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房價改實坪計算會如何??


K573 wrote:
這話沒營養到極點,
...(恕刪)


這些話講的好. +100分.

邏輯觀念!!!
jeffhsia wrote:
在扯什麼呀?人家在說...(恕刪)

你要的確實是什麼??面積大小?圖?現場用貼出來告訴你?

要面積,以下不是我說的,是yahoo搜尋出現的,但我怕有板規的問題,
所以我用節錄的:

共同使用部分(公共設施)會另編建號,權利範圍用分子分母比例顯示,
一是小公(單棟共同使用,如電梯樓梯間......),一是大公(全社區共同使用,中庭警衛室地下室......)
權利範圍計算的方式是單戶主建物與全社區主建物總面積比.
如果有買車位的話,要注意是否有停車位編號,
有些建物第一次登記時沒有將停車位編號向地政事務所辦理登記,
那麼建物謄本上就不會出現車位編號地下O層OO 號的字樣,
這時住戶要依據警衛室的張貼公告的車位分管協議停放使用.
大概就是這樣.
只要將平方公尺換算成坪數,就可以和自己買的坪數比對一下是否正確.

出自:智邦不動產討論區 > 買賣心得 > 如何看懂建物登記謄本阿? > 第 1 頁
第二個回覆

看寫的不會懂,另一個真人說明,新莊地政事務所之第一次閱讀地籍謄本就上手(3/3)

要圖,你買了,不用客氣,跟賣你的人要,沒有,不用擔心,可以到各縣市政府
之建管單位(工務處建管課或工務局建管課,還沒有問櫃檯)可以申請到完工圖說,
不過,買新成屋的話,真的不用客氣,直接要。

圖上有尺寸、空間名稱等,如果看不懂圖,找人問。

現場用貼出來告訴你,這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我是不會貼啦,會帶客戶走一次。

那個新莊地政事務所的東西你先看,就可以先解決你車位有無重複買公設的問題。


說一個自身的例子:
我家實坪26,登記37,公設就是11,
車位呢??是 4坪 看一下以前的車位是幾坪,大約都是1X坪, 而且都是坡道平面的~
差在那? 以前車位是車位+車道+地下室樓梯+電梯+地下樓層不足車位的畸零地
我家車位是框框內的實際坪數,就是4坪,那你就要問,那其他的呢?沒錯,被
灌到公設去了,大家平分~
這時要問,有什麼差??
現在和以前的車位都是200萬來算,現在的人付了以前應包括的停車位公設,但登記裡卻沒有~

而現在整棟樓的人,卻要和有車位的人一起分擔公設,而不是算到已付的停車位費用裡,
這公設不是用車位價格下去均算每坪多少在算的,而是你買的坪數下去算的,你買的單坪越高,你就幫忙出的越多~

假設 地下一共4層,共200個車位,每個車位假設均分的話應該10坪,但卻登記4坪,那就少了6坪,6坪*200個車位就1200坪,每棟樓假設均價是30W 30*1200=36000
是的,建商從車位灌水在公設中就多賺了你們3.6億

有車位的人可能會發現,他付的車位有包括車道+..費用,買房子付的公設又被收了一次,但整棟每戶都有付,卻只有他們會下去停車的人,所以他們可能會算了...

有車位沒發現的人很幸運,他們不用良心不安,因為別人幫他們分擔了公設,

沒車位的人,則永遠也不知道,在他們所付的公設中,包括了永遠也不會下去使用的地下停車位和走道~

健身房、視聽室、游泳池,這些公設,每個住戶都可以,也會去使用,但地下停車場,是要沒車位的人下去幫忙逛車道賞車當巡田水的嗎??

這就是建商不敢用實坪下去計算,因為能灌水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他們怎麼會想斷了這肥水呢





taiwan2008 wrote:
如果台灣房價改實坪計...(恕刪)

NICE6822 wrote:
說一個自身的例子:
...(恕刪)


寫的好,加100分.

