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全台的房價有感 目前薪資真撐得起自住客房價??

兩樓前説中途失業,就會被銀行法拍……不曉得你認為大家都衹能兩手一攤坐以待斃還是怎樣,怎麼會得到直接“因為…所以…”的這種簡單結論呢?

失業風險永遠存在,就像每天出門都有車禍隱患,在家睡覺也有火災隱患(甚至是別人家失火延燒到自己家),怎麼辦?做好準備唄。怎麼做?那就是人的差別了

無意爭論漲跌,衹是看到一些簡單似是而非的留言有感而發。
現在的景氣變化很快,
接近退休年齡或已經退休的3年級、4年級生,
他們的職場字典裡沒有「失業」這兩個字,
甚至連「換工作」這字眼都沒有。

但現在職場上的主力,5年級、6年級、7年級呢?
不管你的位階是在哪,上至一級主管,下至小小基層,
統統須面對隨時「被自動」走人的風險。

在這種狀況下,
你敢買房貸占所得比過高的房子嗎?
你敢用夫妻兩人家庭淨收入的一半去付房貸,
而且要一直付20年嗎?
敢才有鬼。
時空環境就是這樣,做好準備,沒那麼容易。

英國是怎麼脫歐的,川普又是怎麼當選總統的。
這就是基層民眾的反撲。
大台北便宜房價多的是

一坪30多一點的一定有

偏遠的20幾

我看到很多

房價所得比約8~10
大台北林小姐 wrote:
現在的景氣變化很快,...(恕刪)
樓上說的一些疑問“嗎?”,是問題,也是解答
為什麼要過度擴張信用杠杆?為什麼不能做好積累資金存糧?為什麼不能先小后大,先遠後近?

如果自己沒有比別人特出的學經歷与賺錢能力,最好先學會妥協与取捨,再來談不是你我“坎贊”的國家大事,不然与算命的,分析師有什麼兩樣?好高騖遠。

speedtest wrote:
有很多都是因為 小...(恕刪)


嗯 父母很偉大

現在少子化後 問題開始浮現
大學城爆空置潮 包租公慎選出租標的

很多大學招不到生 附近店面 住家都空置
很多持續繳著貸款跟日劍調高的房屋地價稅
持有成本增加

有時還是早點脫手 獲利了結才不會那麼辛苦囉~~
少子化的威力 是很驚人的
speedtest wrote:
有很多都是因為 小...(恕刪)


嗯 父母很偉大

先看看這幾年的交易量吧
來來來~看圖說故事 六都移轉成交量

很多人死不承認在跌 但卻在拼命賣 怕跑得慢的會最吃虧~~
這幾年餘屋暴增就算了(2015使用建照申請最高 這幾年陸續完工) 交易量還年減約50%

去年的交易量年減 買方急遽縮小 後續賣壓會非常沉重
台北 -60.4%
新北 -35.7%
桃園 -45.8
台中 -56.1%
台南 -52.9%
高雄 -37.2%


不只如此 還要再加上法拍案件增加等情事 讓房市雪上加霜

去年就有說 今年2017年法拍的量會逐步浮現的了 今年的下半年會更多法拍物件
目前正在跑流程

2000年以來法拍屋件數首次量增,斷頭潮湧現?
持有成本高 下半年法拍屋將大增
台南房市供給16年賣不完嗎?

現在看多的可以不用急著賣拉 可以等繳完10年的房屋地價稅
再拿出來跟10年後的新屋拼看看價位
看到時是漲還是跌囉?

2025年 就是評估27大跟小摩星誰的預估較準的時候~~(多空對決)

p.s上次27大有在說台南每坪"隨便"都能賣25萬以上的言論 超越高雄直追新北
結果被小弟說北區新建案成大城 廣告價只有12.8萬打臉 就惱羞鎖小弟回文權限

月幻星空 wrote:
嗯 父母很偉大現在...(恕刪)


記者寫的有點誇大,少子化影響大學才剛開始,要出現大學城爆空置潮至少還需2年

東哥cdy wrote:
記者寫的有點誇大,少子化影響大學才剛開始,要出現大學城爆空置潮至少還需2年


私校逐步退場了

現在2017年 上半年六都加總 也才接近10萬
看來今年跟去年歷史最低的2016年交易量24.5萬 會相去不遠

即使今年開始 建商願意讓議換成交 大約也略為提升
預估落在24~26萬交易量左右
離回穩的30萬交易量還很遠

理財規劃的重要性 該用薪資的多少付房貸或租屋才合理

1.房貸或租金控在1/3薪資
上半選擇:500萬儲蓄或現金保單+30年的正常旅遊 滿滿回憶 儲蓄未來可以部分贊助給小孩買新房

===========================================================
2.房貸或租金控在2/3薪資
下半選擇:30~35年老房子 30~35年老房子留給子女 經濟拮据 應該沒什麼玩樂空間了


反推你如果想住800~1000萬的房子 每月房貸4~5萬(單人應該撐不起來...)
扣掉夫妻雙方基本開銷2萬 你每月只剩1~2萬
養小孩都不夠了 旅遊就別提了 頂多附近走走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