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坪制只是行銷詐術,掩蓋實際房價其實很貴

omniyeh wrote:
因為這個版,有許多沒買過房,沒簽過合約,沒真正拿過土地,房屋權狀,只有上過仲介網頁的人,就在那鬼吼鬼叫,說只有虛坪,沒有實坪,他會算錯。

目前最容易實施的就是,買賣房子時實坪制和虛坪制單價並列。公設必需標明法定公設比例和非法定公設的比例。
造成實坪價實施困難最大的原因是,當初創造"實坪制"和"虛坪制"這兩個名詞的錯誤。
可能原始目的是要突顯公設是屋主用不到的(註),這能在情緒上點火以增加支持者力度和廣度,但相對的也引來更多激淚的反對者。這只是增加對立無法加快改制進度。
較不會讓人誤會的名詞應是,區分所有權計價制和所有權計價制。區分所有權通俗一點講就是私有權範圍,和公設的持分所有權(共有)是相對名詞。公設不是空氣,當然不是虛坪,法定公設是必需,可能日常屋主就一直要使用的,如公共走道和電梯,有的是緊急時為住戶逃命用的,如逃生梯、第二逃生梯等。這些公設造價並不會比私有坪低,實際上成本更高。如大廳、健身房、交誼廳都需要裝潢,添置設配,這都會增加成本。這些成本不管什麼制都不可能用送的,不計價的結果就是價錢灌到計價的部份。有看過餐廳外面看板大大的寫"白飯免錢"嗎?如果你天真的以為白飯真的免錢。你一家子進去,點十碗免錢的白飯看看老板會給你什麼臉色!"白飯免錢"的就是飯錢灌到菜錢。

最後提醒,不是私有部份就很實,你知道面積是連牆壁面積都要算進去的嗎?(共有量到壁心,共有量到牆外緣)。陽台才一面牆,造價便宜一點,雨遮少三面牆造價就便宜'三'點。所以雨遮法規己不計價。但不管計不計價,建商的銷售單價永遠是
(所有成本+利潤)/可售坪數
看懂這個公式,就不會糾結在實不實坪制了!


(註)公設是用得到,且很多是必需的。例如樓梯在公寓、華厦和大樓,當然是用得到且是必需的施。
因為樓梯平時使用率並不高,在公寓、華厦和大樓就大家分擔費用,大家都可以使用。是一種共有共用共同分擔的觀念。一樣可以使用,分擔費用比獨立出資使用划算。在透天一樣需要樓梯,卻得屋主獨立扛下整個費用,功能性一樣卻得多花錢。這也是公寓、大樓興起的原因。現在卻把它歸成虛坪,好像它是空氣。像電梯透天,知道養護費多少嗎?很多透天屋主都放棄了定期養護,把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就是養護費受不了。只有共有共用共同分擔才能以少少負擔讓電梯能有正常的養護。
Ace.H wrote:
目前最容易實施的就是,買賣房子時實坪制和虛坪制單價並列。公設必需標明法定公設比例和非法定公設的比例。
造成實坪價實施困難最大的原因是,當初創造"實坪制"和"虛坪制"這兩個名詞的錯誤。
可能原始目的是要突顯公設是屋主用不到的(註),這能在情緒上點火以增加支持者力度和廣度,但相對的也引來更多激淚的反對者。這只是增加對立無法加快改制進度。
較不會讓人誤會的名詞應是,區分所有權計價制和所有權計價制。區分所有權通俗一點講就是私有權範圍,和公設的持分所有權(共有)是相對名詞。公設不是空氣,當然不是虛坪,法定公設是必需,可能日常屋主就一直要使用的,如公共走道和電梯,有的是緊急時為住戶逃命用的,如逃生梯、第二逃生梯等。這些公設造價並不會比私有坪低,實際上成本更高。如大廳、健身房、交誼廳都需要裝潢,添置設配,這都會增加成本。這些成本不管什麼制都不可能用送的,不計價的結果就是價錢灌到計價的部份。有看過餐廳外面看板大大的寫"白飯免錢"嗎?如果你天真的以為白飯真的免錢。你一家子進去,點十碗免錢的白飯看看老板會給你什麼臉色!"白飯免錢"的就是飯錢灌到菜錢。

