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持有成本,你就買得起房嗎?

講一句比較不是很好聽但是很實際的話。

其實我雖然有做些房地產投資,但是我很贊成提高房屋稅,增加持有成本。

最好是以實價課稅,而不要用公告現值!

而且為了稅基公平,老一輩的可以適用於舊制,只要過戶給下一代就開始renew以新制計算。

為什麽呢?因為這樣可以加速清洗雙北蛋黃區的窮人出去,吸引高品質的居民入住,並且促進都更發展,首都圈的市容才能有漂亮的一天。
H3300 wrote:
你知道你在講鬼話嗎?...(恕刪)

房地合一稅只是少賺,抵擋不了有錢人利用不動產資產分配的作法
如果你有資產在路段率320%,豪宅稅最高達到27倍(後來柯P調降解套)就會知道持有稅對房地產的殺傷力多大,連敦南的案子都延後推案,就算是富人也不願意付一年200萬的房地稅
如果這個稅率放到所有住房,房租漲但房價跌絕對是可見的
至於我也不是租屋族也不當包租公,我只是認為房價租金比不合理,應該房價下降租金拉高到租售比200到300個月左右
dajenwang
租金再拉高就會跟日本一樣一堆人要去住網咖了,反而房價貴租金便宜才真的有照顧到弱勢.買不起不買會死嗎?幹嘛搞到租不起.
Ace.H wrote:
房東成本都都拉高,租...(恕刪)

如果租售比達到200,也就是租金是房價5%
在低利率時代你會買還是租
美國就是大量印鈔低利率才造成購物熱潮
一、不動產的特殊性及持有稅的檢討:
不動產是一種特殊的財貨,
沒有兩間或兩幢房屋是一模一樣的,
也沒有兩宗土地可以位於同一個地點,
這種不可複製的特殊性,導致這種財貨特別容易囤積居奇,
所以世界各先進國家多會採取高持有稅政策,
不只是為了稅捐收益,
而是透過高持有稅逼所有權人善加利用,進而多利用不動產創造效益或收益
如果自己不能創造相當的效益或收益,放著乾繳稅會受不了,
稅制將迫使所有權人做出賣出或是出租的決定,
讓該不動產給更能有效使用它的人使用,
促進使用效益,增進社會發展。
另外前面有網友提到持有稅是公共設施使用者付費的概念,
這個課稅概念很棒,不動產價值是以靠周圍公共設施及社會發展的狀況所支撐
但若採取此說,會有跟土地增值稅,甚至工程受益費重複課稅的疑慮
需要再更細緻的討論。
----------------------------------------------------------------------------------------------------------
二、持有稅轉嫁承租人問題:
持有稅提高勢必會造成稅賦轉嫁給承租者的問題,
可以使用出租他人給予稅金減免的措施,
順便把租屋市場這一塊納入管理,
並立特別法或專法保護承租人的權益,
讓長期以來不動產出租人及承租人權利及地位不對等的情況有所改善。
----------------------------------------------------------------------------------------------------------
三、自用住宅稅率的檢討:
提高不動產持有稅,是符合公平正義及促進使用效益的政策,
由世界各國的例子屢見不鮮,
當然我贊成自用住宅應予輕稅,
畢竟居住是基本人權,
但在臺北市一間市價2000萬的30坪舊公寓,
以目前的自用住宅稅制計算,
往往一年地價稅+房屋稅在1萬元上下,
既然臺灣房價多年來只漲不跌或頂多短暫持平,
持有成本又這麼低,出租要管理又麻煩,
不如就掛著自住人口放著吧~
很多人這麼想又這麼做,
所有權人放著不想用,
想住的人買不到or租不到,
空屋率很高,資源很浪費,
對整體社會是無謂的損失,
更讓不動產買賣及租賃市場更不透明。
------------------------------------------------------------------------------------------------------------
四、結語:
不論是一般稅率或是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已經長期偏低到完全喪失了引導不動產市場的作用,
財政部可能覺得這種地方稅不想去管,
地方首長為了選票也不可能去動,
更不用說還有民意代表跟建商集團在影響政治的決定。
所以政府若敢真的大幅調高持有稅(或是在加上大幅限制二屋以上房貸利率及成數)
我個人才會相信是真的有想整頓房市(雖然可能比中大樂透頭獎還難做到),
剩下的甚麼房地合一稅之類的政策,都是在虛應故事、收拾人心而已,
君不見政策推行以來,搭配上疫情肆虐,房價還是一直在漲?
錢權都在手,會有辦不到的事通常只是不想辦而已!
Trillionaire2020
大直有一間慘賠8000萬,不過溫套說是有錢人節稅技巧。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billchen1968 wrote:
如果這個稅率放到所有住房,房租漲但房價跌絕對是可見的


