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吉斯漢 wrote:
每天都有多方與空方...(恕刪)



看了很多篇你的發文,雖然你沒有參與炒房,也強調正現金流的重要性,但總是隱射房地產是最佳投資標的~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多空循環,全評實力與判斷力,不靠市場風向,不承認資產累積,其實是靠多頭時期銀行看好房地產而資金潮膨脹的,所以鼓勵年輕人該趁早累積自己資產。

但我得說,房地產有其長期債務循環。
昨天對的事,今天不一定是對。
捫心自問,房地產租金投報率普遍已不到5%的現在,還能有這樣的好時機嗎?

來用下面兩個當例子吧,麻煩你回答,現在有沒有辦法這樣操作:
1.我有位朋友,在台中2010年買了間房,猜猜他貸款成數多?
答案是全貸。
我這朋友,收入並不高,主要是當時售價,遠低於銀行鑑價。
今日,一樣條件,他能?

2.我有一位長輩,20年前在台北市只有一棟透天。
因為位處精華區域,加上15年前房地產開始走多頭,銀行不斷調高鑑價放款,所以過去15年間,他很神奇的,一間透天變出了十幾間,資產迅速膨脹擴張。他不但買房,還買民宿,買飯店,成為超級有錢人。
試問,如上例子如果放在2017的今天,他能嗎?

您發文中也多次說明,過去10年間,您的資產也擴張了很多倍。
但如果2017年的現在,你只有當年的條件,在現在這時機,您認為可能嗎?
這個問題才是大家想問你的,請回答。


我的投資觀很簡單,只能說能帶來正現金流的資產就是好資產,反之就是爛資產。
maxkingella wrote:
看了很多篇你的發文,...(恕刪)

他不會回答你的。
他只會複製古詩貼上來給你看。
Dark Soul wrote:

他不會回答你的。
...(恕刪)

那是房市背哥的回文方式,他會說時間自答。

maxkingella wrote:



看了很多篇你的...(恕刪)

如果以我而言,你說現在能不能複製,我在95年後才開始買房買地,但在這之前,台北市房價如果從
60年代,一坪約2~3萬,
70年代一坪約10~15萬,
80年代一坪約20~30萬,
90年代一坪約30~40萬
從上面看來,只要掌握時機,房地產確實是大漲小回無誤,
許多人如果在60年代買賣房,看到70年代的價格一定會說貴死了,當初買賣一坪才2~3萬,
許多人如果在70年代買賣房,看到80年代的價格,一定也會說貴死了,當初一坪才10~15萬,
許多人如果在80年代買賣房,看到90年代的價格,一定也說貴死了,當初一坪才20~30萬,
我是在這個90年代開始買房的,當然,這時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買賣房的人跟我說貴死人了,當初我才買多少......我就是在這時空背景下買房的,你問我可不可以複製,我想可能會得到你不能接受的事實,不過,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可以,我是這麼走過來了,當然,這些年栽種的花,也結成了美麗的果實,再次聲明,買賣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maxkingella wrote:
...房地產是最佳投資標的~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多空循環,全評實力與判斷力,不靠市場風向,不承認資產累積,其實是靠多頭時期銀行看好房地產而資金潮膨脹的,...(恕刪)


不管是投資、炒作、置產都要量力而為,絕對沒有什麼標的是只會漲不會跌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當年十月我兩次去曼谷開會,月初一次,月底一次,見證了泰銖的快速崩盤以及隨後的產業蕭條,同時風暴掃到香港,一個非常要好的香港同事,當年年初的在新加坡還告訴我,他(四十歲左右)打算退休了,因為在房地產的投資讓他賺了大錢,但是十月底在曼谷的會議上又碰到他,卻注意到他完全沒有心思參與會議,常常偷偷躲起來打電話,然後有一天我約他吃晚飯的時候,他告訴我,他破產了、完蛋了,因為國際炒家狙擊香港,香港政府選擇保衛匯率,結果造成股市、房市大跌,他的房地產價值腰斬,最慘的是,他的資金大半是借貸來的,所以即便是斷頭,除了一生積蓄付諸東流之外,他工作一輩子也無法清償剩餘債務。

當天晚上是我最後一次跟他碰面,隔天他連會議都沒來參加,人就消失了,後來聽其他香港同事說他離職了,但從此沒有人再有聽過他的訊息,希望他還安好,唉!

http://hk9707.blogspot.tw/2009/03/blog-post_08.html
01成吉斯漢 wrote:
我用大台北林小姐的回文回應你,投資本是盈虧自負
?

01成吉斯漢 wrote:
再次聲明,買賣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你擁有很多房子,也拿權狀出來證明,甚至拿出了一堆現金。
你要證明什麼?證明你投資房產是正確的!

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在房市急凍的現在,
你不想讓手中的資產跌價,而且很怕一跌不回頭,
所以拼命鼓吹房地產有多好。

如果房地產這麼好,以你手中的現金,
再買個一兩間,頭期款是夠的,
用收租金來付貸款,也是夠的。
但你不買,好幾年都不買,卻一直叫別人買。

我前年股票賺錢,去年小賠,今年看準了還是會出手,
但你認為會賺的房市,自己沒出手?

有趣的是,你最後還提醒大家,投資盈虧自負。

你這樣的作法,很難讓我相信你是個好心引導大家走向財富的人。
我不如你,是只有一間小窩的魯蛇,想買第二間,但無法出手。
因為我盈虧要自負(這是當然),還要辛苦工作,恕我不能相信你。
hittaku0413 wrote:

01成吉斯漢 wr...(恕刪)

另外你說,你認為我怕房價跌一去不回頭,這些年我已經轉形成包租公的方式,也貼過數年所得,真要賣房我是隨時可賣,也隨時有人接手,但試問現在要投資什麼可以有穩定年收200萬的標地呢?
真正在經營的包租公婆,房價漲與跌其實影響很小的,
如果有房的人請你試算一下,撇開我有的現金900萬不說,就算我房貸有1365萬,說過月付金約7萬,我平均每個月收16.6萬再扣10%稅金,也還有15萬,再扣房貸7萬,還剩8萬,請教8萬元夠生活嗎?這樣還有話說嗎?房子會變成負資產嗎?



01成吉斯漢 wrote:我有時覺得網友的思考邏輯很奇怪,你買不買房關我什麼事,是你買房我有抽紅還是跟你拿了仲介費嗎?我只是照網友要求,說有圖有真相,我如實照做而已,別想太多了,買不買房真的跟我八竿子打不著,我能走出康莊大道,不代表你也能也適合走這條路。

再好笑的笑話,聽三次也會膩。
既然你說,你沒有鼓舞大家買房。
那你一直上來碎碎唸要幹嘛?

你的行為,讓我想到國小生想炫耀自己的新鉛筆盒時,總會假意先關心別人,等別人開口講,就藉故把話題轉到自己的新鉛筆盒上。

你的做法真的很粗糙…
Dark Soul wrote:
再好笑的笑話,聽三次...(恕刪)


這個要幫版主說話了

人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你不喜歡,不用進來

可以自己去發文分享自己的看法

許尼爾 wrote:
這個要幫版主說話了...(恕刪)


這裡是公共討論版,要自爽去貼在自己的facebook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