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是認為每個人賺錢都有自己的用途,
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不可能與其他人一模一樣,
知道自己錢花在什麼地方,就夠了
我也老實說,因為家人身體上的宿疾,所以以前念書時我擁有學雜費減免的資格,
也因此我的確沒有花太多錢在每學期的學費上,不致於要動用到學貸,
再加上有些獎學金乏人申請運氣不錯被我矇到,研究所兼個助教騙吃騙吃,還算有存一點點錢
等到現在已經在社會工作幾年了,個人也很懶,股票也只是買了放著,
賣一些出去再把薪水及存款湊一湊,有了頭期款,加上利率也可以接受,
依家人的喜好買了在非大都市地方的透天,在中南部這裡,當時的價格六百多
把舊的住處賣掉一個月不用繳到兩萬塊,還算負擔得起
另外我剛好買在去年年初,如果再晚一點下手,
碰到通膨就不可能是當時那個價位了
這是我買房的歷程,但我知道不可能每個人都跟我一樣,
尤其現在物價與薪資真的不成比例,這已經不是會不會理財的問題了,
當人們面臨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有困難時,去比較幾歲買房子,
或者理財投資的成效,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個人積分:7分
文章編號:28543813

個人積分:32分
文章編號:28543944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