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把揷向房地產市場利刃

版主

冷靜一下吧 太多意識型態會讓自己少一個 投資理財的機會 或是學習機會

投資理財不分國界 銀行卡其實不是重點

在中國每人 年 自由購匯 換匯 5萬美金 兩夫妻去趟廈門 年底進年初回 4筆 20萬 就可以合法換很多了

有空 去一趟 廈門 香港 柬埔寨 問問 或是到銀行問問理專 或許你對 "套利" 的想法會改觀


你把 台幣 人民幣 美金 交叉匯率歷史 比較5年

還有 各國利率去比較 在查一些知名國際企業 到期5年內 A BBB+ 級以上公司債 及大陸保本理財產品

去換算過去 如果你從5年前開始投資 其實是一定賺的 比較台股或是 海外基金

還有去分析其風險比率 其實套利不難 風險相對其它投資不高

抵押台灣地產2% 去中國套利(短期 保本型理財&國債)或是優質公司債 我很可以很肯定風險不高於你買 中華電信 就過去5年來說

大陸貸款利息平均落在6-7% 左右 所以5% 的保本理財商品 並沒有什麼

完全沒有風險? 有 只是低於5%的產品真的沒什麼風險 你可以百度查查 低於5% 的保本理財產品在中國違約狀況

投資真的不限國籍 在大陸的台商 最後90% 都會落葉歸根回家的 .....(錢回來幹什麼不管 因為市場開放的你也可以)

中國將加入SDR 是國際貨幣 這個強國不管你喜不喜歡 可是他已經覺起

可以賺 有機會當然要去賺 但需要愛國的時後 在來表現自己的意識形態也可以 投資嘛就是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點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的新聞 兩個極端我都不看 最後我還是認同版主一個觀點 投資還是小心為上




hblanyard wrote:
版主冷靜一下吧 太...(恕刪)


正解 正解。。。

自由時報常常會習慣性的蒙蔽群眾的眼睛。。。
尤其是報導有關中國的新聞,千萬不要當做是絕對正確的報導

paul_1116 wrote:
正解 正解。。。
自由時報常常會習慣性的蒙蔽群眾的眼睛。。。


中國時報 跟他 半斤八兩

一個鬼化 一個美化

兩個企業家 都為了私利 .................

hblanyard wrote:
中國時報 跟他 半...(恕刪)


是的 是的

不過由於樓主引用的是自由時報 所以我就針對這個媒體提出自己的觀點
呵呵,我是相當冷靜,你說的是當地人才有5萬美元,除非你是借人頭,那被黑吃黑風險真高,台灣人在中國被歸成外國人,每天只能換500美元,每天匯出金額更低,扣掉手續費所剩無幾,還不能累積,只能天天去銀行做。大家才想盡辦法用地下管道滙出。

前面有幾個人(不是指你)吹噓能力強但沒有長期實際經驗,以前強國外滙管制,要換外幣黑巿滙率比官價差很多,他們經驗粗淺跟他們吹噓有嚴重落差,比較可悲是自己無知把別人想成一様,或許他們連黑市滙率跟官方滙率都搞不懂。他們沒見過一但國家外滙流失太快,外滙管制會越來越嚴,真的能換到官價嗎?能拿得出來嗎?

我外文能力不差,對套利也頗了解,只是有沒有必要拿出來吹噓而已,台灣人只剩中國觀沒世界觀,這些年來才會這麼慘。前面那幾位可能連call跟put都搞不清楚,跟他們很難談深入的東西。

hblanyard wrote:
在中國每人 年 自由購匯 換匯 5萬美金 兩夫妻去趟廈門 年底進年初回 4筆 20萬 就可以合法換很多了
有空 去一趟 廈門 香港 柬埔寨 問問 或是到銀行問問理專 或許你對 "套利" 的想法會改觀
你把 台幣 人民幣 美金 交叉匯率歷史 比較5年 .(恕刪)
有些媒體跟有些人一樣,只會斷章取義,顛倒黑白.....

