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老是有人以為房價是只漲不跌的??

nettson wrote:
這個說法,小弟就不是...(恕刪)


你的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來這個版的確很少看到(幾乎沒有)看空的朋友說出房價"何時"是低點 ?
多半是說"等著看好了"房價"早晚"" 快要""遲早""就要""吹破"崩盤"大跌"了

張教授年初有建議先租1-2年再買 也說下跌盤整要3-5年
可是到目前還沒看到什麼下跌現象 反而景氣回升的利多不斷(國內外都有 美國股市也是創新高)

至未來是 V , U, W, L 型走勢 誰知道呢?
cashhung wrote:
我來這個版的確很少看到(幾乎沒有)看空的朋友說出房價"何時"是低點 ? ...(恕刪)


你大概沒有看過我寫的吧.

個人認為明年新成屋就可以看到微幅下挫,後年可以看到明顯降價.低點....無法預測.


cashhung wrote:
你的問題我也很好奇
我來這個版的確很少看到(幾乎沒有)看空的朋友說出房價"何時"是低點 ?
多半是說"等著看好了"房價"早晚"" 快要""遲早""就要""吹破"崩盤"大跌"了
張教授年初有建議先租1-2年再買 也說下跌盤整要3-5年
可是到目前還沒看到什麼下跌現象 反而景氣回升的利多不斷(國內外都有 美國股市也是創新高)
至未來是 V , U, W, L 型走勢 誰知道呢?


阿土伯有說過:『逆安怎這呢憨?唔管是做股票、 是做房產攏有週期起伏,

哪有親像小學生用尺畫直線,斜斜45°向上走永遠嘸咻睏?實在憨甲嘸法度!!』

連阿土伯都知道的事情還要跟你解說嗎?
房價是只漲不跌的原因是"通貨膨脹".換句話是現在1000元未來10-20年大概只值1/3吧!

吃過2元的麵包,5元的陽春麵,搭過5角的公車.

現在呢?同樣麵包要15元,陽春麵要30元,公車更別說了.

而房子基本上是計算物價用的元素之一,它其實沒有漲也沒有跌,只是反映"幣值"而已.
cashhung wrote:

張教授年初有建議先租1-2年再買 也說下跌盤整要3-5年
可是到目前還沒看到什麼下跌現象 反而景氣回升的利多不斷(國內外都有 美國股市也是創新高)


張金鶚:明年房價會明顯下修

2008-10-01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台灣房地產景氣動向調查,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較上季上升2分,但是象徵未來三季後景氣動向的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卻較第一季大幅下降2.96%。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明年房價會明顯下修。  

建研所所長何明錦表示,今年第二季房地產景氣對策訊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較第一季上升2分,燈號為黃藍燈,持續五季黃藍燈,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98.50,較第一季下降2.96%,呈現大幅變動狀態。  

景氣對策訊號上升 僅4月較好  面對景氣對策訊號呈現上升,張金鶚表示,第二季房地產景氣較第一季好,但就個別月分來看,其實只有四月比較好,五月開始走跌,六月則包括土地交易、建照使照申請、建物移轉買賣等都大幅下滑。  

張金鶚指出,第二季初期因總統大選結果所出現的短期反彈榮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過度預期逐漸回歸理性,及國際經濟與股市不佳,房地產市場將開始出現較明顯的下修調整。

  近7成業界看壞第3季市況  張金鶚表示,過去房市下修時間約五到七年,不過,隨著巿場透明度增加,下修時間會縮短,因此,預期這一波房巿下修時間為三至五年,由於去年巿場反轉以來,已下修一年,未來應還有二到四年的下修期。

  另在建研所於八月十日到三十一日間,針對包括建商、營造廠、仲介、代銷、金融機構等相關廠商進行的調查發現,業界對房巿前景相當沒有信心。預期第三季巿況轉壞的廠商高達六成九,展望第四季,廠商依然悲觀,認為房巿景氣將進一步轉壞者占六成六。  

張金鶚說,今年房市成交量明顯下滑,就量先價行來看,現在量的下跌已經發酵,價格下跌還沒出現。惟未來價格下跌與資金周轉有關,如果資金周轉成本低、下跌幅度慢;反之,價格下跌將變快。


-------------------------------------------------------------------------------------------------------------------------

依張教授的看法,從2007年始,這一波空頭修正時間,為期三到五年,那最快2010年,最慢2012年,房市就會見底,
到時將重新啟動一波房市的景氣循環.

