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216W wrote:
為何美債利率一升就等...(恕刪)
如果你有100萬美金可以投資全世界的政府債券, 假設各國債風險值一樣下, 你會買殖利率2.5%的A國國債, 還是買殖利率只有1%的B國國債? 一定是買A國國債, 對其他資金也一樣會學你追逐較高利的, 那資金就會從B國國債撤出, 去買A國國債, 變成B國債價格下跌, A國債價格上升, 換言之就是B國債殖利率上升, A國債下降, 直到兩邊利率一樣, 所以當美債殖利率一直上升, 在還沒達到平衡前, 其他商品就是跟著升
類似這樣的觀念, 目前10年期美債被公認為風險最低的商品, 所以只要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價格下降), 資金就會開始流動, 因為最低風險的都降價了, 那其他較高風險的債券價格就不容易再維持原來價格, 價格自然會跟著下降, 就變成殖利率上升
CAPM模型闡述的概念說得很清楚
預期回報率 = 無風險回報率 + (風險)(商品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
現在大家大多認同把10年期美債視為無風險回報率, 所以公式變成
預期回報率 = 10年期美債回報率 + (風險)(商品回報率-10年期美債回報率)
所以當10年期美債回報率上升, 商品回報率就會跟著上升才有一樣的預期回報率, 如果沒跟著升, 等到低於10年期美債回報率時, 後項會變成負的, 反而讓預期回報率低於10年期美債回報率, 這是不合理的, 如果現實真的這麼走, 那鐵定會有大事發生, 如美國要倒債了, 或個別市場的特殊情況
====
(商品回報率>10年期美債回報率)是一個經驗通則, 個別市場可能會有特殊情況, 那就要依該市場狀況去修正, 這要先說好, 不然又有人要斷章取義來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