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房仲願意透露買方可出的最高價格

Ki Bao wrote:
真正的博奕,就是在小房間


是的,買賣房子,某種程度,就是 “資訊戰”,買賣雙方都在摸對方的底。小房間就短兵相接,先摸清對方底的勝。

但買賣房子,金額太大有其風險性,風險不光是買貴或賣便宜了,而是有詐騙或假交易風險。買賣雙方互不認識,這種是否假交易的信任危機不能不考慮。

正常交易透過房仲平台,將假交易信任風險先降低(一般是這樣,不肖仲介也搞假交易例子不想討論)其他才是拉近雙方對價格的歧見。

買方怕買貴,賣方怕賣便宜,仲介提供 “平台”,更希望賺得傭金。的確,傭金看似墊高房價,跟交易稅一樣。

但我不相信,沒了交易稅或傭金變低,交易雙方就握手言合,交易價變低。買賣總至少有一方想要全拿或多拿,最後還是爾虞我詐。

其實現在獲得資訊管道變多,自己多做功課,清楚知道如何買賣房子,找穩當的代書,花點時間一起跑流程,配合履保帳戶,買賣未必要仲介。
omniyeh wrote:
是的,買賣房子,某種...(恕刪)


是啊,我買房子一定找仲介

該賺的要給人家賺,自己跑太花時間,肯定不划算...

流程透明也安全

好咖仲介我都幫他介紹客人

其實頂尖仲介就是懂客人的心,那是專業的服務,根本不缺生意

只收1%但流程超快,也沒帶看房,出價合理速成交

啊那個找我去當臨演競標的,一問三不知的,太吵的就只能封鎖了...
acliu2 wrote:
是阿 我有預想到這種情形

所以我在想 有甚麼方法能知道買方已經出高過賣方實收 30~50

然後督促房仲 趕快成交

大家都不用去小房間 ~~~ 這樣比較好啊


畢竟仲介也是要生存阿,簽約當下剛好是第七波打房政策。

仲介都哀鴻遍野。

當天是假日,還有4個房仲在幫忙喬價格,畢竟公司要抽,分店要抽,仲介要抽,公司也會規定個底線。

當天大約晚上10:00時,仲介就告知買方已經出到我開的價格之上了。

剩下的時間我就說讓他們自由發揮了,反正我這邊就堅持不降。

高出底價都留給他們。

畢竟都認識很久了,很多房子的事都靠房仲幫我們服務。
分享一下我最近「買方」的經驗跟看法!最近看了一個中古屋物件,屋主是投資客,據瞭解屋主也是跟房仲說明「實收底價」,意即已扣除房仲服務費後的實收底價。此時房仲會在市場上尋找潛在買家,最好的情況是遇到一個有預算、有剛需的買家願意用2400/0.96=2500萬成交(請容我用樓主的例子計算),此時等於賣家的4趴服務費完全是由買方負擔。我最近談了幾個「投資客」屋主的物件,大概都是這種情況,屋主要求實收金額,房仲想辦法讓「買家」來負擔大部分的房仲服務費。但是當買家的出價很貼近賣家的「實收底價」時,這個時候就會進入到部分板友或是樓主提到的,能不能成交決定在「房仲」在這個案件想要賺多少仲介費了。如果物件成交在「賣家底價」(假設是2400萬),這個案件的仲介服務費是只有買家的2%,也就是48萬。這個可能是房仲業者的最底標,部分房仲業者可能甚至會不願意成交(低於過去的服務費行情)!這也是「斡旋」過程的一部分,以樓主描述的情況,這個「斡旋」的過程其實有時候是在幫房仲業者最大化服務費的過程(特別是在買家出價貼近賣家實收底價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我想房仲是不可能把買家出價透露給賣家的,畢竟這會大大影響到房仲在斡旋過程中的談判能力。說穿了,房仲也是在利用這個資訊的不透明來最大化利潤!
acliu2
說的很棒 假設我知道買方最多出2400 我會讓價給房仲 30~40 買方最多出2420 我會讓價給房仲 20~30
當買家的出價很貼近賣家的「實收底價」時,
感覺這是非常可能遇到的情形

請問這時候 房仲請雙方到仲介公司談 建議要不要去呢?

Way529 wrote:
但是當買家的出價很貼近賣家的「實收底價」時,這個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