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潮的到來:十年前買房的人,現在紛紛開始還不起房貸,被迫斷供

happywork01 wrote:
我談法拍是用 "棟",因為取得的資料就是棟。
但我談違約率時,你哪隻眼睛看到我提到 "人"?


隨便你,大部分人貸款也只能就那麼一棟。

反正人家的違約率就不是你那個 "棟" 違約的機率,你還想鬼打牆到幾時 ?

活脫脫的 張飛打岳飛,關公戰秦瓊。
happywork01
既然你沒證據,那你就是胡說八道。難怪看得到張飛打岳飛。
omniyeh
是我說錯了,違約率不是任何棟還是人的違約機率,引用到任何總和 15 年算法都是錯誤的,我認錯。你呢 ? 要繼續拗嗎 ?
笑死人
10年前買房的現在還沒繳完肯定也已經繳了一半
當初買500萬就好現在價值幾乎都翻倍
除非真的買到有問題的物件
誰賠錢?
happywork01 wrote:
我不知道你在說甚麼債...(恕刪)

只問你一件事情,每季的分母都一樣嗎?

有沒覺得自己很可笑,還自稱數學老師
對於你們幾個聽不進去相反意見的人,已經不想和你們對談。你們高興怎麼說就怎麼說。

我自己也有房貸,只是有理說理,不是來攻擊誰。現在只說給能客觀去理解的人聽。就算只有一個人聽,我也要說。我承認之前說的未必全對。因為裡面有部分變數。但是本意不會偏差太多。

----------------------------------------
金融監管會對銀行逾放比是管制很嚴格的。有賞也有罰。
所以一般銀行不會放任逾放額不管。
3個月未繳利息即為逾放,立刻送法拍。前3個月內的如果在後3個月內處裡完成。只在這個月會顯示逾放。




逾放總額是681億(含所有貸款,房貸部份是83億)。平均每年法拍沖銷約300億,每季75億。幾乎沖掉每一季的房貸逾放額。

近幾年房價位於高檔,目前市價往往高於當時的貸款。所以就算還不出貸款,銀行也會提議「借新還舊」。這個雖然沒正確數字,但實際占逾放的沖銷很大。未來如果房價持平或下跌,就沒這種好處了。

另外還有幾個降低逾放額的方法。
有保證人的,可以找保證人還,這個預估佔比比較少。
在低價由銀行自購為銀拍屋。如果還沒賣出就整批包給資產管理公司吃掉。這兩項與「借新還舊」恰好相反,在下跌走勢才有,上漲時不會發生。
最後可用逾放準備金沖消或提列年度呆帳。只要資本適足率不低於規定,銀行為了維護逾放比,是隨時可以採用這個方式。

所以每一季的逾放比不是全數累計,大部分會被沖消。如果是累計,現在應該是100%,不是0.11%(國內銀行是0.21%)。
銀行會積極逐季沖消逾放額。每一季的逾放額只有一小部分是上一季衝不掉留到這一季。其他的都是新增的逾放額。

我的計算式是以每一季獨立計算,誤差在沒辦法計算每一季留到下一季的逾放額到底多少。但我預估佔比不會太高。
所以如果你要現買現賺那風險0.21%沒錯,但是如果你要買房自住15年。那要有自知之明。風險絕不是不到1%那麼小。
我是經常看房子,遇到法拍屋的機會很大。周邊認識的親友被法拍的也不少。
聽我一句話,常看我在01發表文章的就知道,我是盡量要客觀的發言,把我懂得的知識分享大家,不會故意想影響漲跌。也不會被立場影響是非。
cat2dog wrote:
只問你一件事情,每季的分母都一樣嗎?

有沒覺得自己很可笑,還自稱數學老師



分母與分子

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簡單到...我數學老師都不會不敢認我才對

畢竟...有計算機的人都能按的出來

50個人借款...第1個月10人違約...那違約率是20%

第2個月剩40個人借款...第2個月10人違約...那違約率是25%(小數第2位後四捨五入)

第3個月剩30個人借款...第3個月10人違約...那違約率是33%(小數第2位後四捨五入)

第4個月剩20個人借款...第4個月10人違約...那違約率是50%(小數第2位後四捨五入)


4個月...共40人違約...50人有40人的違約...那違約率以4個月才看...總共才是80%

50人借錢...40人違約..那80%沒問題吧??

沒問題吧

沒問題吧

很重要所以要問三次...



旦...如果用加的...

20+25+33+50=128%這違約率突破天際也突破次元

剩下那10個還在還錢沒違約的是什麼鬼啊

違約率明明加起來已經128%了...怎麼可能還有人在還錢...
happywork01
我不是說好不批評你,不跟你對話,所以你何必呢? 我前面已經說了用加的不正確。
holyjason
其實看了笑笑就好 老師也是會犯錯的 繼續硬凹比較難看就是了
違約為什麼會一直違約?...

為什麼銀行會放任一個人違約十五年...

