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勞工小資族在金融方面通常比較菜,要在二三十歲股票賺贏自住房比較少,能辦得到的我看很多都是原生家庭金融知識特別強的。說實在的,也不只是買房啦,買股票、ETF、債券、基金、黃金存摺、或是任何投資理財商品,某種程度都是要犧牲生活品質的,不然多餘的錢怎麼出來。你幾年前買iphone11的錢省下來跑去買台積電,現在可以買三支iphone16,你五年前換車的錢沒花跑去買和泰車,現在可以換雙B進口車兩台。你五年前換房的錢沒花跑去買比特幣,現在可以多買一間。投資往往是有點延遲享樂的過程。
sssex9802pp2 wrote:買房自己繳房貸對生活當然有影響! 沒有額外的錢投資理財、不能花費太昂貴的育樂旅遊、不能想離職就離職 必須懶趴捏著繼續當社畜持續30年 顛倒過來看,原來想要花費太昂貴的育樂旅遊,想離職就離職,不須懶趴捏著,也不用當社畜持續30年,很簡單,只要不買房就做得到嘍 !?
kopin0720 wrote:說實在的,也不只是買房啦,買股票、ETF、債券、基金、黃金存摺、或是任何投資理財商品,某種程度都是要犧牲生活品質的,不然多餘的錢怎麼出來。你幾年前買iphone11的錢省下來跑去買台積電,現在可以買三支iphone16,你五年前換車的錢沒花跑去買和泰車,現在可以換雙B進口車兩台。你五年前換房的錢沒花跑去買比特幣,現在可以多買一間。投資往往是有點延遲享樂的過程。 原來大家講的生活品質,就是名車、哀鳳、吃吃喝喝我的生活品質非常差,沒買這些耀眼的商品,吃喝多了怕不健康儉腸捏肚摳錢買房子真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