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軌道新開發。加速基隆建設。注意汐科。樟樹灣。南港延伸高鐵。持續追蹤基隆捷運地下化

確實。百福是發展完整。但是政府考量是地。因為設站之後。整個土地徵收及整體開發。建商財團才有利益。因為強調建案是捷運旁。所以一年前才說北五堵跟六堵。他們是沒有與台鐵共構與百福一樣。原因就是考慮開發案。


附圖

樟樹灣。汐科的站體規劃。因為此地是新北。而系統是與基隆及台北整合。難度就很高。

而高架改地下化。這正是最好的方法。因為台北南港都全面地下化。為何其他地方不能?基隆到了南港展覽館有站。可往內湖上班。到南港站可接高鐵。有板南線及松山線可選擇。外加民生汐止線。這才是效能最大化。而不是單純的看一條捷運。這是有加成效果。也就是汐止。南展。南港。松山。都是轉乘點。

而南港未來與宜蘭連接15分鐘到。因中間是東北角平溪附近。未來可關持平溪發展。

這條捷運。帶動整個區域發展。與台鐵相容。而不是原先的輕軌。這意義不同。當初輕軌是用台鐵軌道。而捷運要有自己系統。所以才有徵收的龐大開發利益。
個人看法。因為內湖及南港。辦公。洽公。人太多了。車子從基隆路開始就塞。以後辦公室往汐止及五堵及六堵移動。雖然一樣塞。但是結構會產生變化。因為內湖真的太擠了。台北軌道系統無法解決各地通往內湖交通問題。

當內湖辦公室搬一些到汐科及五堵。租金會對老板省很多。上班就會真正運用捷運。板南線轉乘。台鐵及高鐵轉乘。未來環狀線東環段才能紓解一些人潮。民生汐止也能負擔一些。而基隆可以多一項交通選擇。雖然感覺對基隆當地人是沒差。但對台北部份差超多。

這些是個人看法。因為活用系統。才是建設的條件。
華仔公爵 wrote:
確實。百福是發展完整...(恕刪)


嗯嗯,大大的分析就是落實基隆段為了炒作,忽視人流需求.
另外一方面,百福的台鐡路線是比基捷好用但初始少了基隆和百福的人流,
那捷運不是更難經營.
基隆段這公共建設的觀點看著怪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