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on0 wrote:
你講的很正確阿01...(恕刪)
擋了你的財路了???
hcliu0522 wrote:
你知道房價怎麼開麼?比如,我的成本價一坪二十萬元,那麼利潤如果抓兩成,就是二十四萬元,成為我的銷售底價。那麼,代銷業者幫我賣房屋,他開價可以二十六萬元,給消費者殺個兩萬元差不多吧?錯!對公司來說,一坪還是賣二十四萬元,不過對代銷來說,一坪就是二十五萬元,那一萬元差價,就是分給我的,經過作帳,老闆不會知道,我一個案子就可以多賺好幾千萬元。
那,怎賣呢?我會要求代銷,開價三十萬元,一邊放出一大堆的新聞,告訴大家說這一帶就要發了,再不買就賺不到,一群呆瓜就會來看房屋,三十萬元也通常殺到二十六萬元就差不多,這樣公司一坪再多賺一萬元,我又有業績獎金可以賺。
可你也會懷疑,哪來這麼多阿呆高一成價格買屋呢?告訴你,一個案子通常都有半數阿呆,看了新聞來買的,那些不貸款的人更呆,而比較窮的或是年輕夫妻要成家的,要作九成銀貸的那些,更呆,送一點家電就買了,只要抓住他想買房子的心態,樣品屋作漂亮一點,排場大一點,就好。
當然,抓住阿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每個案子都在一年前就要佈局,先放出消息說誰要搞投資,然後找幾個阿陸仔來台灣觀光,買幾個官員說要搞建設,帶記者出國看秀作頂級 SPA,很辛苦的,你想,不這樣做,哪來的新莊副都心、淡水新市鎮、林口、三峽呢?
有時我也挺佩服業者,把荒郊野外,教育成「新市鎮的前景」、「唯一有錢景的未來」、「夢想中的城市」,笑死人,鳥不拉屎的地方,買的人還很高興說住到很有未來的地點,你看我們教育有多成功呢?
記不記得,以前大家都說,買房子要看地點,「地點、地點、地點」,現在呢?沒有了吧?大家改口說「要買有潛力的地方」。邏輯是對的,但是,有潛力,就是僅有夢想,未來看運氣,你命長就等的到,像新莊副都心,炒了快二十年了,還是一片荒地,當然現在比較好一點,有進度,不過,二十年來,有多少人在這裡煎熬,在這裡塞車,然後又自己合理化說住在有前景的地方?很好騙。
還有,一堆學者的說法也很妙,本來說「泡沫、景氣循環、價格貴」,後來,全部改成「自住沒差」,一樣嘛,花錢就好,當教授可以賺「研究費、顧問費」,拿錢辦事嘛!
幾年來的景氣循環,上下洗了不少錢進口袋,遇到天然災害更爽,反正逢低買進土地,繳一點利息就可以把土地貸款出來,又有一大筆錢可以買下一塊,你說利息很重?屁啦,銀行也不敢亂抽銀根,我們撐不下去對大環境都不好,景氣火車頭耶,政府也拿我們沒輒。
****買房也要做功課,所以為了省自己荷包,不要讓黑心建商叫你阿呆,sway的"黑心建商的告白"是一定要看的,建商錢太好賺,賺的可是咱的血汗錢,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