是與非,合法與非法,太模糊了,問題就是公設容易灌水,許多地方也不夠合理.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攤肥水.
jeffhsia wrote:
在扯什麼呀?人家在說...(恕刪)

再來說實坪計價,各位覺得黑暗的這個年代,怎要取的實坪計價的資訊,

算...不論是預售或實品屋,建商提出的數據是不能有誤差的,
預售有簽約書上面會有面積,有更改會多退少補,因此要退定,建商也不可拒絕←這是法律文件,
新成屋有權狀、謄本,裡面的記載請看上篇←這更是法律文件,有問題是可求償的。
面積位置是不能呼嚨灌水的,所以請不要像前面有質疑,建商給的是真是假。

怎麼算?
例如有個區域,有A、B、C三個建案,大小類似,廣告都是每坪20萬,

A.35坪公設33%,總價700萬,建物23.45坪(室內20.43坪、陽台2.42坪、雨遮0.6坪),公設11.55坪

B.40坪公設30%,總價800萬,建物28坪(室內24.25坪、陽台3坪、雨遮0.75坪),公設12坪

C.25坪公設34%,總價500萬,建物16.5坪(室內14.2坪、陽台2坪、雨遮0.3坪),公設8.5坪

如果要實坪計價的資訊情形,就把公設劃掉,覺得雨遮不公不義的話,也劃掉,不過要劃掉就都
劃掉,不要A劃B不劃,這樣就沒意義了,就會變成下面的情形。

A.22.85坪(室內20.43坪、陽台2.42坪),總價700萬,每坪30.635萬

B.27.25坪(室內24.25坪、陽台3坪),總價800萬,每坪29.358萬

C.16.2坪(室內14.2坪、陽台2坪),總價500萬,每坪30.864萬

這樣不就可以比較,不就是很清楚的實坪計價。

你第一次去看屋,銷售人員可能不會給你這麼詳細的資訊,要多去幾次,銷售小姐知道你有購屋的
意願,他就會給你上述的資訊,不願給也沒好理由,就可能有問題,那你還去買,就是自己的問題
,但是總坪數跟公設比是一開始就問的到,是確定的,用這2樣來算,會變成

A.23.45坪,總價700萬,每坪29.851萬

B.28坪,總價800萬,每坪28.571萬

C.16.5坪,總價500萬,每坪30.303萬

還是具有買屋的參考價值。

如果有其他變數如車位多少、含不含車位之類的,就在加入做表

這樣是不是實坪計價還有這麼大的差別嗎?公設有無灌水又能影響到什麼呢?
NICE6822 wrote:
說一個自身的例子:我...(恕刪)

以此作為一個〝為什麼這樣〞的可能解答:防空避難設施

這是我猜的,因為我沒這麼做過,在你說的情形,車位是專用使用權,因為該範圍還是防空避難設
施,必須開放給本社區、大樓、公寓,其他沒買車位的所有權人使用,所以車道及其他空間不能全
變成專用的公設,所以才會算到大公內。

停車空間如果是全部都算給有買車位的人,哪這些人可以主張出入管制,禁止沒買車位住戶的進入,
這時會跟防空避難設施的本意有所牴觸。

那現在的價錢跟以前的價錢一樣,登記坪數有差,就是你現在買的車位比以前貴2倍多而已。

luka1027 wrote:
我認為您的立場,跟我們這些反對者的立場是雞同鴉講,重點是"公設比是找工具炒作房價的起始點",而不是為了要"公平".

講那麼多,您對這點還不清楚,國外有很多很多社區大樓,有車位有公設,沒有什麼產權分不清楚的,車位自動會被登記住戶產權,公設自動被登記由社區所有,分配給各住戶,沒有所謂"公設無主產權",只有建商與政府在找理由炒作房價.

相信您也知道台灣充滿黑心的建商,搞建築的跟黑白道都脫不了關係,上市公司也很差,甚至更差,偷材料,偷設備,施工品質惡劣,偷公設,偷雨遮,很少有符合性價比的合理房,暴利房卻一堆.

台灣在地球唯一的公設遊戲真的這麼棒,這麼的公平,目的是為了公平正義?

