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慘叫 表示政府打防確實打中要害

都打你了 還不知道叫

這樣你不是不知不覺了嗎

要是連叫都不叫

政府不就繼續打下去
建商才不在乎年輕人買不買得起。主要是新法讓投資客變難賺,所以以前那種投資客一次買個幾十戶的狀況可能沒了,建商從可以整批盤售給人變成只剩零售,而且房子蓋得太爛搞不好還沒人要買,周轉次數下降,錢變得難賺,當然要出來叫啦。
kikiki13579 wrote:
建商多多倒閉 跳樓大(恕刪)


對於這樣的政策,建商爽到叫出來~~~~
一個扮黑臉

一個扮白臉

看戲的是傻子
Jk5230 wrote:
其實臺灣這種環境平均房價能世界前幾名就是離譜
再多的政策美化都掩飾不了貪婪炒作
高房價的地方環境都不會有好下場
目前整個是失控狀態
就看失控的後果什麼時候爆發而已


對 , 5年內房市交易 , 9成是炒房族貸款炒房 , 甚至實價登錄作假哄抬房價 , 台灣房貸餘額已經超過8兆 , 是國家預算的幾倍 , 沒有自住買家來買房屋 , 貸款炒房的海市蜃樓終究會有泡沫崩盤的一天 , 到時幾百億幾千億的銀行呆帳要誰來扛 , 上市公司大型銀行的股本也才300~1000億元 , 根本扛不起天價的房貸呆帳 ! 到時台灣經濟就慘了 !

kikiki13579 wrote:
賴正鎰表示:「各政黨都想巴結年輕選民,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把房價打趴,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但根據不動產投資公會統計,購屋族平均年齡為30至45歲,購買18至45坪,總價約1,000至2,000萬元的房子,這些購屋者中,約七成左右幾乎都是父母親幫忙出錢,如果又通過修法,加重稅率,那就是直接加重出錢買房的父母親長輩壓力,最終只會傷到首購或換屋族群,讓他們更買不下手之外,更無助於減輕年輕人的購屋壓力。


極少數有錢人才能給孩子幾千萬買房!大部分年輕人只能靠自己薪水!
400萬勞工年薪低於50萬,平均月薪4萬,繳30年房貸也買不起千萬的房屋!
過去5年內,自住買家只剩不到1成,9成都是投機客大量貸款炒房,每年幾十萬的懲罰性囤房稅,只會傷到囤房投機客,不會傷到其他人!


台灣號稱有囤房稅 , 3戶以上 每戶3.6% , 用灌水的公告地價計稅 , 實質上稅率不到0.1% ! 這就是台灣假囤房稅的真相 , 幾乎等於沒有持有成本 , 所以炒房囤房族橫行 , 台灣房價被炒到天價 ! 一般勞工根本買不起 !


https://tpctax.gov.taipei/cp.aspx?n=D976CA2815738F57


美國加州San Jose一處購入價為$605,000的30年自用獨立屋(Single Family Home)及台北市一處屋齡30年購入價為1830萬元的自用公寓做比較。


入價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稅金6033 / 1830萬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美國加州房屋價值台幣1830萬,$617,100 * 1.3052%(稅率) = $8,054.37 + $1,225.38 (特別稅) = US$ 9,305.67 如果此房屋為自用住宅可再減免 US$70 = US$ 9,235.67 也就是說這一間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的房屋及地價稅約為美金九千多美元,折合台幣約$286,300元。


美國計稅就很實際 , 依實價計稅 , 房稅一年高達30萬台幣 , 所以沒有人敢囤房炒房 ! 持有成本太高了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98757?page=1

美國薪水遠高於台灣 , 而且台灣有272萬人月薪低於3萬台幣 , 400萬人月新低於4萬台幣 , 所以台灣單人持單屋的自住族應該保留低稅的計算公式 , 保障自住族住的基本人權 , 但是在全國有2間以上的房屋 , 就該認定是囤房 , 就該依實價登錄計算3.6%的空屋囤房稅 !

所以台灣要做的就是修改房稅計算公式 , 廢除公告地價計稅 , 改用實價登錄的均價計稅 , 而且不採單區計算持有房屋 , 而是以單人在全國持有的總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開徵囤稅 !

據財政部統計,台灣2016年至2020年度房屋買賣交易數,持有房屋5年內的交易量占9成;持有5年以上房屋則佔不到一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9/post/202103110030/1%EF%BC%85%E5%AF%8C%E4%BA%BA%E5%9D%90%E6%93%81%E5%85%A8%E5%9C%8B10%EF%BC%85%E6%88%BF%E7%94%A2%E3%80%80%E7%82%BA%E4%BD%95%E5%9B%A4%E6%88%BF%E7%A8%85%E9%82%84%E8%A6%81%E5%85%88%E7%B7%A9%E7%B7%A9%EF%BC%9F%20%E4%BB%96%E6%8F%AD%E6%94%BF%E5%BA%9C%E6%85%8B%E5%BA%A6%E6%94%B9%E8%AE%8A%E9%97%9C%E9%8D%B5%E5%9B%A0%E7%B4%A0

  房貸餘額飆破8兆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206289

15年來,房貸餘額從4兆飆升到8兆,每個月還在大幅增加,一旦出事,台灣經濟就完了.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7%95%B6%E5%89%8D%E6%88%BF%E5%B8%82%E6%99%AF%E6%B0%A3%E8%B5%B0%E5%8B%A2%E4%B9%8B%E8%A7%80%E5%AF%9F%E6%8C%87%E6%A8%99-QXnYv0

