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投資 vs 股市投資 (虛擬長紀錄)

出社會後投資股市十年左右,前九年大賺,最後一年大虧,剛好打平.... 看破!

開始買不動產留本抗通膨,最近剛好在整理,看一下公告土地現值,其中兩筆台南土地也能讓大家參考看看!


Dent wrote:
如果選到的確實長期績優,公司努力正派經營,產業前景長期看好的,
加上自我控管嚴格,能克服人性弱點的話,從未見過房地產投報率會
好過股票的,不用長期追蹤,過去就有很多例子了,問題是這兩點,
1.選到好股
2.自我控管嚴格有信心克服人性弱點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
即使過去台灣房地產長期多頭,扣掉通膨與貨幣貶值,
大多數買的人也只是保值或小賺罷了,但是對四五年級生
經歷過那麼多事情之後,很多還是選擇置產保值,就是
被修理到怕了,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現在年輕一輩,總覺得
明明怎麼算房地產都不值得投資,為何那麼多四五年級賺到錢的
還是喜歡買房,你以為四五年級的年輕時民國八九十年代沒有這樣
的看法跟說法嗎?

那時候也是一樣啦,長期存股,定期定額什麼的早就有了,為什麼
那麼多人無法在股市賺到錢,反而傻傻繳房貸的至少現在五六十歲了
還有個老本(房產),買股的大多淹沒在股海中了,因為走過的人跟現在才要走
這一段的人看法一定不一樣,這個討論串如果能存留二十年確實會是很有價值的,
也許能見證時代的改變也說不定,不過我相信很多四五年級生走過的路未來
七八年級生在走同樣的路機會不少,畢竟幾千年來不管社會環境如何改變,
唯有人性沒變.


其實還是房地產比較快 比較好賺 因為你有500萬 你賺的基數不同

這比較基礎是不同的
假設 三年前 我有一筆500萬現金
我投入房地產2000萬 貸款1500萬 收租140萬
利息每年35萬 扣掉利息 每年本金存100萬
三年過去存300萬本金 可是房子也增值200萬(依實際的信義房屋房價指數,顯示上漲10%)
所以賣掉房產我可以獲利500萬+原本的 500萬現金

可是如果我500萬拿去玩股票 頂多質押拿6成 約800萬下去投資
可三年過去 800萬用複利10%去算 頂多也才賺270萬 還要扣掉質押的利息 大概只賺240萬
william.tsai007 wrote:
依實際的信義房屋房價指數,顯示上漲10%

加權指數我們知道怎麼計算的,物價指數也是有公開。
信義房屋房價指數,你知道怎麼計算嗎?
有公開他計算的標的物嗎? 要多少房屋? 要多少權值? 要多少屋齡範圍內? 不同間房如何調整誤差?..........
以上沒有一項是透明的,
如果你不知道,也公開不了,那你上面的所有計算就沒意義。

我也可以說我計算的"快樂房價指數"跌了15%。但是如果只有我信,也沒意義。
說不定相信 "快樂房價指數" 比相信 "信義房價指數" 的人還多。因為他們要利益迴避,我不用。
happywork01 wrote:
信義房屋房價指數,你知道怎麼計算嗎?
有公開他計算的標的物嗎? 要多少房屋? 要多少權值? 要多少屋齡範圍內? 不同間房如何調整誤差?..........
以上沒有一項是透明的,


你會這樣講,表示你對台中 彰化 台南 高雄等地的房地產都很外行
事實上 如果你常在上述地區看房 會知道從2017年到現在 這些地方都漲超過一成
兩稅合一以後 只有賣屋有獲利才要課稅 想知道2017 2018 2019那些地方繼續漲(賣屋有賺)
去查哪裡個縣市 有兩稅合一的稅收就知道

老一輩的人常講一句話是有道理的
十個 投資房地產的朋友 9個致富
william.tsai007 wrote:
你會這樣講,表示你對台中 彰化 台南 高雄等地的房地產都很外行
事實上 如果你常在上述地區看房 會知道從2017年到現在 這些地方都漲超過一成
兩稅合一以後 只有賣屋有獲利才要課稅 想知道2017 2018 2019那些地方繼續漲(賣屋有賺)
去查哪裡個縣市 有兩稅合一的稅收就知道