如果這樣做,可預見的是雙北蛋黃區的中產階級以及窮人會大量被洗出去。特別是台北市。

下場就是蛋白區開始暴漲。原本住蛋白區的人,就會被洗到蛋殼區,

社會的矛盾反而會比現在還嚴重。

以台北大安信義區為例,現在隨便一個公寓每坪單價都要破百,一間房子動輒幾千萬,以實價課稅,一年就是好幾十萬的稅,我相信以當地住民的收入水平,起碼有80%是支付不起的。

不要以為住大安信義區的都是有錢人,很多舊公寓是民國五六十年代買的,那個年代大安區甚至還有農田。一家六七口擠一間公寓在大安信義區並不少見。

房價或許會跌,但是跌幅加上稅賦,總持有成本並沒降低太多。所以外面的人也不見得進得來。
顏射王 wrote:
如果這樣做,可預見的...(恕刪)

房價跌就繳得起了,而且台北的老舊公寓本來就沒那個價值,跌到一個平衡點就會有人進場。或許還能能加速都更
billchen1968 wrote:
房價跌就繳得起了,而(恕刪)


你以為現在有能力人買台北蛋黃區老公寓 是因為喜歡老舊跟爬樓梯?

肯定不是....

該繼承該賣的湊一湊,年輕一輩 50歲以下(剛好是房屋購買主力)

沒有一個不想都更。
bike speed wrote:
你以為現在有能力人買(恕刪)

如同前幾樓說的,調高持有稅會把低收入的有屋族洗出台北市
房價下跌讓有收入的年輕人進場
這樣對都更是有幫助的,台北很多有房子的窮人不都更多是因為連管理費都不起,也拿不出幾百萬自辦都更
Trillionaire2020
都更就是愚人的黃金。不能說太多了。[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提利昂·蘭尼斯特
國稅局是打了沒啦??明明笨蛋一個裝懂很多,笑你根本不懂還說太多
Ace.H wrote:
有道理!所以房子出租...(恕刪)

站在國家的立場 錢是屋主或房客繳都可以
重點花在建設跟維修的費用要能回收
合理的調整持有稅 空屋才不過多
不少投資者就是因為持有稅太低才有本錢不出租
國家的建設的本質是要讓一個地區人多 稅收更多
而不是空屋多 人少 稅收更少
房價上漲噴到天上射向宇宙也我也覺得很好 該抽的稅就抽一抽而已
簡單說 空屋過多人太少就是浪費建設 等於政策失敗
一個地區的興盛是因為有人 不是有房
人沒了就回不去了
要割韭菜也得先種 不種 割完就沒了
billchen1968 wrote:
房價跌就繳得起了,而且台北的老舊公寓本來就沒那個價值,跌到一個平衡點就會有人進場。或許還能能加速都更

是喔...現在有房的人繳不起持有稅,讓買不起的房的接手才能繳得起
怎麼覺得邏輯怪怪的...
Z3300
魯蛇就是要自己買得起,其他都不管XDD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