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bear1006 wrote:
最嚴重的時候
應該是70幾年的時候吧
跳樓跟倒閉應該是在那時候
相對70年代的崩盤
SARS,金融危機...
好像都是小菜
我也覺得就那時候(雖然當時年紀小XD)
印象中不時就會看到建商老闆跳樓的新聞。
因為房子一直跌,大家都不敢買,因為大家都不買,所以又一直跌。
然後當年跌到大家都不敢買的時候大量買進的人都成了有錢人了。
921、SARS、金融危機,真的都沒有當時市場信心崩壞那麼嚴重的。
民國七十幾年崩完之後,又開始一路漲上一波,後來好像又回檔一下。
再之後就沒再回頭過了...
另外不是說漲就一定什麼地方都漲,也是要看供需。
像前面有人提到的中壢,新建案雖然開價都很誇張,但是有些地方
前幾年其實還是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在跌的,問題是「你想不想住」。
條件好的,你嫌貴別人還嫌買不到,條件差一點的,房價維持在原點
或甚至下跌,也未必有人想住。
如果是人口集中,生活機能便利的地方,即使真的有「崩盤」,
這些地方的價格還是會撐住的。
講白一點「你想買的地方都不太會跌的啦」。
想買房的人大概要有個五年之後再開始看,也許十年後才會買的心理準備
會比較好,不太可能有那種一年兩年,好地段的房子價錢腰斬這種事。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jemicheng wrote:
921那時候我們家附近的房價至少都跌1半
我聽過跌最多的案例是,900多萬60坪左右的電梯大樓,跌到剩350萬
不過最近台中捷運蓋起來後,921後接手的房主今年9月用1150萬賣掉了
這算是有眼光嗎?還是發災難財?...(恕刪)
我也是2008年買房的, 也不知道那時是最低點。
單純只是跟房東不和, 鞋子不能擺門口,走廊採光不好, 房東又因為想省電常常不開走廊的燈。
因為樓下給人做店面,應該是商業用電? 一度電費5塊多, 住的很不爽。
合約到了以後,想想乾確買一間小房來住好了, 先求有要求好,總比租套房強。
結果看下來發現, 買房並不貴阿。 就在台南市東區買了一間33坪大樓,210萬。
後來再過一, 二年,同事也想要買房,看的結果。東區根本沒300萬以下的房子了。
小摩星 wrote:
十年後一折時~可以...(恕刪)
十年後一折,應該還不至於,但我也敢打包票,不會比現在貴
這段期間還是緩跌的
重點應該放在10-30年這之間
土地為什麼值錢???因為人口不斷增加、當然就會有人要
等一年出生40萬人世代的首批開始進入死亡後
就會知道什麼是人口崩壞了
以一年人口減少20萬人去算,20年會減少多少?
等輪到出生人口20萬的世代開始生小孩,平均一對夫妻會生2個嗎?不可能吧
再過一個世代(20年)就會邁入出生人口10萬人徘徊的境界囉
到時每年約死40萬人....嗯嗯
精華區也不可能倖免於難
但是非精華區一定重災
日本人有些人甚至不願意繼承鄉下的房子,因為根本沒人要住
各位的房產真的要多保重,希望我們的大無為政府能解決人口問題,不然就沒救了
我真要買房也是存一筆錢,然後等我退休再買
其實不買也行,回去住鄉下老家,重新裝潢就好....

嘘は真実の影!
以為有撿到便宜,結果2008年給銀行鑑價只有500萬....,這幾年應該又有漲回來一些,
不過應該也不到當初買的價格,附近一個歐巴桑當年也撿了一間高價透天,
原本是租給三商百貨,月租金60萬,原屋主也是拿去當抵押品貸款炒地皮,
結果發生中共導彈危機,只好將金雞母賣掉,那歐巴桑也以為撿到便宜,
沒幾年三商也收攤,因為三商承租的租金太高,歐巴桑不肯相信之後的租金這麼低,
房屋空了好久才又租出去,不過只租了一樓,沒幾年歐巴桑終於忍痛脫手,
聽我爸媽講說賠了3000多萬,不過這些錢也是她當初炒地皮賺來的,
果真怎麼來怎麼去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