看到中國兩個字,就只能用膝蓋反射,完全無法經過大腦思考。

銀聯卡一卡一年可領10萬人民幣又如何? 說得好像把資產充公一樣可怕。。

我還煩惱台灣限制一年只能換500萬的美金咧,這不可笑嗎?

還說這樣房子會被法拍,加重房地產賣壓。。真是真知灼見啊,哈哈哈

然後說自己也很厲害,只是不想拿出來說。由此得證,嘴砲無誤!

hblanyard wrote:
...每人 年 自由購匯 換匯 5萬美金 (恕刪)


大陸人才可以的,換匯手續費約千分之一

兌美元中價634.93,買匯為635.52,比台灣的銀行有良心多了。

即便再匯出,也收些微匯費,絕對不是所剩無幾。。

很多人看到中國金融產品,就覺得會爆,連中國國債都很危險,搞不好會倒賬。。呵呵

然後覺得錢存中國的銀行,有可能隨時會被充公。。。

這也沒辦法,因為看到中國兩字,會自動反射。。。



看來你的個人觀㸃頗意識型態,而不是公平看他的報導內容是否真實,他報導銀聯卡大幅限縮境外提款,有錯嗎?

這些年中時、聯合報極力美化強國,鼓吹西進,台灣生活有變好過嗎?水準有提升嗎?相信那種言論才真的是意識型態。

是唾棄蓄意造假的新聞媒體,不是意識型態看到人家説實話就抹黑。

paul_1116 wrote:
正解 正解。。。
自由時報常常會習慣性的蒙蔽群眾的眼睛。。。
尤其是報導有關中國的新聞,千萬不要當做是絕對正確的報導
是的 是的
不過由於樓主引用的是自由時報 所以我就針對這個媒體提出自己的觀點
你算是很會硬抝,同情你在強國久了,沒學會這項技術,不好生存。

你自己回去看看你自己寫,年初你自己明明寫你放在強國投資約台幣1000萬元,現在你貼出來的資料也差不多台幣1000萬元(先相信你貼的資料是真的),那誰給你斷章取義。

你自己又說從2012年來已增貸房貸到台幣2000萬元,加上你多年工作跟父母資金台幣2000萬元,總共台幣4000萬元投入強國,但你只剩台幣1000萬元,差額快3000萬元,你自己寫的沒注意到嗎? 加上之前曾看到你在投資版寫到有投資到地雷債,才合理推論你應該虧損不少。你不要這麼健忘,自己寫的自己出來否認,還抹黑別人。

你光房貸就還有台幣2000萬,那些投資只剩台幣1000萬元夠還嗎?一但資金從強國拿不出來(你不要玩文字遊戲就是指拿到境外),你負擔的起房貸嗎?

我寫這篇文章是警告從台灣房地產貸款搬錢去強國投資極大風險,可能危及台灣原本脆弱的房地產,沒想到這麼快有實際案例出來。
rickchiu wrote:
原文'「即使我現在需...(恕刪)
怪哉!硬要說我投資只剩一千萬? 我不是有貼張

至2015年7月底的損益數字嗎?

視事實如無物?一昧的胡說!真的跟某些媒體一樣

因為意識型態?可以一再瞎說。

明明累積至今年7月,光獲利都破千萬,還硬要說投資虧三千萬??

債券中雷二支,總金額不過1.6萬人民幣,而且其中一支一萬元,

已連本帶利收到了,另一支明年才到期,這樣是有虧多少??

我文章寫得一清二楚,你卻能在這斷章取義!!

再者沒看到我10/10收到一筆信托利息?那筆本金只50萬人民幣,

台幣也有250萬<不然那來利息>,加上國債摺合台幣也超過1100萬,就1350萬。。

再補上幾個我所投資的網際網路金融。。。

這部分也200人民幣了,合台幣也1000萬。上述加起來也2350萬了,有沒有破1000萬?

至於我投資產品大宗是信托,約有4000多萬台幣,因為本人目前在大陸逍遙,而信托是

紙本合同,放在台灣。。。

另外,我還貸資金是房租為主要,是要我說幾遍??

我就是活用資產,大賺兩岸利差的典範![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