最後提醒,不是私有部份就很實,你知道面積是連牆壁面積都要算進去的嗎?(共有量到壁心,共有量到牆外緣)。陽台才一面牆,造價便宜一點,雨遮少三面牆造價就便宜'三'點。所以雨遮法規己不計價。但不管計不計價,建商的銷售單價永遠是
(所有成本+利潤)/可售坪數
看懂這個公式,就不會糾結在實不實坪制了!


(註)公設是用得到,且很多是必需的。例如樓梯在公寓、華厦和大樓,當然是用得到且是必需的施。
因為樓梯平時使用率並不高,在公寓、華厦和大樓就大家分擔費用,大家都可以使用。是一種共有共用共同分擔的觀念。一樣可以使用,分擔費用比獨立出資使用划算。在透天一樣需要樓梯,卻得屋主獨立扛下整個費用,功能性一樣卻得多花錢。這也是公寓、大樓興起的原因。現在卻把它歸成虛坪,好像它是空氣。像電梯透天,知道養護費多少嗎?很多透天屋主都放棄了定期養護,把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就是養護費受不了。只有共有共用共同分擔才能以少少負擔讓電梯能有正常的養護。



其實我好奇

誰買房是和賣家或建商談坪價的??

我和人家談都是權狀幾坪..房子使用幾坪(有增建的話)那..車位幾個

最多就車位XXX萬...剩下的總價多少錢要賣

殺價就是在總價中談..是高是低就看個人的本事

旦我真的沒看過也沒聽說過有身旁的朋友是和建商或賣家談我一坪只願意出多少


如果買房都是談總價

到底虛坪和實坪有什麼不同

因為你談的是總價不是嗎??

你又不是談坪價??

所以爭這個到底意義在那??
黑羽斷翼 wrote:
其實我好奇
誰買房是和賣家或建商談坪價的??
我和人家談都是權狀幾坪..房子使用幾坪(有增建的話)那..車位幾個
最多就車位XXX萬...剩下的總價多少錢要賣
殺價就是在總價中談..是高是低就看個人的本事

單價就是個參考,議價是總價在談,沒錯。
你漏了一個土地持分比。有獎勱和容積轉移的,土地持分比很低,跟同區沒容積轉移的土地所有權差很多。
但,真的很少人去關心土地持分比。最後合約的物和土地價是代銷或商幫你隨便填上去的。

以前年代,很多人買房都還知道商業區和住宅區的土地持分比差很多。現在連商業區和住宅區單價都不區分了,消費者真的越來越退步了。難怪很多建商都把商業區房子當住宅區房子賣。
Ace.H wrote:
單價就是個參考,議價是總價在談,沒錯。
你漏了一個土地持分比。有獎勱和容積轉移的,土地持分比很低,跟同區沒容積轉移的土地所有權差很多。
但,真的很少人去關心土地持分比。最後合約的物和土地價是代銷或商幫你隨便填上去的。


幾乎沒人在乎大樓建案的土地持分比

大家只關心自己付了多少錢

買了多大的房子

土地不重要

所以土地價大多仔都用公告地價在申報

也許要說台灣人比較短視近利吧

因為大多數人眼中看到的是我要付多少的地價稅

而不是在乎我拿到了多少的土地

因為不重建

那土地都是虛的

看不到也拿不到

所以能少一點..省點稅..

很多人還會認為自己賺到了

一樣買XX坪..你要付2萬..我只要付1萬的土地稅

我真是聰明...

