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退休潮來了,台灣和過去將很不一樣!

lilice wrote:

觀念問題罷了..不想生便拿各種社會問

8房喔!
現在絕大部分一般人連3房的都買不起。這樣也好,人已經太多了。

empirepenguin wrote:
各國健康平均餘命 最...(恕刪)


翻來覆去不就是一句銀髮族商機?
聰明人的聰明錢早就在轉入
問題是沒一樣投資是受薪階級可達成的
說了也等於廢話
而且還一直重覆
empirepenguin wrote:
這樣也好,人已經太多了。


本身因為家族幾代都在台北市..長輩故鄉在此不願離開..我也只好留在台北市照顧他們
有些縣市人不多..但就台北市來說人實在太多..假如大家盡量往外移..盡量不要留在台北發展
購屋工作都走出台北市..便有機會可以有較大的生活空間~台北市賣一間小套房可去苗栗花蓮買透天
人太多的問題因為少子化趨勢可以逐漸改善..這樣大家未來都會生活的開心點
龍癡癡地著望著魔羯半响,手上抱得更緊,低聲道:「妳的臉紅得真好看……。」
豪哥大 wrote:翻來覆去不就是一句銀髮族商機?聰
這個您有注意到嗎?我再簡潔說一次。
兩岸的第一波嬰兒潮都由1951年開始。嚴重老化對中國的衝擊已經開始,比台灣早,因為台灣人比中國人健康,台灣的年金制度,安養、醫療的制度、設備、密度、分布、人員素質、、都比中國先進。

"健康平均餘命" 兩岸差幾年?前面有數據,仔細看看。

下為世界各國排名,沒有台灣。台灣排第30名左右。
http://www.photius.com/rankings/healthy_life_table2.html

北韓剛好排在中國前面,太令我意外,中國加油啊!
lilice wrote:

本身因為家族幾代都在台北市..長輩故

台北市集全台灣幾乎所有重要非工業,過度密集。解決方法只有從遷都做起,南韓已經做了,台灣呢?
empirepenguin wrote:
兩岸的第一波嬰兒潮都由1951年開始。嚴重老化對中國的衝擊已經開始,比台灣早,因為台灣人比中國人健康,台灣的醫療制度、設備、密度、分布、人員素質、、都比中國先進。
"健康平均餘命" 兩岸差幾年?前面有數據,仔細看看。
下為世界各國排名,沒有台灣。台灣排第30名左右。


以上四行字勉強算是"現況分析"

推論假設:
因人口老化產生銀髮族商機

付諸實行:
聰明人的聰明錢早就在轉入

效益確認:
?????沒有咧!!!

用TK管理的手法檢視一下就穿梆了
而且重點是只有現況分析
推論假設付諸實行跟效益確認都沒有任何數據支持這樣的說法
哪來的循環驗證?
呵呵!!!
管理學去學一下吧

豪哥大 wrote:
翻來覆去不就是一句銀髮族商機?

我四年前買一些醫療保健基金,前兩年還賠錢,最近翻漲了四成多、、

銀髮族食衣住行育樂,現在已經是兵家必爭戰場,投入的資金和從業的人員都很多,大學也有不少專業的學系。從台灣的電視廣告也可看出此趨勢,多焦鏡片、成人紙尿褲、銀養奶粉、保健食品、按摩椅、長照外傭人力、、、
豪哥大 wrote:

以上四行字勉強算是"現況分析"


Nursing house新建開工量這兩三年大增兩三倍,房地產很貴的,不是要蓋給蚊子住的。
empirepenguin wrote:
我四年前買一些醫療保健基金,前兩年還賠錢,最近翻漲了四成多、、

銀髮族食衣住行育樂,現在已經是兵家必爭戰場,投入的資金和從業的人員都很多,大學也有不少專業的學系。從台灣的電視廣告也可看出此趨勢,多焦鏡片、成人紙尿褲、銀養奶粉、保健食品、按摩椅、長照外傭人力、、、


不要再顧左右而言他了
這裡是"房市板"不是"投資版"
你談股票樓又要歪了
拿出數據說明一下銀髮商機在房市的效益在哪裡
又如何確認效益?
請提供實際可驗證的數據
豪哥大大大
Nursing house 也是居住用的房地產,很多行業都需要房地產。一般住宅只是房地產的一部分。不然你建議開個一般住宅板。

但是nursing house 也是居住用的,兩者是互相影響的,還是有關係的,必需一併討論。

每個人都可能用到nursing house ,台北市尤其是缺 ,私人沒地建,政府不快點建的話,會被罵死的。有些是很賺的產業,但有些是必需品,賺不賺錢都必需去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