如果您真的有良心,建議,多多去走走世界各國的社區建設,回來寫個報告,告訴自己什麼是合理,什麼對消費者最好,順便給我一份啊.... 去看看別人的建築法,容積率,材料,施工,公設...

有關移民,如果有能力,又沒有後顧之憂,誰想要留在這鬼島,早就移民了.
其它不談,光房地產就被政商與壞建商們弄的污煙障氣,而房地產是每個平民一生最重要的負擔與生活,其它物價根本不算什麼.

關於出去〝多多去走走世界各國的社區建設〞,如果有能力,又沒有後顧之憂,我也想啊!

至於寫不寫報告,要不要給你一份,就要看你能資助我多少錢來決定了,沒辦法,我也要生活養家,

你願意資助多少呢?

多多去走走世界各國←這要多少錢,還要了解社區建設,這是要花時間的耶,就更多錢了,打這出來就太嘴炮了吧!
Arch.Gabriel wrote:
從一開始吵雨遮、奢侈稅、實價登錄,現在又變成公設比才是萬惡的根源了?

能不能直接規定台北市房價一坪不能超過多少就好啊,這樣一直找理由要搞到哪時候,台灣沒其他的政策要管了嗎

不能,這是自由經濟,你有聽過哪個地方這樣規定的嗎?

如果房價這樣做,那車價可不可以?

從一開始的ABS、幾顆AIRBAG、TCS、倒車雷達,現在又變成多媒體影音系統、行車紀錄,
一直搞,搞的車價越來越高,以前1.6才賣50萬不到,現在1.5賣到快70萬,能不能只規定
1.6不能超過多少、2.0不能超過多少、3.0不能超過多少,台灣沒其他的政策要管了嗎??
能這樣嗎??可能共產才有辦法,北韓好像就是。

房價高不高,我覺得高,雙北我也買不下去,但是也不是只有雙北能住人,

週邊也有便宜的房子,因為最近都在基隆做,所以我以基隆為例,

有許多房價都是幾百萬的價格,我朋友之前買20年的中古屋,實坪25坪,3百多萬,
週邊生活機能一定沒有雙北方便,轉彎就有捷運大賣場,但,公車、交流道、大賣場(騎15分鐘的
車)、全聯小7全家,也是都有,還看的到青山。

缺點當然有,去台北上班不想擠火車,就要開車,走1高50分到建國,但7點半後會塞車,所以要6
點起,7點前出門,回來就還好,沒那麼塞;氣候夏天很乾熱(台北下雨這都不會下),冬天很潮濕(台
北晴天這天天下)。

就看你願不願意選擇,犧牲一些換得房價便宜。
忘了哪看到的..

問說醫生為什麼都要用英文(龍飛鳳舞)寫病歷開藥?就算寫英文能不能正楷?
有人答習慣有人答怕誤解有人說這樣才專業有人答這樣才不會影響病人情緒?
所以..外國病人很倒楣?因為他們都看得懂?
(還有官方行文 法院文告..胡適不就是提倡大家"講人話"?)

最近動念看房..真搞不懂有些公設30幾有些20幾,都不一樣..
賣房的都登權狀,為什麼不乾脆跟我說屋子有多大?
告訴我花了錢買多大自己居住空間..
我有眼睛..中庭泳池居住環境我會考量值不值
除非停車場公有出租,不然就灌到每坪價不就好了?

另外..雨遮算坪誰想的?這真是諾貝爾的人才啊!!..誰幫他報名下?




mavrick wrote:
不能,這是自由經濟,你有聽過哪個地方這樣規定的嗎?


呵呵,自由經濟?每個人都在談政府要如何出手才能打壓房價,然後你說這個叫自由經濟?

從雨遮、奢侈稅、實價登錄以來,鄉民的的目標一直就是只有一個:打壓房價,就算你把歐美的什麼交易制度都學全了,只要房價沒跌,你真的覺的鄉民就會滿意了嗎,去翻翻幾個月前說實價登錄多有效的文,再來看看現在馬上變成"公設比才是炒房的根源..."

除非你不知道有種東西叫"藉口",否則你應該很清楚的知道,鄉民的目地根本不是自由經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