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最慘的應該不是買不起房的人,而是剛買房的人

是喔
我最近買了一間兩房
以當地租金行情租出去的話
投報率over 7% 喔
我覺得房價高居然讓許多人心眼變得很壞,
真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

房價漲的時候,有房的也不會認為沒房的應該去死還怎樣,
買不買房只是個人選擇罷了,這裡就一堆看空房地產的詛咒
有房的被法拍,跳樓,發生大地震,洪水,金融風暴....

也許現在買房是高點,但有需求能力夠,買了又不會怎樣,
怎麼會變成可憐一族?莫名其妙!

看現在房價跟成交量就知道,要漲根本很難,問題是你知道
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那現在買的自然有其個人考量,也許
現在買的才是先知也說不定哩!

看空看多自己決定就好,別一天到晚咒天怨地,把整個社會
搞得烏烟瘴氣!

我同意樓主說的"現階段"的說法
但是我覺得最後說法是很聳動的
房地產 = 負債 = 奴隸

如果樓主有房而且已經被壓得喘不氣來了
有許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
如果樓主有房貸款只剩下100萬不到
那這篇文章只是無病呻吟而已
如果樓主沒有房
卻有這樣的看法
我就要提一下無殼蝸牛運動在1989年
房市空頭從1995年一直持續10年左右
這次的巢運出現了89年的無殼蝸牛
那他們出了什麼事為何這次巢運來還參加

我的分析是在大空頭的時候
1.他們有著租比買更省錢的想法(比較短視??)
2.他們認為房價還會繼續下跌現在不是買房時機(等了10年都不適合??)

當新一波房市景氣回升時發覺之前在家附近便宜又看不上眼的房子
漲到連自己都買不起了
這時候又跟巢運的人士一起出來怒吼高房價買不起

我一直沒辦法理解
有人在提倡要租房一輩子
這樣當你年紀大的時候必須要跟子女及其眷屬住一起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房
如果要搬出去再租自己就要負擔房子的租金
另外一般房東不太喜歡租給退休老人(怕有意外影響到房價)
所以最好再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在準備一大筆的退休金能夠供到自己回老家為止

老人在社會上是很弱勢的
如果連自己的房都沒有遭遇會更慘的
除非你有個非常的孝順子女以及他的另一半能可以在一個屋簷下一起生活
但我周遭看到的經驗都是要看子女臉色
經濟好一點的分層住
糟一點的就被趕到房間內
如果自己有骨氣就到老人之家住
但如果你存到了一大筆退休金那就另當別論




現階段買車最好,

因為現在的氛圍,都不會有人來酸要先買房

Axe0123_Tsai wrote:
我同意樓主說的"現階...(恕刪)


很多人會拿「老了就要有房」回應
剛好看到其他樓大大對老人有房無房的回覆
引用如下:

更多的人是在房價中高點時
父母支助頭期款下、揹了不少房貸,拚下去買房
住在一個10幾20坪的…籠,還得每月薪水先扣掉幾分之幾的房貸。

然後覺得沒買房的是不努力,常出國玩的是不會想。
然後對著沒買房的說,以後老了租不到房子看怎辦。
最後可能發生的劇情是…
老了房子讓子女住了,然後被"送"進養老院。
只能對著隔床沒買房的室友說:
看吧…年輕不買房,老了就是沒人敢租你房…

以上.............未免也太寫實了!

金錢有限、慾望無窮,人生有幾個十年?
至於成為房奴,奉獻自己的血汗錢給投資客、建商、仲介?
搞差自己的生活品質,成就他們的生活?
台中委售爆量,說明現階段手上物件賣不出去又想賣的一堆
現在該急的不是沒房的,而是想賣房的

說到多方的痛處,難怪那麼多人出來跳腳
給樓主一個讚!
xyz1348 wrote:
現階段,最慘的應該不...(恕刪)


這只是其實想買房但買不起房的取暖文而已。

搞不懂這個議題到底有甚麼好爭論的?類似這種討論一再拿出來講,是想證明甚麼?想買房卻買不起的悲哀?

買不買房只是個人的選擇,有人有能力買房,買不起或只想租房一輩子的人也沒必要去酸有能力買房的人,

自己的問題都沒檢討,只會怨天怨地怨社會,

還有,不是每個買房的人都是奴隸,照樣可以吃喝玩樂出國玩,

你做不到,請捫心自問,你努力過甚麼?

