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都更的過程中, 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原本的持份有獨特性, 應該拿更多, 於是住在一樓認為應該比住在二樓的分得多, 住在三樓的認為四樓當初的房價就比較低, 為什麼分配條件一樣, 住在頂樓原本有增建的認為認定的方式應該是計算居住面積, 就算是同樣店面或者透天, 面對巷子路沖的也會被說成是三角窗店面, 面對後面死巷子原本開神壇也會說他是集市旺鋪..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是最好, 所以應該比其他人拿得多, 分配最好...這也就是往往都更, 重劃建設的時候, 真正務農的可能問題不多, 反而原本在這邊開工廠的, 做生意或者蓋豪華農舍的反對聲浪卻很大, 因為務農的條件是一致, 你家三分地, 我家兩甲地, 每單位面積作物收成差異不大, 但是我家兩甲地種菜, 你家三分地開工廠, 這個差異就很大了, 我兩甲地拿了補償, 配了其他地方的地, 可能我真的不用再務農, 但是你工廠就算拿了錢配了地, 可能還不夠你遷廠和尋求新的土地建廠..當然要反對
wychen57 wrote:
樓上有人說到一個重點...(恕刪)
徵收 10坪好了...如果市價徵收.政府要給 50萬...但徵收後.土地漲了.變成 10萬.所以要繳 90*10*20%萬的稅.所以地土不願意.....這還是算土地只漲二倍.像麥寮當年.一年漲 100倍.還好公告很便宜
再次強調這是或許.並不是實際資料...但有得利.不該繳稅嗎?四個人的正義.真的是這麼合理嗎?像我家.被政府拆過 3次.門口的路變大變直.以前血流成河<常車禍>.現在變很少了<今年還是台中第一名>.不過少了很多了.小小的犧牲現在不做.以後會更多人受害.
在下看過整條路的血.七孔出血的騎士.沒頭的騎士.聽過爆頭的聲音.沒上半身的騎士.警察過馬路造成連環車禍.現場所見<一天在家有多久>.相信我.車禍很可怕的.當年如果沒有那些拆遷.今年更多人車禍.今年車禍曾經回堵 20公里.社會更不方便.正義這東西是唯心.有時原以為最正義的一方.壓根子才是最泯滅人性的一群人
水手8501 wrote:
在政府高舉居住正義的旗幟之後,雖說房市這2年來似乎有止漲現象,很多專家學者網友鄉民也唱衰房市,不過價錢還是很高!很多人還是買不起房子!
所以,正義來了嗎?何時會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弄清楚「居住正義」的定義是甚麼?
如果從字面上來看,應該就是不管富人還是窮人,人人應該都要有房子住的權利
那麼,全國現在沒房子住的人有多少?我猜大概不到10萬吧。除了流民,應該人人都有房子住,即使房子不是你的,但你還是有地方住,可能是租來的,也可能是與長輩同住,總之就是有房子住。
既然都有房子住了,台灣還有「居住正義」的問題嗎?
答案是,有!
因為,台灣人認為租房子遜!也沒有正義!房子一定要是自己的!
因此,唯有全國都買得起房子才有「居住正義」!
全世界大概沒有一個民族像華人這樣愛買房買地,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害死很多人,也讓政府以人人買得起房子作為主要施政方向。
但是這樣真的對嗎??
我承認自己也是覺得房子要是自己的,才不想幫房東繳房貸,不過為了房子,犧牲很多生活品質,甚至必須住在(買在)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地點,「買房子」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嗎?!
台灣租金算是很便宜的,法令對租屋者也算友善,為何一定要買房子住呢?
而租房子好處非常多:
1)省下很多現金
2)可以比較自由選擇想住的區域(通常你想住的地方你都買不起,租可以吧)
3)不用考慮單身、結婚、生子、退休這類問題而去傷腦筋房子的格局、裝潢、地點、換屋這類問題
4)不用怕惡鄰局,不爽的話,就搬家
5)不用考慮裝潢浪費錢
6)住膩了大樓,隨時換透天住住
7)住膩市區,隨時換河邊景觀過過癮
8)還有很多...很多
所以,買房子對嗎?一定要買房子才有正義嗎?
如果你現在「有房子」住,即使不是你的,你需要這麼在意嗎?需要這麼生氣嗎?有形的「不動產財富」也許你比人家少,但你可能擁有別人沒有的「人生財富」!
(恕刪)
我支持樓主, 華人國家人口密集所以競爭大, 想要買住好房子就如同想進好學校一樣,
你需要比別人多一份努力。
有人說房屋是必需品, 但台灣不是沒有便宜的房子, 而是你想用便宜的金額買台北的房子
但你只有國中的能力你會去考台大嗎? 是不是就乖乖讀國中了。
有人想先進國家當例子, 但現實點就是, 你身在華人國家啊, 就算新加坡的公宅也不可能蓋在市中心。
香港,北京哪個地段便宜了?
有人再提北歐, 但現實點就是, 你只看到北歐光鮮的一面, 你去查一下他們的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