  地價的實價登錄屢傳登載不實,買賣雙方常以地價高報方式烘抬、炒作地皮,過去抓到僅能行政裁罰,台南市每年查獲10餘件,台南市地政局警告,嘉義市5月底已有一件因登載不實,買賣雙方被判刑的全台首例,未來可供政府引用判例。
https://ctee.com.tw/house/housinginvest/168961.html


我們肯定財政部終於開始統計更加準確的房屋持有資料,但對於報導中財政部官員宣稱「有九成以上民眾持有房產都在三戶以下」,因此「持有多戶房產成長不嚴重」的說詞並不同意。實際上台灣持有房產的家庭,僅有7%為多屋家庭(持有四戶以上房產),卻擁有台灣22%的房產。這樣不嚴重嗎?



424萬人持有1間房屋
單人持有2間房屋有302萬間房屋,等於151萬間房屋自住,151萬間房屋出租或空屋。
單人持有3間房屋有172萬間房屋,等於57萬間房屋自住,145萬間房屋出租或空屋。
單人持有4間房屋有254萬間房屋,等於63萬間房屋自住,191萬間房屋出租或空屋。
424+151+57+63=695萬戶自住,其他458萬間房屋出租或空屋。

https://ours.org.tw/2021/02/04/press_release0204/



台灣總戶數865萬戶-695萬戶有自住房屋=170萬戶租屋


台灣有1153萬間住宅房屋,地政戶籍上約有695萬間房屋自住,170萬戶租屋,空房有288萬間住蚊子。只要台灣跟日本一樣"真正的"開徵空屋囤房稅,租屋的170萬間房有房租收入可繳稅不會釋出到市場,但沒收入的288萬間空房承受不了"懲罰性"的"空屋稅"和"房貸利率",就會認賠殺出釋出大量囤房,甚至法拍,到時台灣房價肯定崩盤。

供給遠大於需求 , 照理說房價應該下滑 , 反而逆勢漲了一倍多 ! 漲到勞工買不起 ! 漲到人民勞工苦不堪言 ! 漲到台灣房價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 銀行還不斷提供貸款給炒房的財團投機客助長房價漲勢 ! 這就是官商勾結串通開外掛(內掛)囤房炒房干預自住的自由市場機制的影響 ! 這就是瘋狂 ! 這就是變態 !


有不斷說謊,就有不斷地吐槽.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這你也信,都套好招的。
有嗎?直銷模式,紅單都倒給老鼠了
這個叫打??我覺得叫摸比較合適!!
escanor16888 wrote:
賴董十年前蓋好的鄉林(恕刪)



黃居也有人想買 XD

台灣人對房地慘是有多飢渴? 又不是千代田那個皇居。

大安區萬華化。





toxin0702 wrote:
只要不大幅度調整空屋稅
或第二間以上的房屋稅
並且增加非自用房貸利率
要不然都可以說都是打假的..........


正解 . 這波打炒房只是敷衍了事 , 對炒房囤房族開徵每年幾十萬元台幣的囤房空屋稅 ,才能有效將低房價,使400萬年薪低於50萬平均月薪4萬的勞工,都能在上班地點附近買到房子.






台灣號稱有囤房稅 , 3戶以上 每戶3.6% , 用灌水的公告地價計稅 , 實質上稅率不到0.1% ! 這就是台灣假囤房稅的真相 , 幾乎等於沒有持有成本 , 所以炒房囤房族橫行 , 台灣房價被炒到天價 ! 一般勞工根本買不起 !


https://tpctax.gov.taipei/cp.aspx?n=D976CA2815738F57


美國加州San Jose一處購入價為$605,000的30年自用獨立屋(Single Family Home)及台北市一處屋齡30年購入價為1830萬元的自用公寓做比較。


入價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財政部認定房屋部分評定現值是19萬台幣,土地的評定現值則是187萬台幣,分別乘上稅率$191,000 * 1.2% + $1,870,502 * 0.02% = NTD$ 6,033,也就是說市值$1,830萬台幣的台北市公寓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僅為台幣六千元。


稅金6033 / 1830萬 = 台灣實際囤房稅只有 0.03%,幾乎等於沒有!

美國加州房屋價值台幣1830萬,$617,100 * 1.3052%(稅率) = $8,054.37 + $1,225.38 (特別稅) = US$ 9,305.67 如果此房屋為自用住宅可再減免 US$70 = US$ 9,235.67 也就是說這一間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的房屋及地價稅約為美金九千多美元,折合台幣約$286,300元。


美國計稅就很實際 , 依實價計稅 , 房稅一年高達30萬台幣 , 所以沒有人敢囤房炒房 ! 持有成本太高了 .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98757?page=1

美國薪水遠高於台灣 , 而且台灣有272萬人月薪低於3萬台幣 , 400萬人月新低於4萬台幣 , 所以台灣自住房稅應該維持1萬元左右.單人持單屋的自住族應該保留低稅的計算公式 , 保障自住族住的基本人權 , 但是在全國有2間以上的房屋 , 就該認定是囤房 , 就該依實價登錄計算3.6%的空屋囤房稅 ! 一年幾十萬元的囤房稅才能逼出空屋流入市場!

所以台灣要做的就是修改房稅計算公式 , 廢除公告地價計稅 , 改用實價登錄的均價計稅 , 而且不採單區計算持有房屋 , 而是以單人在全國持有的總房屋數量來認定是否開徵囤稅 !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