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爾-D-01 wrote:
經歷的輝煌的年代 ...(恕刪)
房子要把它變成不是投資保值品才能有真正的"居住正義"
依地區訂定出個人免"奢侈"稅的坪數 而且調整所得稅課徵的稅率 例如房子多的人所得稅50% ..如台北市 每人頭5坪 開發低的地方沒上限 諸如此類 (也能調整地區的發展)
讓人不把房子當成投資品 至少住宅 而商辦另一套標準 (炒熱商辦 但住宅冷 當然也要注意住宅 商辦開發的比例與規定 )
繼承太多的人 或買太多的 可以加入政府的社會住宅計畫 讓政府出租 限制租金 免除所有人的高稅率 買房子變成只是保值存錢 而升值有限

除了把房屋變成非投資品 還要單一退休制度 軍公教勞打工 通通都一個退休制度標準 整個職涯繳了多少 算出退休月領多少 而且沒有一次拿的
這樣才能讓人都能安心退休 不用煩惱退休生活
至於退休金太高的 可以考慮把高於基本工資的全部發消費卷 還限定時間 且不允許買投資品
這樣社會永續經營才比較有保障
一旦資源過度集中 到一定程度就是民怨 只要一把火就是燒到最後重頭開始
信奉貪婪者 請看一件事情 請問哪一個人或家族是從有人類文明開始富裕到現在的? 唯有讓資源不極端分配 (極端包含都一樣 與極度差異) 階級流動頻繁 才能消除社會崩壞
一個樂團演奏得爛 第一責任是指揮 再來首席小提琴 整天怪年輕人 實在沒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