這種算法本來就有問題

違約範圍到底怎麼來的也不清楚

是不是連銀行帳戶忘了存錢 自動扣繳扣不到就算違約

普遍人的認知

每一季 就算2%
連續四季都是2%

整年去看 平均還是2%啊... (2+2+2+2) /4

難道一人可以多次計算??
例如有個人從一月違約到十二月 ...?
三個月四個月我信 ,銀行不可能不進入協商繼續讓他違約

那沒有違約的為何不累積呢?...
一個人一個月不違約 一年就算成十二次不違約或者十二人次不違約 這才對吧
貓老闆
突然想到一個高中數學.....
DIY LOVE wrote:
2021年7月13日
中國各地的公務員及教師,包含河南、江西及廣東等地,近期都接到通知,有關當局對其追討獎金、清退績效獎勵,有人甚至被追討高達第一季度2萬元人民幣(約8.6萬新台幣),全年共減少8萬人民幣(約34.4萬新台幣),廣東省潮州市7月3日,就有單位通知停發住房補貼和績效獎金,汕尾市也緊隨其後推行。
報導中還描述了基層公務員、中小學教師的困境,表示他們的月薪大多在2000到4000人民幣(約8600到17200新台幣),有關當局忽然追討獎金,讓很多人家庭收支出現問題,甚至還有單位讓員工以「銀行貸款」方式繳回獎金。

2021-12-18
河北霸州67天違規收罰6700萬!國辦通報
10月份,為彌補財力緊張及不合理支出等產生的缺口,霸州市在6月份已經完成非稅收入預算7億元的情況下,向下轄1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分解下達了3.04億元的非稅收入任務。
11月份,13個鄉鎮(街道、開發區)出現明顯的運動式執法,當月入庫罰沒收入4729.57萬元,是1—9月月均罰沒收入的80倍。


  預估到房市泡沫後經濟衰退的歷史慣例,台灣也準備要砍老軍公教的超高額退休金了。現職軍公教薪水連房子都買不起,還要養老婆小孩,政府不會收割這群社會中堅。但台灣軍公教的退休金是世界出名的離譜,不工作的人薪水比努力工作的人還高很多,嚴重排擠人事預算,讓政府沒錢招募足夠的公務員來值勤,造成一堆公務員過勞,尤其是積案如山的法院,和勤務繁忙的派出所員警,所以退休軍公教正是經濟衰退後最好的收割對象。
  這次修法規定,物價變動正負5%時,就要看 政府有沒有錢 ,來調整軍公教退休金,且最少每4年調整一次軍公教退休金。注意 物價指數負5% !代表政府已經知道台灣即將進入通貨緊縮時代。現在才知道藍黨為何不肯進立法院,就正常審個法案而已啊,有需要躺平嗎?逼綠黨用強行二讀的手段,逼藍黨回立法院工作,因為藍黨是老軍公教的大本營,還記得當年身強體壯的八百壯士有多激情,爬牆侵入立法院要抗議捍衛他們的超肥退休金,卻不幸摔死成仁。所以藍黨不敢進立法院修法,不然對鐵票區無法交代。
  我想,房市泡沫後經濟衰退,稅收減少,大陸公務員薪水繳不起房貸,北京應該會想辦法。最有可能的是提早實行房屋稅土地稅和囤房稅,來彌補稅收。從賣地炒房賺錢,轉型成收房地稅賺錢。很多人不知道,大陸跟台灣不一樣,每年沒有徵收房屋稅土地稅,沒有持有成本所以大陸炒房炒到天價。未來會廢除70年住房權制度,學台灣美國一樣,每年徵收房地稅,來彌補稅收。南韓也是,台幣2990萬以下的房屋不用徵收房地稅,所以房價也是炒作到律師都買不起房,未來南韓也會全面徵收房地稅,時勢所趨。 

2021年12月28日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累積成長率達正負5%時,應調整軍公教退撫給與,調整比例則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綜合考量國家經濟環境、政府財政與退撫基金準備率定之,以保留政府財政支出得酌予考量的彈性空間,並至少每4年要啟動調整一次。

2012年02月24日
日本公務員減薪法案獲眾議院通過平均減薪7.8%
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23號通過了這項由執政黨民主黨和在野黨自民黨與公明黨聯合提交的國家公務員減薪臨時特例法案。從今年4月開始持續到2014年3月的2年時間裡,所有的國家公務員將平均減薪7.8%。

2019/01/09
日版「年金改革」慘過台灣 延後退休薪水7折
日本政府擬修法,將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由現行的60歲逐年延至65歲,且未來60歲以上公務員薪資將打7折,至於請領退休年金的年齡更可能延後至70歲。日本政府期望於2021年4月落實法案,以逐步調高國家公務員的退休年齡。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happywork01 wrote:
我的算法不對,你的算法錯更大。其實你跟本沒計算式

我的天啊,數學老師,既然違約率已有定義了,就遵從定義就好了,自創這麼奇怪的算法,累加?以每日計算?15年累計、加計重覆違約?
不要鬧了,好嗎?
"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是以每季底購置住宅貸款逾放金額除以每季底購置住宅貸款總額所計算出來的比例"
所以每季還不出錢的違約金額除以當季底貸款總額就是答案了,這有什麼好吵的!!其他人也是逗著他玩的嗎?還是大家數學都不好?
DIY LOVE wrote:
注意 物價指數負5% !代表政府已經知道台灣即將進入通貨緊縮時代。現在才知道藍黨為何不肯進立法院

我真的不知道物價指數來到的!!太驚人了,我們活在平行時空呢!
當物價指數超過4,行政院本來就要擬提升退俸方案的,這有什麼奇怪的?本來就是要漲的,退撫新制都已經法制化了,還要再一個新制?那麼應該沒人幹軍公教了。
另外,政府是公務人員僱主,應負法定足額提撥比例到基金,但因以往未提撥,當基金不足時,再從已退職身上想方法,9年前的勞退,政府不願立法保證法定提撥,才搞出一個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取消的事件。
唉!講這些也沒用了,離開公職反而賺更多,更能照顧孩子。
cust123456789
除非真的只會念書,其他什麼都不會了,不然2022年的今天,只有傻子才會去考公務員。
archeryang
當你會利用退撫新制時,公務人員就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因為在44歲前想辦法賺到可支配被動收入,44歲前考上公務人員,65歲退休領終身俸多好,而內人20歲高考任公職,依新制一定要到65歲才能退,失去太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