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nisgoman wrote:閣下的意思是我都這麼(恕刪) 樓上過程哥不是說了槓桿用過頭就死一死買「預售屋」本來就有風險以前是怕建商倒現在已經不怕建商倒了是怕沒錢的買家倒沒錢本來就乖乖租房咱說句不好聽建商真跟你毀約建商也不會很痛除非每個都像你一樣
一鴛一 wrote:槓桿用過頭就死一死買「預售屋」本來就有風險以前是怕建商倒現在已經不怕建商倒了是怕沒錢的買家倒 別歪樓,我是說槓桿用過頭的建商和房蟲死一死, 我不是說他.建商也怕倒.話說回來,一般人平常要留急用預備款, 不是常識嗎?螞蟻和熊都知道要留食物或先吃飽過冬了.
只是個過程 wrote:樓又被歪了.只是降低(恕刪) 沒錯啊,禁止預售屋制度才是正確的避免炒作做法。建商要賣房先把房子蓋成「成屋」,取得使用執照後才能開始販售,建商自己想辦法去融資,跟銀行借、發公司債都好。消費者要買房直接看到成屋買,消費糾紛少,也不會被轉手賺價差。銀行融資看是7成還是8成,自己就是準備2-3成,買了即刻入住。這樣難道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好方法?炒紅單的弊端不正是「房屋預售制度的漏洞」?
tany3472 wrote:沒錯啊,禁止預售屋制(恕刪) 一般正常的預售屋跟成屋是不同價的預售屋正常無到有要兩年時間這兩年就是一個通膨過程只買成屋代表一般百姓要多花通膨的錢雖然錢可以投入股市但多了風險頭期款可能沒了XD
一鴛一 wrote:一般正常的預售屋跟成(恕刪) 時間本來就是成本,一般民眾以預售制度購買,降低成本,所以晚進場的被投資客賺價差,本來就是「時間成本」。所以啊,不要讓投資客賺很簡單啊,廢掉預售屋制度,等成屋時再買啊,會比較便宜嗎?我認為不會,這些時間成本建商負擔了,一定是反映在成屋售價上。其實,這兩種制度消費者買到的售價是差不多的,一個是被投資客賺、一個是被建商賺,但其實這也不是賺,這是資金的機會成本。
goethe0214 wrote:可現在並不是限制建商(恕刪) 但是如果全面禁止預售屋轉讓,投資客在當中無法獲利,投資客將全面退場,那也宣告「房屋預售制度時代」的結束。這個制度不用政府廢除,以後都會變為30-40年前的「成屋銷售模式」所以如果法案真的通過,末代預售制度的房子要趕快下手,等到以後都是成屋銷售模式,那價格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tany3472 wrote:時間本來就是成本,一般民眾以預售制度購買,降低成本,所以晚進場的被投資客賺價差,本來就是「時間成本」。所以啊,不要讓投資客賺很簡單啊,廢掉預售屋制度,等成屋時再買啊,會比較便宜嗎?我認為不會,這些時間成本建商負擔了,一定是反映在成屋售價上。其實,這兩種制度消費者買到的售價是差不多的,一個是被投資客賺、一個是被建商賺,但其實這也不是賺,這是資金的機會成本。 沒錯但買不起的可不會這樣想他們認為是投資客跟建商很貪要賺窮人財而不是時間與機會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