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全面房屋禁建十年 以救台灣水土


adan1689 wrote:
最近台北士林、北投一...(恕刪)


可洩洪區在關渡

跟北投士林科學園區還是有點距離.....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可洩洪區在關渡

跟北投士林科學園區還是有點距離........(恕刪)

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原本的地勢高度約海平面3~6公尺
開發時囤土墊高到海平面9公尺...
於是低於8米的地方先有狀況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apr/23/today-taipei4.htm北投區建民里長黃志立昨天表示,文林國小、中正高中校園都淹水,最深處估計三、四公尺,文林國小附設幼稚園兒童遊戲室,去年花上百萬元更新的設備全泡湯,信義樓地下室也成蓄水池,「幸好是週末,沒有上課,否則師生安全堪憂。」
水利處長黃治峯表示,兩校位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旁、磺溪畔的地勢最低點,新建文林抽水站十一月底完工啟用,抽排水量每秒十七.四立方公尺,可望改善窘況,建議校方先在一樓教室、地下室門口增設防水閘門應急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lyps28366052/6.0.htm
2010-06-24公視中晝新聞(徵地建科技園區 配宅28坪農民不滿)-台語版
在台北士林的承德路六段,有一片低漥的河灘地,即將開發成為科技園區。市府透過「區­段徵收」向農民收近八成的土地。農民賣地之後卻發現,開發計畫裡,規劃讓現有農民買的­市民住宅,一戶只有28坪,農民都沒選擇,引起他們的強烈不滿。
中正高中的學生踏出校門,進行戶外教學的現場,就是即將圍繞在校園外,號稱科技、人文­、水岸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在北投焚化爐的四周,過去因為一句防洪,禁建五六十年。現在的政府相信人定勝天,打算­填土六公尺,打造台北市內的第三座科技園區。
農民原本以為,可以放下鋤頭享受土地開發的利益,沒想到當初政府答應多給兩成拆遷補助­獎勵金,與兩萬元的房租補助,遲遲沒有下文。
更令他們搖頭的是,政府規劃配售的市民住宅,28坪三房兩廳的規劃,比他們租的三十年­舊公寓還要小、還要落伍,而且毫無選擇。
水田變建地,老農民的財富好像透過開發變得更巨大,然而現金落袋的同時,他們卻也得承­受買不起房子的苦頭。要繼續做這塊土地的主人,也只有單一的平民住宅可以選。老農民的­這筆好宅夢交易,究竟誰得利?"
選。老農民的­這筆好宅夢交易,究竟誰得利?
台灣的地理條件本來就不好,菲律賓板塊下沈到歐亞板塊,拱起台灣島,
島本身是年輕的海岸沈積帶隆起,沈積片岩為主,異常脆弱。
大雨導致山崩土石流是造成平原的主要力量,在沒有人的時代是好的。
這股力量會一直持續,「所謂的災害」會一直發上,根本沒有根治的可能。
唯一的辦法是盡量避開地質脆弱地帶,才能比較安全。

請你看清楚在回答

就算沒有人為開發
山上還是會自然崩塌
平地洪水四處的蔓延

你看到的新聞,只拍到人居住的地方。沒拍到的地方呢?
最簡單的來說地震後土壤鬆動,如果遇到大雨會如何?有人為開發嗎?
你知道沖積平原嗎?

louissvs wrote:
確定山崩是天災?
IMO, 應該是人禍的因素比較重.
農夫亂砍樹木, 改種高經濟農作物, 譬如檳榔.....
難怪會有土石流. 自作自受怨不得誰.


louissvs wrote:
二十年來房地產過度炒作,離奇荒誕,財團官、商、民意代表勾結,聯合炒作,房屋價錢愈貴,房屋愈建愈高愈多,破壞水土愈嚴重,毀損大地愈凶!
不僅破壞環保,更破壞土地排水功能。每遇颱風、大雨、豪雨必發生相當嚴重災難!
廣大人民遭受冤業、受災受難!


你以為台灣淹水是這20年來才有的?
你以為20年前山明水秀,好個自然風光?
你該不會只有19歲吧!

你以為不開發就不會淹水?
你以為亞馬遜熱帶雨林已經開發過度所以年年淹水?

淹水是自然界最自然的事,
因為淹水很多生物才生生不息,
不淹水才是人類開發的結果,
要不淹水,那是與天爭地.

100mm/hr 雨量連下個4小時我看哪裡會不淹水?
JIN DER LAND OFFICE

louissvs wrote:
收到朋友轉寄, 還滿...(恕刪)


我看住在某些地方乾脆不要買房了
反正都會沉...
買船比較實在...
港口停泊費比土地增值稅便宜多了
10年..........
為什麼不是15年??? 20年 ??? 或是 100年???

還是喊個爽的!!!!
一百多萬戶的空屋先消化的掉再說吧!還禁建咧........
louissvs wrote:
收到朋友轉寄, 還滿...(恕刪)


文才哥是01的轉貼禪師

從小書本就教 : 大禹治水重疏導不重圍堵 !
現在要把原本讓雨水透過泥土滲透到地底下的土地,蓋成不透水的水泥地
大雨一來雨水滲不進去水泥地,自然往低漥地區流,當然就變水災啦
我覺得現在各地方政府搶蓋 " 科學園區 " 根本不是供給需求面,完全是短視的財政操作(政府缺錢)
甚至是人謀不臧的土地炒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