至於未來有需要要改建

那都幾年後的事了

誰在乎啊
黑羽斷翼 wrote:
幾乎沒人在乎大樓建案的土地持分比
大家只關心自己付了多少錢
買了多大的房子
土地不重要

所以我說消費者退步了啊!
一棟透天屋,30年後只剩土地有價,能賣的就剩土地,房子等於是送的。土地重不重要?
商業區土地比較貴,但建蔽率和容積率都比住宅區多很多,兩者為什麼會等價齊觀?
同一地區,A、B兩個建案,同樣2000萬買50坪房子,A建案土地持分5坪,B建案一個持分7坪。合理嗎?
不去注意土地持分的結果就是,A建案把5坪土地當7坪賣給你,那2坪是真正貴森森的空氣坪!
兩個建案,去比對合約土、建價格(定型化契約,一定要登載)就知道誰沒穿褲子裸泳了。


至於未來有需要要改建
那都幾年後的事了
誰在乎啊

地震、火災都會涉及重建問題!到時候才發現重建可蓋面積縮水了,才知道要在乎土地持分?
為什麼地下室自設(獨立產權)車位,也要持分一點土地?就是災後重建時還有一點參與權,開會有說話的餘地。
不然房子毁了,獨立產權車位沒有土地就什麼都沒有,直接出局!

我知道現大家都不注意土地持分的問題。我買房時問土地持分多少,代銷都會對我拋眉眼...不是,是投以奇怪的眼光。但我還是要問清楚,同樣價格土地持分少,我也不會砍價也不會跟代鎖爭執,而是直接走人。(我知道砍不到合理價,因為不在乎土地持分的人太多,你不買,肯買虛擬土地的盤子多的是)
這有甚麼好吵的
想要實坪的,就買公寓或透天
想要額外買虛坪的,就買有公設的大樓
這樣都還不能買,就口袋不夠深而已
黑羽斷翼 wrote:
對啊
室內一樣有趣唷
26樓廁所2坪
頂樓廁所也2坪
憑什麼頂樓的廁所就要200萬
而26樓確只要160萬
一樣是一間廁所而已
不是嗎??


室內面積是您的
頂樓因為居高臨下,風景優...人人愛...等等原因
房價比較貴是應該的
或者是既定的觀念

但這跟人人可以用的樓梯,逃生梯,電梯面積無關吧~
或者 KTV 室,閱覽室,甚至游泳池,甚至車道之類的公設
因為這愚蠢的虛坪制,搞得莫名其妙,讓建商可以動手腳
有不同價的情況發生 (現在就是這樣)

改實坪制,這些問題就會消失~
cj-lover wrote:
室內面積是您的
頂樓因為居高臨下,風景優...人人愛...等等原因
房價比較貴是應該的
或者是既定的觀念

但這跟人人可以用的樓梯,逃生梯,電梯面積無關吧~
或者 KTV 室,閱覽室,甚至游泳池,甚至車道之類的公設
因為這愚蠢的虛坪制,搞得莫名其妙,讓建商可以動手腳
有不同價的情況發生 (現在就是這樣)

改實坪制,這些問題就會消失~


你打的是中文沒錯

旦小弟確看不懂

能請教你說的動手脚是指什麼嗎?

改實坪後。。能改變什麼??

能用淺顯易懂的話解釋一下嗎?
cj-lover wrote:
改實坪制,這些問題就會消失~


口口聲聲實坪制,請解釋,何謂 “實坪制”?如何實施 ?

每次我問,是否是買賣合約,與房屋權狀,不登記公共空間給區權人就叫實坪制?這些擁護者,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若公共空間不登記,不歸屬給區權人,那該登記給誰?其權益規誰 ?處份權力歸誰 ?
cj-lover wrote:
室內面積是您的
頂樓因為居高臨下,風景優...人人愛...等等原因
房價比較貴是應該的
或者是既定的觀念

但這跟人人可以用的樓梯,逃生梯,電梯面積無關吧~
或者 KTV 室,閱覽室,甚至游泳池,甚至車道之類的公設
因為這愚蠢的虛坪制,搞得莫名其妙,讓建商可以動手腳
有不同價的情況發生 (現在就是這樣)

改實坪制,這些問題就會消失~(恕刪)


會反對的就只有房蟲而已

只要有任何影響炒作的條件被改變
房蟲就會跳出來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