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23 wrote:看起來 土地不佔GDP 但是 房地產佔GDP 很高的成分~~~~房地產的 起始點~ 不是房 , 是地....所以 炒房跟炒地 跟GDP還是連在一起的... 不是這樣,所以說你完全搞錯了不是土地不佔GDP,而是移轉性支付全部不算GDP比如說你不透過仲介直接跟屋主買一間二手屋假設2000萬好了原屋主成本1200萬各種交易產生的稅金規費假設40萬請問GDP增加多少呢?絕對「不是」2000-1200這個過程中只有稅金40萬會計入GDP所以說,只有「新建」房屋會產生大量的GDP買賣二手屋產生的GDP就只有稅金與仲介費而已跟你講的土地資本完全是兩回事(所以說為什麼世界政府都特別鼓勵新建房屋,對二手市場沒那麼友善)
piwu0532 wrote:不過事實上由於政府近幾年連串打房措施 , 成交量大幅萎縮 成交量萎縮本來就是 "炒作過頭" 的自然結果: 因為價漲了!要是量增算炒作,那價漲才更是 "炒作",連這種事都說不清楚?
doggies wrote:台灣光 住就比國外貴一間爛民宿 NT 2000美國 也差不多這個錢日本也差不多南非我還住過 一晚不到2000 獨棟 6 人房有廚房 客廳 停車場 泳池 高級民宿 光地坪 300 坪整棟都你的租車就更不用說了~~笨蛋才在台灣旅遊 +1台灣所得雖然才日本1/3倒是我們吃、住、租車金額先"超英趕美"且旅遊品質也比不上國外傻子才在國內旅遊
7881974 wrote:台灣所得才日本1/3結果我們吃、住、租車金額倒是先"超英趕美"傻子才在國內旅遊 日本以前住宿可是很貴的有在1990年以前去過日本的人就知道了當年日本飯店的價格是現在的2~3倍日本住宿費會降到現在這個水準主要還是因為泡沫經濟破滅之後的20年不景氣也不只是住宿費日本各種商品幾乎都比20年前便宜連牛丼或是漢堡這種外食最近也不過漲回1990年的價錢而已
sunhm wrote:台灣所得雖然才日本1/3倒是我們吃、住、租車金額先"超英趕美"...(恕刪) 這十年來 , 以台灣雇用員工最多的基層服務業(例如速食業 超商 餐飲店等)來說 , 員工時薪漲了近一倍 ~ 反觀同期的日本 , 這些年來基層員工薪資都維持在八九百日圓/小時沒啥變動哩 ~至於這些年來日本物價的漲幅 ... 嗯 , 參考一下國際慣用的大麥克售價好了 :各國大麥克售價比較............. 2007年..........2015年..............美國(美元)................3.41............4.79..............中國(人民幣).............11.0............17.0..............韓國(韓圜)...............2900............4300..............台灣(台幣).................75...............79..............英國(英鎊)................1.99.............2.89..............日本(日幣).................280.............370經濟學人 大麥克指數
大蝸牛 wrote:這個數據是否代表中...(恕刪) 馬政府在金融海嘯期間為平抑物價可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 例如大幅降低營所稅(25% --> 17%) 及完全取消石油進口關稅等 ...事實上不僅低於中國 , 根據IMF發布報告 , 台灣在金融海嘯期間的物價漲幅也遠低於其他國家呢... 當然 這些真相 , 媒體及名嘴自然是不會讓觀眾知道就是了 ~[新聞] 104年前11月稅收1.99兆元 全年超徵上看1700億元
piwu0532 wrote:以台灣雇用員工最多的基層服務業(例如速食業 超商 餐飲店等)來說 , 員工時薪漲了近一倍 您還真會張冠李戴,把別人說的歸給我?話說房仲算是 "高層" 服務業嗎?這幾年人家都賺的飽飽的,應該不至於少到要和 "基層的" 比時薪吧?
dohan8850 wrote:年輕人有好想法?怎麼覺得多半是被牽著鼻子走...(恕刪) 現在的年輕人太容易被媒體及背後政治人物操弄 ... 畢竟以七分程度而言 , 想要靠自己能力來查證報導背後真相是很困難的 ~這也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隱憂之一 ....
台灣這十年來過於鎖國與保護本國企業所導致下的結果!!加上國內許多不公不義的福利與稅制更是讓台灣競爭力大大減低!!唯有執政黨破釜沉舟的改革才有辦法逆轉情勢,但看來是不容易!!既得利益者豈會讓利出來??大家就好自為之吧!!piwu0532 wrote:這十年來 , 以台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