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耀...在新聞哇哇挖分享的房地產看法!!


towein701011 wrote:
胡說八道~表價是每年...(恕刪)


我同事作業員阿桑...20年錢買的房子現在可以賣快兩千萬


他自己都說要把房子賣掉然後辦退休
我同事阿桑是本來只有一間6年前隔B被法拍,他花200萬標了下來
結果去年突然被都更了........賠了兩間給他。
他現在把兩間賣掉應該有5000萬左右,一切都是命不用想太多。
而且炒作也好怎樣也好,現在就這個價了,除非你不要住或者那天換了
一個真的有心打房的政府,要不然不可能泡沬,因為有日本的教訓他們
一定會想辨法去擋的。
我要變瘦囧 wrote:
我同事作業員阿桑.....(恕刪)
用少子化當作期待房價下跌的理由是有點考慮不周全

1. 時代上個人生活需求面積的不同 :
台北市第一個國民住宅叫做南機場公寓, 主要三種格局, 8坪, 10坪, 12坪, 有幾戶例外超過13坪, 但限制需要家戶人口超過六人以上申購
台北市第一個政府興建的眷村叫做四四南村, 分別為5坪, 8坪, 和10坪, 大坪數的多禮讓給三代同堂, 家戶人數多的家庭優先,
以現在的狀況來說, 我記得有一份報告, 現在的家庭成員使用面積, 建築業認為基本舒適生活是大約十坪, 但是因為房價考量, 台北市的最後的結果大約是每人6坪, 對比於30年前, 南機場國宅興建的時候, 內政部做出來的規劃 (一個人大約兩坪)就已經是成長了三倍,

2.社會上的家庭組成變化
東京在幾年前, 專門提供一人消費或者少人數家庭消費的便利商店的消費金額就已經超過了百貨公司, 所謂的一個人家庭, 或者兩個人家庭的家庭模式的數量也超過了以前傳統經建的四口之家, 或者五口之家, 不管在台北或者東京, 在有經濟能力的狀況下, 單身成年人多選擇搬離家庭, 另組成新的單身消費家庭, 在過去還可以看到的的叔伯同屋的狀況在現在的都會區已經很罕見, 反而出現更多的單身住家, 或者兩人住家, 實際的家戶成員平均數目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你可以想像, 如果10年前的家戶平均人口是4, 現在如果降到3.5, 在人口數不變的情況下, 表示房屋數量應該是多少, 如果這個數字降到2.5, 會需要多少房屋作為供給?

3. 人口更往都市集中
少子化的狀況是很清楚的, 但是人口往都市化集中的狀況則更明顯, 而且因為少子化和稅基減少造成未來政府財源短缺下, 政府都必須很誠實的在政策上面讓人口盡量往都市集中, 在資源集中下讓財政支出發揮最大效益, 人口往都市集中化配合少子化之後, 都會區的房價未必下跌, 但是非都會區的房價肯定成為一攤死水



kkfuture wrote:
to gn00524...(恕刪)


少子化會影響房價,但那也是一、二十年後的事情,
就目前來看,少子化搞不好也是推升房價的理由。
舉例而言,
小弟的長官這幾年來,
陸陸續續幫他的三個小孩在台北市一人買一層房子,
因為他認為以後小朋友很難靠自己的能力買房子,
所以趁現在有能力先幫他們買好。

這是特例還是通例?大家參考參考。



Nelson5 wrote:
用少子化當作期待房價...(恕刪)




我的看法跟你不一樣喔...我爸有一間房..我自己也買一間房..我兒子已經有兩間房..

妳說單一個人組成家庭...我認同..兩個人組成家庭我也認同...妳的想法是戶數的總和

別忘了日本也是走少子化....房價還不是死了二十年...其實我想表達的是

<很多人說台北市不會跌..我認同..還有人拿一張房價走勢圖分析二十年來北市房價走勢圖>

我在46樓有分享那一張圖..看多頭的人會認為房價最差只是平盤..但我的看法是當房價走平時

那就是一種下跌了...因為你的房子正在折舊...除非你撐過那十年二十年...重點二十年

後誰來接手支撐台灣的房價..如果都沒有那我可以跟你說台灣的房市就會走向日本化......

還記得之前的日本..少子化 老年化 派潛員工..妳看看現在的台灣是不是都在走這一條路

記住只要台北市的新建案賣不上去...那就是你的房子開始折舊了...

除非開放新的外來人口創造需求...否則無解..金融商品講白一點就是供給和需求罷了

妳們認為台北市會跌20%嗎??我認為不可能啦...想都別想..

但只要大部分的新建案都開始推不上去....就是折舊的開始...(豪宅例外)我認為豪宅始終會

往上推就像有錢人開雙b一樣...她們視金錢如大便吧









1. 時代上個人生活需求面積的不同 :
2.社會上的家庭組成變化
3. 人口更往都市集中

忍不著想要給你一個讚!
全世界的國家發展趨勢同理可證~
非常精闢的見解,非常客觀的數據!

kkfuture wrote:
不知道有人那一天有看...(恕刪)


房產不泡沫(崩盤)只是加速年輕人往外出走的一大助力

當一個國家只剩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老揮訝

房子誰來接手 出不去的回鄉下不生也買不起

有能力出走的不回來

那這個國家還剩什麼?

kkfuture wrote:
不知道有人那一天有看...(恕刪)


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他寧願不賣也不會降價出售!

除非遷都到高雄~台北房價才會崩盤~不然想都別想!

kkfuture wrote:
不知道有人那一天有看...(恕刪)

那集後面一些我也有看~他說得很多都相當受用
尤其是分析台灣未來20年的走向
還滿精闢的~~~

柯拿米 wrote:
回應一下房價的看法h...

也就是土地成本假設一坪10萬,成1000坪土地是1億,分攤在原容積2250坪時每坪成本是4.44萬,但容積獎勵卻變成2.96萬,相差了66%的土地成本!!!
(恕刪)


住三不只蓋這些,上述的都是實坪,還要乘上1.65的公設係數,也就是公設是外加算在權狀內,建商與地主賺更多!

以前雨遮也算權狀內,市中心照樣算一坪100萬~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