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版問政治軍事的問題?
天啟四騎士接連發表演說,英法澳洲日本台灣印度都已經選邊站了,50年來的親中政策要走向大轉彎。
天啟四騎士只是個美國對中國策翻轉的檄文,關領事館是第一步驟,後續會有間諜案、商業機密案、研究瞟竊入侵等等案件被起訴等等,繼續正當化美國把中共當敵人、當對手,到中共垮台為止了。
打起來?要怎麼定義打?
關領事館到斷交?美國跟台灣(中華民國)建交後,中共文攻武嚇?
台海演習?
飛機擦撞小衝突?
美國去南海打中共的人工島礁?
還是中共來搶下金門馬祖或者是太平島東沙島?
打哪裡,大打還是小打,結果會是如何,對於投資不是這麼重要。重要的是供給與需求的行為與情境。
大戰爭到小衝突,影響一般人的行為決策,肯定是輕資產在手,容易變現為主的資產持有比重會增加,而把耐久財的資本支出緊縮。美軍台軍共軍在林口八里岸邊 還是要準備登陸淡水河口,砲聲隆隆,不管有沒有登陸台灣,台灣人的行為會是什麼?應該是持有輕資產,買黃金,買美金為先,或是將台灣資產先匯往海外戶頭友人什麼的。不管是真跑掉還是放遠一點當觀察等事態確定了再來考慮時間點佈局重資產或是耐久財。
這樣子的假設下,台幣走迭、台幣耐久財資產不得青睞被拋售增加,被買進的需求減少,房地產看跌的機會是確實增加的。
問題不在於會不會打,要不要投降,台灣打不打得贏,中共多久會打下來台灣,而是那個過程中的供給與需求,戰爭後,台幣資產如何被需求、被評估?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