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lala wrote:
怎麼後面回的人都是在講公設拿掉
分開計價很難討論嗎?
問題是,分開計價有意義嗎?
把腳色換一下,今天你是屋主,你要賣房子,
本來:
室內20坪,公設10坪,一共30坪,賣900萬
後來政府規定,從明天開始公設分開計價,
請問你會怎麼做?
室內20坪,一坪X萬
公設10坪,一坪Y萬
請問,X和Y應該是多少?
這是你的房子,要賣多少是你決定,
仲介和政府不能幫你決定答案。
假設你最後決定
室內20坪,一坪40萬
公設10坪,一坪10萬
(加總仍然是900萬)
過2天,你樓上也要賣房,
房子條件跟你一模一樣,
一樣室內20坪,公設10坪,一共30坪,賣900萬
然後他的算法是
室內20坪,一坪35萬 (一坪少你5萬)
公設10坪,一坪20萬 (一坪多你10萬)
(加總仍然是900萬)
那這樣有比較好嗎?
你知道公設分開計價的問題出在哪嗎?
就是政府並沒有規定房子的室內一坪要賣多少錢,公設要賣多少錢,
如果政府有規定,那公設分開計價有意義,
但在資本主義下,加上每個房子條件不同,政府當然不可能這樣去規定,
"一坪多少錢是由買賣雙方共同協商決定的。"
公設分開計價也不是不行,我也認為會比現在制度好,
但是現在制度要轉換成公設分開計價...
對於新建案,問題較小,
但對於舊房子買賣,就會產生大混亂(就如同我上面舉的例子),
其實現在制度也很混亂,你知道光是坪數的算法,
目前社會上,依照房子的新舊,就同時存在至少3種以上的算法嗎?
而很多觀念和制度,要民眾去了解,又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公設這觀念至少存在30年了,
如果有建商把部分公設是灌在室內裡面,一定會被消費者檢舉,這是很嚴重的事情,
但是即使過了30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實老公寓有部分的公設是灌在室內裡面。
如果公設分開計價,那這些老公寓賺到,
因為這些被灌在室內的公設,都可以用室內,而不是公設計價,而且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