為了高度生活品質一輩子租房子,也沒甚麼不對,個人價值觀問題而已。

莫再凡 wrote:
很多人會拿「老了就要...(恕刪)


我不懂買了房就無法消費無法出國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我自己有一套自住的房子
我每年還是會去玩個兩趟
今年春天去了趟青海走了一趟絲路花了13天
預計年底還要去哈爾濱去看冰雪節

如果的房貸佔了總收入的60%
當然會過得很苦
問題是沒人逼你去買動輒上千萬的房子
然後再逼死自己
買房是量力而為
但現在很多人卻是眼高手低
低價的看不起
高價的買不起
每天哀怨房價高
祈禱快崩盤

板上租房的家庭是否人人因為財務自主
而存到了2~300W的現金
就等的房價下跌準備去買
還是戶頭現在連100W的存款都沒有
如果是後者我就能理解為什麼有這麼偏頗的看法


版主說的有些也是事實

別老動不動就攻擊別人是取暖文

不喜歡台灣炒房惡劣環境的就一定是窮酸鬼嗎???

我也不喜歡台灣這幾年投資客的做為,騙來騙去的,胡亂拉高房價

有些比較困苦的人的確也是背得很辛苦,我親眼見到的,整個沒生活品質也影響親戚朋友

但我也是有房呀,而且35歲時就都付清了

針對現象討論嘛,何必人身攻擊呢,

版主有沒房是版主的事情,論點是否有討論到現在房產弊端就好了吧。


更何況,動不動就用【夠不夠能力】購屋來分魯蛇或勝利者,太過資本主義化

有人還沒畢業家中就有重病者或父母債務,又怎能因為沒比某些人成功就被歸於活該、不努力

房地產制度原本政府就要設計讓全民有住的正義,否則國父的民生理論乾脆丟了,只讓適者生存吧。
肯, 56樓你怎麼回的這中肯.

的確,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方式, 不一定要1與0靠邊走,
有人一直買屋(高級官員手上都馬有個土地與3~5間以上的房, 這些人會修法砸自己腳?)
有人一輩子租屋(有財富分配自由),

無論如何, 活的快樂最重要,
一輩子才多長多短, 沒有這麼神可以買高賣低(如果這麼厲害去操作循環周期短股票就好啦)
最可憐的, 我認為是違背自己內心需求的人, 然後一群內心缺一塊的人互相取暖忽視現實.

若沒房的但內心渴望買房, 建議還是想辦法提升自己努力存錢不然房價真緩跌下來你還是會出手怕怕的喔.
maxkingella wrote:








一個月花7萬租房然後等下跌,你鄰居真的是個超級大奇耙
不會整7期只有一個這樣的鄰居吧!?
曾經在秋紅谷看那一堆豪宅從黃昏到黑夜,許多棟都是幾乎沒啥亮燈的~何解?
難不成有錢人繳的起7萬房租繳不起電費?...(恕刪)



大大您好(to:sinbowei)

1、在七期 一個月七萬不算貴 十來萬的也很多 兩三萬的也有 重點是地段和坪數

您想 新市政中心(正七期)和 林新醫院旁(也在七期)或南屯公園旁 (七期的尾端)租金會一樣嗎?

一樣在正七期 北五路的聯聚(大坪數)和河南路的港洲101(小套房)或北一路的興富發市政交響曲(小坪數)會一樣嗎?

2、點燈的問題 這是一般人的問題 (to:maxkinjella)

以為沒燈就沒人 非也 非也!!!

首先 七期的房子 坪數都很大 很多是一層兩戶或一層一戶 試想 如果您住透天 當回到家時 您會把一樓到四樓的燈全部打開嗎?應該不會吧!

所以 常常看到七期大樓電燈是暗的 是因為他只在其中一個房間 (此房間亦有可能在內側)而其他的房間沒人 當然是暗的

再來 住七期的人 有很多是擁有多戶的 投資 置產都有 因此就有很多閒置的房子 只能説 這些人真的有錢 沒差管理費 哩哩扣扣的費用 (再説 想省電費?光是這些哩哩扣扣的費用遠大於電費)這不代表他想賣 他只是把他當理財商品擺著

To: majusty66666
至於我的鄰居非屋主的弟弟或朋友(原屋主我認識)他就是出這個價 不是來拉抬價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