。
結果剩下的當然無法50或60/P成交,變成要43/P成交,所以看起來就跌了。

接著媒體就會拿這個出來斷章取義,大書特書。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01版的,覺得一堆喊跌,但實際去看,根本沒跌。
________

順便一提,好幾年前,01版上就有神人(忘了是誰),分析過當時日本房價大跌的原因。

但台灣完全沒有日本當時那種情形。
比方日本當時的放貸,是超貸。但台灣從來沒有超貸過,不是百大企業或公務員,台灣能貸到7成5就很利害了。

但看空的永遠會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之下,一直重覆提到日本。

________

不過我想就算我這樣講,還是會被挑語病,看得懂的人看懂就好。

不太重要 wrote:
建商開價太高的跌,...(恕刪)



這位大大講的很清楚,但還是有人聽的很糢糊。

聽不懂的再看個十分鐘應該就會懂了。

不太重要 wrote:
建商開價太高的跌,和整體的跌,是不一樣的。
整體是緩漲。


所以台北市跟桃園的平均成交價下跌算是哪一種??

不太重要 wrote:
比方日本當時的放貸,是超貸。但台灣從來沒有超貸過,不是百大企業或公務員,台灣能貸到7成5就很利害了。
但看空的永遠會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之下,一直重覆提到日本。
________
不過我想就算我這樣講,還是會被挑語病,看得懂的人看懂就好。


其實大大你這句話講到一個重點了~~~~
如之前財政部所說的....
就算台灣面臨到房價突然下跌三成~~銀行還是足以承受住

所以很多人說什麼房價崩盤台灣會如何如何....
根本只是在自欺欺人~~
因為政府有太多手段可以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mychenr wrote:
這位大大講的很清楚,但還是有人聽的很糢糊。
聽不懂的再看個十分鐘應該就會懂了。

一次就懂~~
所以台北市跟桃園平均成交價下跌的原因為何??
M大有打算說了嗎?
E.TTsai wrote:
所以台北市跟桃園的...(恕刪)



平均單價下跌是因為最高等級的豪宅熄火量減少了

,以至於平均單價下跌,但一般人買的房子位於中

位數房子還是持續上漲。

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台北桃園中位數房子還是上

漲。有圖有真像,圖中花蓮是紅字下跌。

但如果你是想買的台北市頂級豪宅,恭喜你,

豪宅真的有下跌。





不太重要 wrote:
比方日本當時的放貸,是超貸。但台灣從來沒有超貸過,不是百大企業或公務員,台灣能貸到7成5就很利害了。
但看空的永遠會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之下,一直重覆提到日本。

很好奇日本當初泡沫的時空環境跟現在的台灣比哪邊比較慘
你說日本超貸台灣沒有
那從房價所得比兩邊差了多少~經濟實力當初日本表現與現在的台灣相比不知道相差多少~而現在台灣主要出口部分面臨隔壁鄰居的搶單造成出口下降
不知道日本房價泡沫化時候不利因素有沒有比台灣多
mychenr wrote:
平均單價下跌是因為最...(恕刪)


豪宅都跌了,膨風更多的中價位宅,能不跌反漲?

empirepenguin wrote:
豪宅都跌了,膨風更...(恕刪)


政府最新數據都在這裡了,

你就等著看下一季會不會跌囉,

還是你可以拿出有公信力的

資料來證明有跌呀?

千萬不要拿單一個案來說嘴,

這樣就跟賺通告名嘴一樣了。
那些名嘴與仲介新聞
配合沒圖沒真相的01鄉民講了老半天
原來是在講花蓮
但就算是花蓮與股票的跌幅相比還是優質多了
就說股市是跟有錢人在互相搶錢勝率低,房市是跟有錢人站一起勝率至少比股票高
————————————————

壽險資金 有望釋千億進房市
2015/08/21 10:55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套牢保險業五年的投資不動產報酬率門檻,為了救經濟,最快年底前可能調降。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鬆口說,將重新檢討是否放寬保險業投資不動產最低報酬率門檻;若檢討後決定調降,壽險業可再增加逾千億資金進入房市。
金管會保險局自二○一一年開始,針對保險業投資不動產訂出最低報酬率門檻,當時是百分之一點八七五;此後兩度調升,在二○一二年底調高到百分之二點八七五。
「投報率百分之二點八七五」這道緊箝咒,有效壓抑壽險業投資不動產,因為報酬率不能低於百分之二點八七五,壽險業不能用競相出高價搶房地產。不動產競標市場少了壽險業這個大咖,連建商都大喊冷清,但是過去幾年,壽險業不管怎麼爭取調降這個百分比,直到今年七月曾銘宗都還強調「不考慮調降百分之二點八七五」。
但曾銘宗昨天改口表示,行政院已決定將保險業投資不動產報酬率門檻鬆綁,納入短期刺激景氣措施,金管會將適時檢討,「若有必要會往下調」。
他說,檢討這項政策,跟選舉完全沒關,也不是為了救房市,因為金管會非房市主管機關,是在「短期內利率不會上升」且房地合一稅已定調,這兩大前提已確定下,才同意評估檢討。
曾銘宗說,金管會還會再評估未來一到兩季的房市交易量,才能確定門檻是否調降,但年底前一定會有結果;但若調降後,保險資金進入房市,將限制在投資商辦大樓及社會住宅用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