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有房價會下跌的幻想了,政府打房不是萬靈丹

phy12345 wrote:
cml12345678 wrote:
理論上,銀行的存款總額扣除存款準備率,應跟放款總額保持平衡


沒有這回事.


如果兩者數字相同,那會發生有趣的事情,例如有個借錢大戶突然還了大筆借款,銀行只好趕快找一堆存戶把存款領走。
george306 wrote:
屋齡都 30 - 40 年以上


這些房屋的價值在土地,房屋在買賣時已成了贈品,甚至是"負"贈品,所以,天災反而是增值動作。
george306 wrote:
好奇問你一下目前很多...(恕刪)




人算不如天算?妙天禪師傳出賠售豪宅 損失逾千萬!



這棟位在中山北路二段的豪宅,外觀屬巴洛克風設計,地上14層、地下2層,裏頭公設不僅有書廊、國宴廳,更有空中花園及泳池,生活機能方便,但專家分析,就是因為太方便、大樓還正對醫院,風水不佳,就算有足夠資金的有錢人,也不會考慮該地段,才會遲遲賣不出去,去年7月就砍價600萬急售,相隔7個月,才以總價7400萬元成交,認賠超過1000萬。

(民視新聞/記者劉珮芬 郭文海 台北報導)

sroach wrote:
如果兩者數字相同,那會發生有趣的事情,例如有個借錢大戶突然還了大筆借款,銀行只好趕快找一堆存戶把存款領走。


平衡不是相同!
利率動態調整,調解存放款總額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背後黑手怎麼操作才是重點。
lycer wrote:
只課千分之三還是很低(恕刪)


哈 那什麼叫高? 由你自己決定嗎

美國有約1.5%的稅, 不過20年來房屋指數還是漲了2~3倍
嘴上說著打房 骨子裡做的卻都是在炒地皮
房價居高不下 除了投資客 最主要的問題是土地價格
而對地價最直接影響的 就是各縣市政府公告拍賣的地價
然而長年以來 各縣市政府都在賣土地
有空可以去調查一下 各縣市政府這幾年來徵收和拍賣了多少土地

美其名是都市開發 都更 其實就是在炒地皮 不當徵收
手法很簡單
內部先訂政策,決定要開發哪個地區,然後要開發一定會需要公共設施,所以要徵收;
需求1000坪,徵收個3000坪,實際建設500坪。
剩下來的地?公開拍賣。
各建商就來標了,標多少都不怕,標越高越好;為什麼?因為早在縣市政府內部決策時期,建商早就跑去把附近的地都買起來了。
當初買一坪可能5萬,現在政府公開拍賣,決標價一坪變100萬,旁邊的地都跟著水漲船高,建商現賺95萬/坪。

一坪100萬土地,假設蓋10層(戶),每戶每坪成本就是10萬;加上建設成本 10萬/坪,現在原物料工資都在漲,說不定要15萬/坪。這樣一坪成本就是 25萬/坪。

成本放在那邊,你說建商要賣你多少錢?

所以打房什麼都假的,打不到痛點。
政府帶頭炒地皮才是根源。
房價要下跌我看真的難啊 現在政府政策是緩漲
我看591實價登錄的價格走勢幾乎都上漲的
會去實價登錄比價王網站的人本身就是有買房意願的吧?
所以調查出來的意願結果才會這麼高
也是很多人為了生活品質寧可當租屋族
菲力麻糬 wrote:
有更多人明明知道貴的(恕刪)

真的,便宜地段的新成屋還不見得有人想買
就是這麼現實
shawnfan4850 wrote:
政府從去年開始一連串(恕刪)


當然了. 政府不可能真打房的. 土地財政依賴難以自拔已久

不過台灣商品市場價格從來不是台灣島內任何一個人可以決定邊際價格的 !

美元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