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一下吧 太多意識型態會讓自己少一個 投資理財的機會 或是學習機會
投資理財不分國界 銀行卡其實不是重點
在中國每人 年 自由購匯 換匯 5萬美金 兩夫妻去趟廈門 年底進年初回 4筆 20萬 就可以合法換很多了
有空 去一趟 廈門 香港 柬埔寨 問問 或是到銀行問問理專 或許你對 "套利" 的想法會改觀
你把 台幣 人民幣 美金 交叉匯率歷史 比較5年
還有 各國利率去比較 在查一些知名國際企業 到期5年內 A BBB+ 級以上公司債 及大陸保本理財產品
去換算過去 如果你從5年前開始投資 其實是一定賺的 比較台股或是 海外基金
還有去分析其風險比率 其實套利不難 風險相對其它投資不高
抵押台灣地產2% 去中國套利(短期 保本型理財&國債)或是優質公司債 我很可以很肯定風險不高於你買 中華電信 就過去5年來說
大陸貸款利息平均落在6-7% 左右 所以5% 的保本理財商品 並沒有什麼
完全沒有風險? 有 只是低於5%的產品真的沒什麼風險 你可以百度查查 低於5% 的保本理財產品在中國違約狀況
投資真的不限國籍 在大陸的台商 最後90% 都會落葉歸根回家的 .....(錢回來幹什麼不管 因為市場開放的你也可以)
中國將加入SDR 是國際貨幣 這個強國不管你喜不喜歡 可是他已經覺起
可以賺 有機會當然要去賺 但需要愛國的時後 在來表現自己的意識形態也可以 投資嘛就是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點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的新聞 兩個極端我都不看 最後我還是認同版主一個觀點 投資還是小心為上
前面有幾個人(不是指你)吹噓能力強但沒有長期實際經驗,以前強國外滙管制,要換外幣黑巿滙率比官價差很多,他們經驗粗淺跟他們吹噓有嚴重落差,比較可悲是自己無知把別人想成一様,或許他們連黑市滙率跟官方滙率都搞不懂。他們沒見過一但國家外滙流失太快,外滙管制會越來越嚴,真的能換到官價嗎?能拿得出來嗎?
我外文能力不差,對套利也頗了解,只是有沒有必要拿出來吹噓而已,台灣人只剩中國觀沒世界觀,這些年來才會這麼慘。前面那幾位可能連call跟put都搞不清楚,跟他們很難談深入的東西。
hblanyard wrote:
在中國每人 年 自由購匯 換匯 5萬美金 兩夫妻去趟廈門 年底進年初回 4筆 20萬 就可以合法換很多了
有空 去一趟 廈門 香港 柬埔寨 問問 或是到銀行問問理專 或許你對 "套利" 的想法會改觀
你把 台幣 人民幣 美金 交叉匯率歷史 比較5年 .(恕刪)
你自己回去看看你自己寫,年初你自己明明寫你放在強國投資約台幣1000萬元,現在你貼出來的資料也差不多台幣1000萬元(先相信你貼的資料是真的),那誰給你斷章取義。
你自己又說從2012年來已增貸房貸到台幣2000萬元,加上你多年工作跟父母資金台幣2000萬元,總共台幣4000萬元投入強國,但你只剩台幣1000萬元,差額快3000萬元,你自己寫的沒注意到嗎? 加上之前曾看到你在投資版寫到有投資到地雷債,才合理推論你應該虧損不少。你不要這麼健忘,自己寫的自己出來否認,還抹黑別人。
你光房貸就還有台幣2000萬,那些投資只剩台幣1000萬元夠還嗎?一但資金從強國拿不出來(你不要玩文字遊戲就是指拿到境外),你負擔的起房貸嗎?
我寫這篇文章是警告從台灣房地產貸款搬錢去強國投資極大風險,可能危及台灣原本脆弱的房地產,沒想到這麼快有實際案例出來。
rickchiu wrote:
原文'「即使我現在需...(恕刪)
至2015年7月底的損益數字嗎?
視事實如無物?一昧的胡說!真的跟某些媒體一樣
因為意識型態?可以一再瞎說。
明明累積至今年7月,光獲利都破千萬,還硬要說投資虧三千萬??
債券中雷二支,總金額不過1.6萬人民幣,而且其中一支一萬元,
已連本帶利收到了,另一支明年才到期,這樣是有虧多少??
我文章寫得一清二楚,你卻能在這斷章取義!!
再者沒看到我10/10收到一筆信托利息?那筆本金只50萬人民幣,
台幣也有250萬<不然那來利息>,加上國債摺合台幣也超過1100萬,就1350萬。。
再補上幾個我所投資的網際網路金融。。。
這部分也200人民幣了,合台幣也1000萬。上述加起來也2350萬了,有沒有破1000萬?
至於我投資產品大宗是信托,約有4000多萬台幣,因為本人目前在大陸逍遙,而信托是
紙本合同,放在台灣。。。
另外,我還貸資金是房租為主要,是要我說幾遍??
我就是活用資產,大賺兩岸利差的典範![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