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當初標榜銷售一空的房子,到了晚上都是空蕩蕩的

台北長堤, 那兒是工業區, 是廠房吧?
wieter wrote:
內湖的長堤還沒有完全...(恕刪)

台北長堤"落成"很久了, 那邊的view真的不錯, 單價太高了25萬.
點燈率也是個指標....而且是重要指標.....網友說投資客等一堆賣出但沒住人等因素....說實在一棟房子12樓24戶全賣出但晚上只有6戶點燈....還持續6個月的話....你買的安心住的安心嗎....買房子也要有好的住戶水平與素質.....這種有一半投資客買的房子.....起碼我會再三考慮....投資客不住這裡可是我是要住這裡的.....
冷氣也未必準確,有些建商會附加冷氣,所以在蓋的時候冷氣都已經裝好了,有些大樓外觀一看冷氣都長的一模一樣。

jebi wrote:
冷氣也未必準確,有些...(恕刪)


+1

其實投資客有財力的話 晾在那 你也沒法度~~

重點是 能晾多久

前兩年 建案開始陸續要交屋 到仲介網站看看就知道

有多少新建案有案子丟出來賣 還不一定是投資客 很多是建商丟出來 那你就不知道他有多少庫存

包括 前兩年最熱門的台北是套房 內湖 新板等等 等交屋看最準
小東東0626 wrote:
+1其實投資客有財力...(恕刪)


投資客買房子的目的是為了收集房子或賺錢??就算他們財力夠,不怕利息往上調,那也只是代表他們口袋深,可以用較長的時間等待下一個人來接手房子。
那萬一房價上不去呢??他們敢拋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投資客是市場上助漲助跌的催化劑

dee83631 wrote:
回歸主題 , 話說小弟家旁邊的"冠德新世界"聽說一坪要價35~40萬,
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 , 附近是有捷運環狀線的"規劃"(聽說要把保二總
隊的地拿來當捷運站, 而且也只是規劃中), 這個地方離捷運南勢角站
也要大約7~10分鐘的路程, 真的有這樣高的價值嗎?


我看了有點嚇到....一個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蓋好的捷運站旁的北縣房子要
三, 四十萬是怎麼回事? 還是這是建商喊出來的? 現在都這樣喊的嗎?!!
從地段, 生活機能來看, 那邊是好在什麼地方??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我看了有點嚇到......(恕刪)
從地段, 生活機能來看, 那邊是好在什麼地方??

捷運捷運捷運捷運捷運捷運......
這兩個字最貴最值錢.
kirara5603 wrote:
通常在笑市場的人 最...(恕刪)



一看就知道是個出來混沒多久, 自認抽頭穩賺不賠的仲介.
什麼叫"乖乖跟你買"? 仲介仲介, 牽猴牽猴, 社會觀感低落, 大家笑在心裡而已.
投資客不會賠??? 那真是怪了, 美國次貸危機, 歐洲房市崩盤, 大陸反轉向下, 投資客都沒死??
我看是掛一大堆啦.
民國80年~86年, 台灣房市崩盤你沒見過嗎? 隨便舉一個例子, 台中瑞聯天地.
所以我說你是剛出來混沒多久.
kirara5603 wrote:
通常在笑市場的人 最...(恕刪)


小弟的想法是 , 人是在怎樣的需求下需要買房子?

1.本身居住需求: 也就是一般的無殼蝸牛...因為結婚,
或是不想再租房子了....等等理由 , 而有買房子的需要.

2.有錢人的投資: 很多華人的觀念是有土斯有財 , 土地就是
財富的象徵 , 而等手頭上有閒置的資金時 , 就會看時機買房子
, 這類人有的則演變成包租公 , 有的則是變成投資客.

3.投資者的本業: 藉由低價買下房屋後重新裝潢 , 再以高價出售
賺取差價利潤 , 這類型的人目前不少 , 但是手法差異很大 .

建商一直蓋 , 價格一直拉高 , 但是薪水沒有漲卻還有可能下跌,
試問這樣的情形下 , 會買房子的人士會減少還是增多 ? 尤其是
再加上不斷的通貨膨漲(油價 , 糧食價格上漲) , 很多人日常生
活的成本上漲了 , 只好減少其他部分的支出來因應.在這樣的
狀況下 , 需求就減少了 , 但是供給不變的情形下....房價要維持
不墜 , 就要看各建商跟房仲的業者資金是否雄厚了......



出來混 , 遲早要還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