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後代子孫
一切以經濟當掛帥
有想過為何德國要完全廢核?
德國國民所得是台灣幾倍呢?
核能災變一次就再見了
造成的經濟損失呢?
台灣有地方撤退嗎?
台灣有能力處理核災嗎?
發生核災傷亡人數難以估計?
使用人類完全無法處理的東西製造出的能源
人類科技發展到極致
金錢就不再是金錢
日本不是強國嗎?
核災應變能力像是已開發國家嗎?
台灣為何這麼有自信能處理核災的問題?

darkhell wrote:
答案可能是這個黑潮電...(恕刪)答案可能是這個
黑潮電廠
http://eportfolio.ntua.edu.tw/blog/files/6-11896-20623.php
黑潮一年四季定嚮往北流動,不僅是全球少見的優質洋流,且自菲律賓轉向台灣後,與台灣陸地距離不到一公里、且流速一秒一公尺,寬達150公里,是一股巨大無比能量,若透過科技轉化,那麼將是一個最天然、乾淨的發電機。
若以1MW (百萬瓦特)雙葉片海流發電機組估計,在25平方公里 (設定為一個場址)海域面積,約可布放1000Mwe(即1GW)。 且每一個場址均有相當於核一 (635MWe)、核二(985MWe) 或核三 (951MWe)的額定發電量潛力,如果政府支援,台灣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大型海洋發電能力的國家。
這些夠多嗎?陳發林表示,若綠島再加上蘭嶼間黑潮能,這6000平方公里區域內,若每平方公里佈置4座潛浮式載台,估計每年可發電1兆6816億度,而台灣一年所需發電量約980億度,即使是長江三峽大壩的年平均發電量更僅是846億度。
==================================================
優點:
不需燃料, 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24小時發電(不限白天或是風大的日子才能發電, 但夏天與冬天的黑潮流速稍有不同)
難度:
1. 因為流速太快, 要把發電機固定在海底, 目前台灣沒有這樣的技術
2. 發電機需要在1000公尺深的海底持續的承受黑潮的力量, 必須設計出非常耐用的洋流發電機
3. 只有東部海域有黑潮, 除了鋪設海底電纜外, 還必須建立輸配電系統將黑潮電傳送全台
思考:
1. 歐洲的北海海域有許多在惡劣天候下建立的鑽油平台, 相同的工程技術不知能否用來固定發電機?
2. 目前應該還不曉得洋流發電機該怎麼設計才是耐用
3. 南電都可以北送, 電力網路的建設應不是問題, 東電西送的最大問題可能是中央山脈
===================================================
幾年前就聽過黑潮發電了, 只是遲遲沒聽到下文.....不曉得政府有沒有在重視這一塊, 幾千億的核電廠都不手軟了, 撥個幾百億給這些大學教授們和產業界進行實際的測試, 搞不好就建立起來了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