老一輩的人常講一句話是有道理的
十個 投資房地產的朋友 9個致富

我沒說那些地區漲或跌, 我只是說,不夠透明,沒辦法公開的數據,就是自家看爽的而已。
如果是局部地區漲,請註明。不然當全省的數據拿出來公開,易鬧笑話。當然也指我。

-----------------------------------------
我的 "快樂房價指數" 是可以公開、透明的。
搜尋內政部實價登錄,只查同一間房子近5年的交易差。屋齡鎖定7~15年。符合條件的都要查。
一定要同一間房子。
7~15年屋齡是避開新成屋和裝潢屋。15年通常還不用花太多錢裝潢,不然漲價其實是加了裝潢,不是真的漲。

假設鎖定大安區,計算屋齡7~15年的房屋。只計算5年內有交易的。
這樣夠透明公開吧。(實測,大安區是沒有跌到15%,不到8%,但絕不是漲10%)
william.tsai007 wrote:
你會這樣講,表示你對(恕刪)


老一輩大概4-5年級 因為人口紅利+台灣經濟起飛

大部分有在各縣市精華區好地段買房的 至少帳面價值都賺得不少

而現階段買房會賺的不是沒有只是收益比例會降低

所以不管投資股票還是房地產 請先多做功課是必要的

一昧地唱衰和天花亂墜 都是有問題的
happywork01 wrote:
我沒說那些地區漲或跌, 我只是說,不夠透明,沒辦法公開的數據,就是自家看爽的而已。
如果是局部地區漲,請註明。不然當全省的數據拿出來公開,易鬧笑話。當然也指我。


你講得沒錯 大安區 根本沒漲 台北市2014年房價指數創新高以後 2015,2016拉回 最近2020才回到2014高點 代表台北市2014年到2020年只是打平
但是我講的是桃園、 台中、新竹、台南、高雄房價指數 2014也是高點 2015,2016拉回 但在2017年就創新高了 2020又比2017 高10%,這個都查的到

所以事實上2017年投資桃園、台中、新竹、台南、高雄房地產的是真的有賺到錢 且已經賺10%了
實際上 你最近到這些地方看房子 會發現 確實房價早已超過2014年高點 至少10%


但是版上有許多人身價上億 超過5000萬 那另當別論 因為光靠股利就領不完 要種花、2330倒也不可能
上億資產放股票當然比較穩, 上億資產放房地產 萬一跟阿B一樣過度槓桿 遇到房市回檔 就不妙了
但是房地產確實是窮人翻身的方法
如果你只有500萬 你可操作2000萬的房產 收租金 銀行本金利息 繳的過去 撐過20年
2000萬就是你的 而且台灣房市每20年就翻倍 所以20年後 可能是4000萬
但是你拿500萬去買股票 只能配30萬股息 只能養活自己 很難變成4000萬 除非你買到飆股 而且你打死不賣
但是這違反人性 一般人做不到 通常賺一倍 就睡不著 這支股票賺一倍 下次 或 下下次 就踩到雷
可怕的是人性遇到股票採到雷 有些忍耐度極高的人 會死抱不放 就算跌到剩1/8
漲的時候抱不住 跌的時候 抱得比甚麼都緊 這也是人性

股票跟房地產最大的不同 是股票 可能踩到地雷
但是房市 好像沒地雷? 核四嗎 ? 還是你買了隔天 旁邊規劃變墓地 ..... 那也認了...
把房子室內規畫成一格一格的塔位賣 說不定也是可以回本 甚至大賺..
william.tsai007 wrote:
股票跟房地產最大的不同 是股票 可能踩到地雷
但是房市 好像沒地雷?


所以投資都有賺賠,
不論房市、股市.........
都是「買漲不買跌」,
記住這句話就可以趨吉避凶了。

但不論漲勢、跌勢,
請看 長期的移動平均線

tany3472 wrote:
所以投資都有賺賠,不...(恕刪)


許久沒來這個版面了,
股市來到了近期的高點,
樓主目前的市值為何呢?
有沒有有新的更新分享呢?
william.tsai007 wrote:
你只有500萬 你可操作2000萬的房產 收租金 銀行本金利息 繳的過去 撐過20年
2000萬就是你的 而且台灣房市每20年就翻倍 所以20年後 可能是4000萬
但是你拿500萬去買股票 只能配30萬股息 只能養活自己 很難變成4000萬你講得沒錯 (恕刪)


坦白講,是在賭房價漲得快,還是股價漲得快。

投資股票大部分是可以自控的,但房價怎麼走很大一部分要看政策走向。
不過500萬到4000萬,要用幾年是關鍵,人生沒有幾個20年。

投入美股計畫資產能翻倍,
500萬-1000萬-2000萬-4000萬。
第一階段半年已完成,進入第二階段。二、三階段順利的話6-12年完成(年化報酬率24%-12%),不順利的話也許永遠都無法完成…假設第二階段也能完成,再來添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