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我 你為什麼不考慮租房?? 租房明明超划算.....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相去不遠啊~不然咧?...(恕刪)


以你的算法我目前房子租金只值6000多

但6000多只夠租我以前住的一間雙人套房

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雷小炫 wrote:
搬家1次1萬怎麼來的?

找合適的房子不用花時間?去看房子不用花時間?

搬家整理東西不用花時間?別說你都給搬家公司弄

重新擺設不用花時間?適應周邊環境不用花時間?

要是學區換了要幫小孩轉學不用花時間?小孩去新的學校上課適應環境不用花時間?

還有太多太多你根本不知道的東西

如果租屋真的這麼好,你當大家都白癡不租屋..(恕刪)


搬家公司 一車次 就是3000多啊
算你三車次 不過分吧


找房子 很快阿 現在這麼方便
重新擺設 適應周邊 現在人 不會是問題吧? 很簡單的事情

歐美日 租屋就很多人租屋 他們不是白痴吧

我家附近很多老外租屋 我想他們也不是白癡吧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這觀念 我不是很理解


租來的的房 也能鑽洞 也能佈置傢具
也能貼東西
學區也能固定吧

買東西為何不自由?

租來的也是"家" 也可以有很踏實的感覺阿



一定要買房 的觀念到底是卡在哪?


就我在台北和高雄還有屏東租房子快10年的經驗,房東都不希望我鑽洞,傢俱還有大型電器也不敢買太好的.因為很不穩定,房東那一天不想租了就要搬,而找家搬家都很累,如果你有自己的家庭就更能理解這件事.

有人喜歡遊牧,有人喜歡穩定.

還有一點,"所得稅"
房租很多房東是不希望你報在稅上的.
所以你會平白要多繳錢出去.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這不是提倡問題這是精...(恕刪)


人在決定買不買房本來就不是一件用科學,用會計來決定要或不要的。
非要狹隘用“計算”“科學”來討論一件原本就不科學的事情。
用錯工具,還期望得到什麼正確的答案嗎。
人生不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chihyu2011 wrote:
因為在台灣, 人口稠密, 房屋土地是"資產", 非消耗品
老房地段好或是政策因素(公設比低)
往往過了十幾年賣, 價格並沒有減損, 甚至增值
也就是這十幾年的住房成本幾乎為零
加上台灣已經薪資凍漲了十幾年
咬牙買房等於"免費"租屋
造成"租"不如"買", 別幫人家付貸款的普遍想法
另外有土斯有財的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只要稍有能力
買房往往是選擇投資項目的優先選項
不過隨著人口負成長, 經濟發展減緩
房產需求應該也會同步降溫
需求降價格就撐不起來
如果有天房產如汽車般地隨年限減損
"租"就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項


土地是資產,房屋是負債,因為房屋不可能永遠存在,是消耗品。

以現今的房地產價格,租金只能幫助屋主付擔部分貸款利息,

絕對不可能去幫屋主支付到本金部分,所以才會說現在租比買更有利。

在台北市買一間30坪的新成屋大約3,000萬來計算,

如果以月租金30,000月租50年,大約會付出1,800萬元,

基本上...50年後你沒有房子,但你省了至少1,200萬的支出,

省下來的1,200萬,可以讓你住貴族養老院,住到死。

再來...上面說的3,000萬是完全不貸款的,

如果你再加上貸款利息,貸款7成20年最少你的總支出會高達4,000萬。

如果一次簽個5年約10年約要裝潢應該不難吧,只是房東願不願意而已。

但是租屋總是覺得少了啥!

敢決問題而已,不然這社會上那麼多魯蛇不差我一個!
略懂!啥都略懂!

samt1934 wrote:
人在決定買不買房本來...(恕刪)



不對吧

科學 是目前 人類最驕傲的學術

現在人類的文明 都是科學建立起來的

電視 手機 蓋房子 銀行 電腦軟硬體 網路 軍事


科學當然是王道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現在探討的是

為什麼會有 這種觀念

而不是討論 你覺得怎樣 我覺得怎樣

重點是 五子登科 租房不穩定 這些觀念怎麼建立 ??


就如上面說 無後不孝
你可以說 這觀念每個人不同

問題是 我現在討論的點在於 這觀念怎麼來的

因為用 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
沒生小孩 跟孝順 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邏輯上而言(借一下您愛用的詞)
若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只願意用自己的角度思考
完全不能夠接受其他人針對同一件事情有另一種思考角度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探討]下去了


本文主題:請告訴我 你為什麼不考慮租房?? 租房明明超划算.....

很多不考慮租房的人都有提出自己的想法
卻看到您一一的反駁....
是想要證明什麼呢?
買房的比租房的傻嗎?然後呢?
還不是他買他的房,你租你的屋.....
邏輯?科學??

chiayingcool wrote:
以你的算法我目前房子...(恕刪)


現在的 房價租金比 不就是 60年?


買房出租的 投資報酬率大約 1.5% 上下頂多2%-3%
店面 住宅 商辦 都差不多
記得我剛到台北來的時候,聽到套房租金要6、7千,覺得真的有夠他x的貴
因為我在南部念書時,套房3000就有了,一個月25k的薪水,根本捨不得自己一個租套房,還要找人合租
不過那些是過去的事了

對企業或公司來講,房租是成本,成本會被加進商品裡,可以賺得回來,也可以說是生財工具
對一般的人而言,房租只是一項開銷,不止不會回收,而且是固定每個月要支出的開銷

雖然房貸的利息也是一項開銷,但卻有回收的機會,或許很多人會說,房價會下跌
那就要看你的智慧跟選擇

如果你一個月都必需花一萬在居住上
一種是付房租,一種是付利息,
一個是 百分之兩萬 不會有機會回收
一個是有 50% 的機會 可以回收 (就算機率不到50%,但總是有機會)
你要選哪一個?

-----------------以上是一種觀點跟立場

換另外一種想法
我租房子花1萬/月
買房子花2萬/月 (其中1萬利息 1萬本金)

所以我花掉拿不回來的部份都是1萬 ,
買房子的話,多繳1萬本金,將來也是自己的,就當作是強迫自己儲蓄
都同樣花掉1萬拿不回來, 但租房子
1.沒有歸屬感
2.不能任意裝潢
3.不敢輕易買大型家具家電怕增加搬家負擔跟花費

雖然有機動性較佳的優點,可以隨著工作地點跑、遇到不好的鄰居隨時搬

但是相較之下,我還是想買房子
因為租的房子永遠弄不舒適,鄰居的部份也可以透過挑選建商、地點…等儘量避免
老舊房子的居民素質差雖然非絕對,但是機率比是比較高,且也要看區域,
你光是聽 萬華、林森北的舊公寓 和 文山區的舊公寓相比,不用我講,心裡就有數了

再來是要看建築於本身的品質,房子隔音好壞 建商評價,都是可以自己好好選擇的部份

想一下租房子的優缺點,其實租房子終歸是暫時的,不是長久之計,感覺像個浮萍
或許有人就是喜歡當浮萍,但有人就是想要落地生根

其實你如果喜歡租房子,租房子的優點在你心裡就會放大,缺點就會縮小
大家是可以交換想法跟心得,但怎麼選就看自己了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看了德國那篇有些地區...(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