時間波確定了,再來看修正的幅度,價格的變動,取決於整體環境的資金情勢,現今的資金情勢,應當不言可喻.

想買房的,應還有一兩年的餘裕,想賣房的,就看能不能支持到下一個房市多頭,如同景氣會循環,房市自不例外.

不可說 wrote:
吃過2元的麵包,5元的陽春麵,搭過5角的公車.

現在呢?同樣麵包要15元,陽春麵要30元,公車更別說了.


看來是前軰,我開始吃陽春麵時一碗12元,後來最貴時漲到45元
不過一個沒注意,陽春麵的價格又偷偷滑回一碗25元了
時空背景大不相同,高房價排擠效應之下,內銷如此不振,沒通縮就不錯了
我還在想下次要再去吃時,老闆娘不知還撐不撐得下去

我父母為了要等天母房價下跌等了30年(看到比房仲更瞭解天母的房價。)
結果從一坪25萬看到55萬!哈!最後還是買到明德站。


但是我覺得天母房價這幾年的漲幅很小(我是說中古屋)
比起其他區,算是很合理了...

我之前也打算看天母..但是考量未來性..
也放棄了...

20年內的華廈,我覺得內湖的開價已經超過天母了耶

我也為天母感到傷心..15年前,除了東區的sogo外
就屬天母商圈最熱鬧..假日滿滿都是人
現在去天母西路,假日路邊也很容易停車...

店面50%以上是招租中...

這15年時間對天母來說真是失落的15年...
1.增加之稅金之於房價之漲跌幅度應該只能算是小部分吧
2.此外文前提到不賣.後面又說要賣
大小房價差.本來就是一體兩面.你要你的房子漲.總不能要求同區段別人的房子跌吧
再者既然有人認為小屋換大屋是沒好處的.但相對的應該有人大屋者換小屋的.那不就賺到了?
最後應該沒有人買了房子時就打定一輩子不賣吧

最後說一下.小弟不是支持漲或不漲的那個

拿小弟家裡附近的房子來說好了
大家說開39萬不合理(實際成交大約32).
一堆人喊說哪有可能.偏離行情.騙人的啦.如果是這價位.寧可去買其他地方等等
可是事實就是擺在眼前賣了9成以上.總不能說買了這近百戶的人都是白癡或笨蛋吧
市場決定一切
當然小弟也是認為景氣真的不好
為啥房價還是不下來.但趨勢就是這樣...
只選適合跟需要的時間買進想要的房子.就對了


rinconj wrote:
那是錯的, 對自住的屋主, 房價漲有2個立即的大壞處, 而且除非要賣, 沒有好處
大壞處:
1。 稅隨著行情漲
2。 有需要換更大房子的,如果想買地段與各方面條件相當的更大房,
大小房價差在房價高時會比在房價低時高出不少

所以自住的房子在賣前, 房價漲完全沒有好處
不可說 wrote:
房價是只漲不跌的原因是"通貨膨脹"...(恕刪)



下面的圖是紐約時報上 Shiller 從 1890年到 2006 年追蹤 美國房價/累積通貨膨脹比,
美國目前的房價大概已經是 2006 年的腰斬,
也就是除掉通貨膨脹, 120年以來房價基本上不漲不跌,
歐洲也有類似 140年以上的長期房價/累積通貨膨脹比追蹤,
得到的結果也跟美國一樣: 除掉通貨膨脹的房價基本上不漲不跌





而相對于房價/累積通貨膨脹的不漲不跌,
美國1950以來的股票指數如 S&P500至今近 60年比累積通貨膨脹高了5倍

美國1950以來的股票指數如 S&P500至今近 60年比累積通貨膨脹高了5倍
這表示美國的產業投資管道所能夠得到的回收遠比房地產高多了,
所以投資人願意投資在實體產業而不是如老鼠會般的房地產, 也造就了美國的創新產業始終不斷煙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