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djw wrote:
很多人都說租屋是花錢幫房東買房子,都沒想過買房所付的利息還不是像打水漂一樣,
只有你還的本金才是你存到的,再者一筆錢丟進頭期款,少了投資的收入,這也得算機會成本的~~
其他地方不說,依照台北的房價,付銀行的利息其實也可以租到不錯的房子了~~
這是有在算的人。
的確,台北市的房價,付銀行的利息早就可以租到不錯的房子了。台北市大部分地區的房子,不是以買代租地好標的物。
但出了台北市,就不一定了。但還是都要仔細算,沒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理論,不能硬說租比買好,還是買比租好。財力不夠的年輕人,是一種情況。但有些人,財力夠的,又是另一種情況。
有些人,早就有房,財力足以添購另一間房。也是會貸款買新屋,為什麼呢 ? 因為貸款利率這麼低,不多借點出來,財務槓桿,對不起自己。原有錢財,可能是去投資股市等,房子多出來,可能是出租,怎麼操作,看人。至於房貸,就慢慢還嘍,能拖愈久愈好 ! 愈有錢的人,多半愈喜歡欠債,用通膨打消債務,這是經商鐵律。
只要錢嘎的過來,槓桿操作(貸款類似融資買股),就賺點抗通膨睡眠財,當退休基金而已。要在那說死,一定說租比買好,還是買比租好,多半其人口袋空空,腦袋也空空。
01 這裡其實應有不少人,都另有正職工作,但多少做此類投資。

omniyeh wrote:
年輕人,你搞錯了。你...(恕刪)
我沒搞錯喔,應該你沒看清楚。
我是說【現在】買比租划算,是錯誤的。
你應該沒有經歷1990~2004年的房地產,14年跌幅高達50~70%。(台北除外)
你所說的是~建立在房價一直上漲的狀況。
但房價不保證會一直上去,只要下跌一點,資產就被吃掉一點。
房市漲跌的機制,不是利率而已,主要在政府的態度。
我在2007年的時候,看中國房地產漲到太離譜,結果現在出大事了,雖然經過了慢長的14年。(香港也快了)
台灣也有機會的,我覺得目前房市有20%的修正空間,但只會慢慢來……

2007 大陸2 線城市 1平方米5000 rmb ,现在1平方米2萬多 , 出事了2線城市跌不了2成 ,還是漲3倍 !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