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995 wrote:
上遍各大電視的投資客
也不會來這裡拉滴賽
所以就認定台灣已沒人炒房了?
現在開價1000萬的房子, 合理價格實則五成頂多六成, 法拍成交價約四成(民國90年前後就是如此), 假設你能貸到七成好了, 這七成到四成間的差距, 就是央行心目中的不穩定因素(=呆帳). 請記住, 央行的任務在維持金融穩定, 不是在公平正義, 沒有比銀行收不回帳款更麻煩的事了, 為了怕你太早梭哈認賠離場, 就給了你一個希望(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讓你多一點想像自己可以保住房子, 所以就: 降息! 降到你感覺不出太多利息. 所以你就會繼續繳, 繼續繳, 繼續繳, 不出國不玩樂狂加班, 盡快把錢交給銀行, 甚至繳付違約金提早償還本金。等到你本金又繳了三百萬時, 央行終於說: 好, 我不玩了, 而且是國際因素必須不玩了, 開始收回市場現金/通貨避免崩盤, 市場一向過度反應, 很多職業會瞬間消失, 或是一年後才回來, whatever, 但只要你沒能撐過去, 失業個半年, 遲繳個三、四期, 你的案子馬上被送去法拍, 而且加速條款啟動, 現在你必須一次清償"全部未清償的本金"即四百萬. 很衰地你沒中樂透, 所以房子仍然在第四拍被拍走, 約四百五十萬成交, 銀行依抵押權先拿走四百萬, 剩下的五十萬給你. 嗯, 很好, 奮鬥多年, 你拿回五十萬, 然後你安慰自己至少繳貸款期間你有住到房子, 然後也幫央行避免發生本土型的金融危機, 還有做帳做得一涾胡塗的金控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