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喊降溫怎麼沒反應在房價上

疼愛自己 wrote:
建商/小包/原物料哪個不漲價? 房價會降多明顯, 很難吧!


那世界上還會有 "倒閉" 兩字嗎?
乖乖馬
建商倒閉對房價沒影響,少了競爭建商更可以自訂遊戲規則
cat2dog wrote:
屋主心態要知道我是屋(恕刪)



以一個換屋後,舊屋要賣的屋主真實心態(in 五都市區)

1. 實價記錄著我購入的成本,當初是高點買的,所以潛在買家知道我的空屋成本在哪裡
2. 我雖然也缺$,壓力也蠻大的(畢竟新屋舊屋都要繳房貸),但也不願意虧本賣(實價登入成本),沒賺沒關係但可不想虧50~150萬
3. 空屋了一年,還是沒賣掉,先跟銀行申請寬限期,已經可僅繳息
4. 今年Q1,舊屋社區慢半拍的跟上去年補漲的波段,雖然不預期能漲多高,但當其他新建案或區域漲很高,相對我的社區這給買家來說就算"較"便宜
5. 本來認為出租可能不太好賣,改變心態先出租一年,等附近商辦蓋好房價會在頂高一些些(不是全部都這樣,僅以我的例子)
6. 出租報酬還不錯,房租收益比繳息多兩倍左右。且出租除了收益以外,我還可以節省公電分擔、管理費。至於收入我不擔心要繳所得稅,因為往年都還可以退稅
7. 持續委賣,等待這一年是否能平盤出脫,甚至高一些些成本賣出,那絕對值得。但也是個人研判不代表一定會漲,就算未來可能跌,最糟也就是跟當初一樣的虧50~150萬之間賣掉(折讓到這價格幾乎確定會有人買),畢竟社區交易算多,或許是我的成本比鄰居高,也或許鄰居小小虧本賣,但也看到有人賺

以上是我個人小小的想法,無論是否正確,時機適當,都是有風險的,只是我要怎樣選擇而已。
房價是高價的不動產,,本來就有價格的僵固性。。。。一漲漲3年,一跌也跌3年(常常會更久)。。

所以你看到這波的打房,到實際房價回檔,也許是2年後的事了。。

但目前你會先看到---賣家跟仲介,不會像之前亂開價了,之前都嘛高出合理價10%以上,開價給你殺。。
Yoyo66677 wrote:
其實週末或放假我都會...(恕刪)

進場??
大部份買房子都是來住的,進住?入住?這這就是一個投資客的語言
nan0121 wrote:
以一個換屋後,舊屋要賣的屋主真實心態(in 五都市區)

1. 實價記錄著我購入的成本,當初是高點買的,所以潛在買家知道我的空屋成本在哪裡
2. 我雖然也缺$,壓力也蠻大的(畢竟新屋舊屋都要繳房貸),但也不願意虧本賣(實價登入成本),沒賺沒關係但可不想虧50~150萬
3. 空屋了一年,還是沒賣掉,先跟銀行申請寬限期,已經可僅繳息
4. 今年Q1,舊屋社區慢半拍的跟上去年補漲的波段,雖然不預期能漲多高,但當其他新建案或區域漲很高,相對我的社區這給買家來說就算"較"便宜
5. 本來認為出租可能不太好賣,改變心態先出租一年,等附近商辦蓋好房價會在頂高一些些(不是全部都這樣,僅以我的例子)
6. 出租報酬還不錯,房租收益比繳息多兩倍左右。且出租除了收益以外,我還可以節省公電分擔、管理費。至於收入我不擔心要繳所得稅,因為往年都還可以退稅
7. 持續委賣,等待這一年是否能平盤出脫,甚至高一些些成本賣出,那絕對值得。但也是個人研判不代表一定會漲,就算未來可能跌,最糟也就是跟當初一樣的虧50~150萬之間賣掉(折讓到這價格幾乎確定會有人買),畢竟社區交易算多,或許是我的成本比鄰居高,也或許鄰居小小虧本賣,但也看到有人賺

以上是我個人小小的想法,無論是否正確,時機適當,都是有風險的,只是我要怎樣選擇而已。



你是誠實的.
遠比01房虫虫虫的狀況好.

政府的屁話聽聽就好
房市沒有成交

倒楣的不是屋主

而是 靠交易賺取費用的仲介業者
乖乖馬
正確
Yoyo66677 wrote:
其實週末或放假我都會(恕刪)


因為大家都想賣比成本高,誰賣房子不想賺錢,不過最近越來越多人在賣房子求脫手倒是真的,只是價錢不肯壓低在死撐
沒升息逼不到槓桿大的建商和投資客,
沒建商倒閉投資客跑路,房市降價不會出現.
Yoyo66677 wrote:
心裡想說如果跌下來可以更有信心進場?


你錯了,如果跌下來,你就會觀望,因為說不定還會再跌呢

幹嘛急著現在買

就跟上漲的時候一樣,你覺得可能還會漲,就會修改你的計劃,提前購入

到底買不買房,關鍵還是在於你對未來房價的預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