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殊不樂觀 空頭行情發酵 少子化美國將升息 交易量腰斬餘屋激增 持有成本高

ccty1971 wrote:
那請教你'心中'的...(恕刪)


不要亂猜測,看空跟喊空不同,喊空是想買,我是看空所以不買
東哥cdy wrote:
不要亂猜測,看空跟喊空不同,喊空是想買,我是看空所以不買


嗯阿 這2個差別很大的

尤其直接看實價登錄 去年是跌跟交易量驟減
除非是剛性需求 非買房不可的 投資客現在大多縮手了
會賺的也是之前非高點買的 而且很多都趁這幾年脫手賣掉了
5月就要繳新版房屋稅了

這幾年政府沒錢+高房價是民怨之首
相關持有稅增加 短期脫手也會課重稅
(房地合一威力 2年內脫手聽說要課45% 等到10年後才不會被課到重稅
但10年屋齡的房子 比起新屋價 不是多頭市場根本不保值)

這還是屯屋稅跟空屋稅還沒有課 還是低利率的時候
之後風險高 脫手更不易(除非極好標的)
很多人都把資金轉移去其他投資管道了
反正很多高手們 都趁多頭的幾年賺飽飽了

你沒看房仲越倒越多家 建商推案量也越來越少
趨勢明顯呀

最近資金回歸 買豪宅的 也都是要求讓利壓價(很多是2014高點的6折左右)
才願意購買

2017年 是讓利換成交的一年 而且 要搶在寬限期內
且法拍市場 大量釋出之前脫手 以策安全

最近的移轉交易量超慘的
史上最慘,2016二手中古屋移轉量創新低

感覺又回到了交屋就跌價的時代了

FW:哭哭! 「交屋就跌價」時代回來了
預售屋慘不忍睹! 今年低點…明年高點
半年前買房「破盤價」 如今氣「鄰居買更便宜」

看來如同aa901的看法一般 要持續下修好一段時間了
我對房市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點看法

除非建商覺悟(反正成本較低) 願意讓利降價取量 大約回到97年左右水準
交易量就會慢慢回升了
跌價達成共識 屋主看跌房價比例 過半了
ccty1971 wrote:
我也想再買一間房也...(恕刪)


嗯 如果房價回歸到合理值(大約1998年左右價位) 現在漲了200~300% 要等它下修回去
交易量才會慢慢回來 年輕人也才買得起房

否則少子化 人口紅利持續減少的情況下
台灣會邁向日本 持續下跌下修 緩跌比一次修正到為可怕的多

如果房價修正到足夠合理價位 會考慮舊換新或找大坪數的應該也不少囉

月幻星空 wrote:
嗯 如果房價回歸到...(恕刪)


回到2006金融風暴前,我住的這附近有一棟房成交價150万。但是到金融风暴2008時遭到銀行法拍屋美金80几萬成交。也就是說大概是「5折」。

但是當時買家非常非常少,因為多數人連工作都不保,哪可能買房子,結果這法拍屋被「有銭」的投資客買走了。

現在是2017年,同一棟房子又拿出來賣了,上禮拜成交價是美金198万。

所以這投資客一進一出在7-8年內賺了美金118万元。

這故事只是說:
1.)無論房價漲跌,「你」準備好了沒?
2.)房價下跌代表的是経濟下滑,対於普羅大眾,有几個人買的起?
3.)房價过度上漲,得確不是好事。但若是急遽下跌,反而造成貧富差距迅速拉大。

好物件丟出來的確秒殺 但問題是沒人要釋出
美國升息...你覺得影響的到這幾年QE製造出來的有錢人嗎?
他們只會更爽..
滿手現金沒地方投資的人多的是

ccty1971 wrote:
好物件丟出來的確秒...(恕刪)



yes, 100% correct....

柯文哲表示,有資料數據預估,台北市未來人口也許不會減少,且預計未來20、30年人口都持續在260萬人,可能還會掉一些,而台灣人口未來也可能會逐漸減少,「很多公共運輸、建設都沒想到台灣人口變化問題」。----------------為了少子化一折,空空們要想辦法長壽,30年後就可以買到一折房了(柯P你何必說實話呢,心碎啊)
MoneyLottery wrote:



回到2006金...(恕刪)

台灣在金融風暴時只停頓了半年的漲勢,2009,2010進場的預售屋約在2013,2014交屋,看實價登錄都剛剛好在高點。2013年初在紐約買31坪大樓70萬,2016年6月135萬賣出。金融風暴對美國房市影響較長。延後約3到4年才恢復漲勢。


sunnight123 wrote:
柯文哲表示,有資料數據預估,台北市未來人口也許不會減少,且預計未來20、30年人口都持續在260萬人,可能還會掉一些,而台灣人口未來也可能會逐漸減少,「很多公共運輸、建設都沒想到台灣人口變化問題」。----------------為了少子化一折,空空們要想辦法長壽,30年後就可以買到一折房了(柯P你何必說實話呢,心碎啊)


1.台北市首都是台灣目前最發達交通建設也最好的都市
但這幾年也因高房價部份人口開始轉移到桃園、新竹等地
再者台北因地價高土地也幾乎開發殆盡
市中心將會慢慢向外轉移

2.不需要到30年
10年會有機會打對折(一折我是覺得太扯)
少子化還未全面發酵
今年大一新生是虎年出生的(人口約26萬人)
後面兔年跟龍年出生的都比虎年多(28萬、30萬)
等蛇年出生的上大一才是少子化真正開始發威的時候
等今年大一生進社會工作時將會再震盪一次

3.低薪化現象
不用等少子化發威
青年族群薪資過低且多數開始往海外發展
這個將會比少子化更快發酵而且更有威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