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訴您 , 房市的真實現況 *** 好好想想 , 別被唬爛的人騙了


et888 wrote:
----------...(恕刪)


ZZZZZZZZZZ..

如果再往上到5000~6000

個人覺得台北不太適合人居住...

我想台北應該是全世界最精華地段,得天獨厚,地靈人傑,所以20年後漲幅

有人可以預測到如此,若真如此,索羅斯 巴菲特 應該近期會過來大投資房地產

還是南部人~~務實多了,脹氣的人不多。


講得好像南部人不會北上買房一樣...
小時候在復旦橋旁邊的香蕉園練腳踏車,摀著鼻子走過現在大安路/市民大道口
(以前那邊是資源回收的地方,大安路還沒通)
柳公圳還沒加蓋,我從我家就可以看到樓下的大水溝

當時我以為台北市只有兩個地區,一個是西門町+火車站,另一個是復興南路到敦化南路

小時候,我看著無殼蝸牛在我家樓下躺在馬路上睡覺(那晚我也下去湊熱鬧)
我當時以為房價已經超級無敵貴了(忠孝東路四段面大馬路)

跟現在比起來,我覺得...還真便宜啊...

我不認為房價會繼續上漲個十幾倍,現在台灣的經濟成長力不足以支撐那樣的漲幅力道
但是我也不認為房價會腰斬(尤其是市中心)。

如果說平均房價會下跌個 1~3 成,我覺得長期來看很合理。房地產本來就有循環景氣。
有跌有漲非常正常。
但是那是『平均』,而不是『局部區域』。
局部區域下跌個1成,周邊大跌 4成以上,這種情況不是沒發生過。

版上看多看跌我都覺得合理,這種事情跟賭期貨留倉一樣。

不過用一堆誇張數據來表達自己觀點的,我是覺得太扯了
(包括什麼漲十幾倍的,還有什麼會跌到兩三成的... )
如果幾年後沒到那個數據,這幾位代表性的嘴砲達人基本上也不用負法律責任。

有住房需求的,當然可以等一等,選前買房,真的是賭博...
沒人可以跟你說怎樣選擇最好。

選擇區域,根據自己口袋深度,決定要不要買房,如此而已。
jiang0214 wrote:
奇怪為何大家一直相信...(恕刪)


奇怪,人口趨緩不就代表可能往下的前兆嗎?
房價泡泡的每階段都需要大部份真正自住型的人去接最後一手,不然怎有資金再往上
最怕是炒房炒到最後變成一堆銀行呆帳,銀行呆帳誰吸收?不要又是納稅人......
再來是,以前人買不起一坪50~100萬的房子,現在的年輕人因為通膨幣值的提升,
所以就買的起這些房子?
等口袋深的來推升房價?世界這麼大,口袋深的為什一定要在台北炒?我不懂.
在世界各地,台北的屋價/租金比已經是名列前茅(其實就我所知沒有比台北高的,有知道得請指教)
如果兩千萬的公寓漲到四千萬,租金也有機會從三萬拉到六萬嗎,這是不可能的
和房價比起來,租金比較能夠反映住在這個地段該有的代價
就算政府再怎麼照顧有錢人,拉大貧富差距,付得起六萬房租的人數還是頂不住市場
或者,他們早就跑去住台北縣了

再者 四千萬的房貸,年收150萬的家庭撐得起嗎?
我不相信台北市房價會再繼續上漲多少,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接近誇張的地步了
"過去到現在漲四倍,所以可預期現在到未來漲兩倍"這種邏輯是錯誤的,除非幣值整整膨脹兩倍

gys700i wrote:
奇怪,人口趨緩不就代...(恕刪)


房子這幾年炒成這樣,跟政府政策方向有無責任與關係?
台北市房價飆高,是自由市場放任機制釀成?政府該不該出手管管?

台北市房子真的不是讓台灣人年青一代購買居住!(居住正義真的不存在了)

現在很多「外資」有計畫性地來收購台北市房子!政府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

阿陸開放自由行,陸資逐漸滲入台北市房子。(用人頭購買北市店面)

非黨政軍的有錢阿陸朋友 過來與我們房仲合作買房,漸進式與台灣年輕一代搶房!

已有陸客賞屋團存在,我們的行政首長 ,大有為提倡居住正義的總統知不知道?

brainman wrote:
房子這幾年炒...(恕刪)


引進陸資,活絡房市,刺激經濟發展

這是前一陣子政府主打的政績,你不知道嗎? XD

onesummer wrote:
改一下,薪水沒差那麼多
在台北市月薪 4 萬買 2000 萬的房子,
在高雄市月薪 3 萬買 500 萬的房子.

請問.. 你選那一個 ??...(恕刪)


我也來改一下:

在台北市容易找到月薪10萬的工作(南港經貿、內科還蠻多的,就看你進不進得去),買 2000 萬的房子,負擔頗重的

在高雄市不容易找到月薪10萬的工作,但月薪3萬找得到,買 500 萬的房子,看似負擔很輕

然而,等到退休時,2000萬漲到至少8000萬(30年,平均每年漲5%...拜託麵包、雞排都一直漲了,房子能不漲?)

就算還有1000萬貸款沒清償,還有7000萬淨值

賣掉之後,用現金500萬去高雄買房子(除了雙北市以外,房價幾乎都不會漲),還有6500萬可供花用

若是在高雄,500萬的房子最多還是500萬,但物價早已漲翻天,根本沒辦法安心退休

你要選哪個?


Ambroise wrote:
最近這幾年台北被三黃一劉炒作漲太多
前 2x 年並沒有漲那麼多
,某些唬爛的人說以後還會漲 17 倍,我只能說太超過了
(台灣經濟成長的黃金歲月都沒漲那麼多,以後更別談

所以現在接手的,幾乎就是炒房炒到的最高價)

)


是誰唬爛?

你真是住在台北市的人,你先講講你爸30年前多少錢買房子?現在又漲到多少錢?

平均每年輕微上漲10%,30年後就是17倍
平均每年幾乎沒漲而上漲5%,30年後就是4倍

麵包都能狂漲好幾倍了,房子為什麼不會?



現在景氣下滑,政府又打房
很多投資客已經套牢,急著抓交替投胎
(就像唬爛大今年才買松山,號稱賺一點點,難怪他焦慮,不過風險自負,不要拖別人下水)

,...(恕刪)


我為什麼需要焦急?

是你才需要焦急吧?

才買幾個月就已經賺了幾百萬,現在就轉手賣掉,扣掉仲介費,還是賺上百萬

你一年賺多少?
yunyunhome wrote:
然而,等到退休時,2000萬漲到至少8000萬(30年,平均每年漲5%...拜託麵包、雞排都一直漲了,房子能不漲?)...(恕刪)


虎大,這一次小弟不得不說一下您了~

全台物價有可能差異到數十倍嗎?一個麵包台北賣500,高雄卻只賣20,有可能嗎?

7-11的售價全台灣似乎是統一售價耶~

你去逢甲夜市買到的雞排應該跟士林買到的價錢也差不多吧~

請您回去再想過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