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還是租不如買嗎?哥來幫你破解!

人算不如天算
很會算的.不用算10年.2年後.算出今晚的威力彩號碼就好~~

買房就想買.買得起就買.哪需算那麼久.好事多磨磨成愁~~
房套們,不用撐,

拋售下跌的物件,你們吃不下的。
omniyeh wrote:
房子下跌的風險,一概由房東承擔,房客只要定期付房租,剩下的買買 ETF 債券等, 又能兼顧生活品質,何樂而不為?


O大說的沒錯,風險就讓我們房東來承擔

租客只要按時付房租就好了
現在租屋市場很慘,

因為去年開始大批新成屋被交屋,遇到政府管制,想轉手根本轉手不了,只好往租屋市場去,

嚴重供過於求,造成一大堆空租,

據聞,空租率5成以上,老房東也喝西北風。
三不平 wrote:
你各位想買房但還沒出...(恕刪)


看不懂你的邏輯
為什麼房屋的投資客都是亂投資, 然後"必然"資金鏈斷掉, 然後房屋法拍或便宜賣?
你這邏輯引申到股市, 是否投資客通通亂買股票, 然後融資資金鏈斷裂, 斬倉....最後跳樓?

名下好幾間房子的必然是投資客?
現在空租, 或者收不到租金, 倒貼, 是家常便飯的事.





空租和收不到租金,到頭來一場空,是房東最大的痛

「做房東並不輕鬆」 

成為房東後,期待每個月都能輕鬆享受穩定的被動收入,但實際上,並非都如此美好。在臺灣,大部分的房屋出租者並非專業房東,而是個別經營。將房子放到租屋市場並不保證能夠迅速獲得青睞,這需要房東具備「購房實力」和「行銷廣告」的技巧。如果房子位於需求不旺的地區,可能會面臨乏人問津的情況。而在供不應求的市場中,則可能迅速隨租隨滿。「租不出去是房東最大的痛」。 

即便是在租屋市場熱絡的地區,房東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各種租屋事務,包括「招租」、「帶看」、「篩選租客」以及「處理維護和解決房屋問題」等。而且,即使努力招租,也不一定總是會有租客入住,所以難免會產生沒有租約的房屋空置現象,一旦發生閒置,房東依賴的穩定租金收入就會中斷,原本計劃中的房貸來源或額外收入也將變成空談。 

「代租費」、「代管費」、「時間成本」、「保險費」和「房屋空置損失」都是值得重視的費用! 
.
.
.

「時間成本」反映了房東在管理、維護和解決問題上所花費的時間,雖然這不是直接的金錢支出,但卻是一個重要的成本考量,因為「時間就是金錢」。 
.
.
.

「房屋空置損失」是房東常常會面臨的問題,一旦房屋無人居住,就無法產生租金收入,進而影響房東的經濟收益,因此需要對此進行合理的預防和應對。
.
.
.

另外,租給「人」就是最大的風險!欠租、破壞房屋、騷擾鄰居、非法活動等,都可能瞬間讓「租金報酬率」化為泡影!
Trillionaire2020
高譚市溫套: 跟我租房都要先給財力證明再領1000以上的號碼牌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如果銀行願意給我貸款80年,我馬上就貸
樓主討論的是買房自住,不是買房租人。

買房自住要推遲多少年,基本上沒問題的,眾多房東都會全力支持的,可以租新房子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
Trillionaire2020 wrote:

高譚市溫套: 跟我租房都要先給財力證明再領1000以上的號碼牌



老房東 + 老房子, 根本就被一大堆租金屢屢下殺, 才租得出去的新房子輾壓.

空租的老房子不是不會壞掉耶, 老房子沒人租, 照樣會給你壁癌+漏水, 尤其高譚市那種給921搖過的物件.

老房東沒租金收入, 就沒錢修. 房子越放越爛.

慘.



三不平 wrote:

就算你現在每個月花2萬塊租房,一年租金24萬,二年租金48萬,我們算50萬好了。
所有人都在給你洗腦:「你與其花50萬租房,為什麼不拿這50萬來付自己的房貸?租不如買啊!」
真的是這樣嗎???
我算給你看

以台北市為例,2024預設屋的均價是4200萬。
不用多,一年讓房價修正5%就好,二年就是修正10%。
4200萬的10%是多少?是420萬!!!


omniyeh wrote:

位於台北市,4200萬的房子,一個月只能租兩萬,而且還保證年跌 5%,等了兩年後,竟沒人願接手,放那等空空去買 ?

 ...(恕刪)


我隨便查了幾間台北市4000多萬的華廈

還在出租的

差不多都至少一個月10萬元

帶裝潢和傢俱的就多二成 一個月12萬

差不多就這樣子



二萬元應該只能租 套房 或 老公寓

台北市十年電梯套房應該在一千多萬左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