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步大略估算 - 如有錯誤請指正

台北自用型(非)豪宅:
房屋依實價評定課稅調高2~3倍
=房價(調高2~3倍)*1.2%稅率
=房屋稅最高比原來多3倍

台北自用型豪宅(8000萬以上):
房價實價評定調高2~3倍+
豪宅稅依原本1.2%稅率調高1.2~3.2倍
= 房價(最高3倍)*3.2倍豪宅稅
=房屋稅最高比原來多9.6倍

台北(非)自用型豪宅(第4戶8000萬以上)
房價實價評定調高2~3倍+
豪宅稅依原本1.2%稅率調高1.2~3.2倍+
囤房稅最高3.6%(1.2%的3倍)
=3倍房價*3.2倍豪宅稅*3倍囤房稅
=房屋稅最高比原來多28.8倍


1.豪宅的房屋稅(持有稅),依量能課稅原則(自用型豪宅稅及囤房稅的課徵),似乎遠遠超過比例原則,有侵害人民財產權疑慮.
2.炒房的主要手段是在交屋前轉單,並非長期持有,且主力商品並非這些8000萬以上豪宅-打擊對象嚴重錯誤,且會造成炒房資金繼續流竄到非豪宅商品跟區域.
3.一般老百性的自住稅率即便還是維持1.2%,但實際上要繳稅金會比以往多很多,房屋持有成本墊高,往後交易時除非虧錢賣,不然房價反而升高.
4.銀行不良債權可以想見倍數成長,台灣經濟危怡!



birdman1522 wrote:
無知一問市井小民買房...(恕刪)

denis26 wrote:
Big picture就是在買賣房子時 新的Assessed Value就是成交價. 你就別提那些特殊例子了.

Big picture就是在你八百萬買了間房 就用八百萬當Assessed Value來課稅..(恕刪)


沒錯~
房價飆漲時買的
Assessed Value就是市價

如果是很久以前買的都自住沒脫手
這樣Assessed Value才會與市價有差距~
我美國家持有20年了
漲了三倍
但稅沒交很多~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denis26 wrote:
Big pictur...(恕刪)


實際上錯的是你 可參考以下Wikipedia文章 英文看的懂吧

"Many jurisdictions impose tax on a value that is only a portion of market value"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perty_tax_in_the_United_States#Assessed_value

我真的是懶得去拿地政資料來跟你筆戰

你也可以看看有人炒紐約市九千萬美金的房子是付了多少稅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216513/How-billionaire-bought-90million-NYC-penthouse-200-000-tax-break-year-meant-low-income-housing.html

住國外平常上01也就看看文章 只是看到有錯誤的訊息時

我覺得還是要提出來 至於誰對誰錯 給其他看倌自己評判

cheny wrote:
不只豪宅,一般市民住宅也應課較高房屋稅,一年一二十萬又不是繳不起。


如果一般市民住宅也調高房屋税,
那台北市大概會有上百萬人被迫離開. 跟難民潮一樣.
月薪五六萬的中產階級, 繳完房屋税只剩4x萬, 再繳所得稅只是三十幾萬可養家.
除以12, 等於月收3萬要在台北養活家庭.
到時台北市應該會有大規模暴動才對.






hello

macacafly wrote:
如果一般市民住宅也調...(恕刪)

別鬧了,台北市人均年所得90萬,三口之家超過200萬,怎繳不起?

rogerkuo2001.tw wrote:
沒錯~
房價飆漲時買的
Assessed Value就是市價


美國很大不是不可能 但是我很好奇的想問在哪個城市? 哪年發生的事?

讓我有機會學習一下

至少在紐約 雖然稅重但也是講究公平原則的 如果你跟你鄰居的房屋價值差不多但是稅差很多

你是可以提出要求重新審核的

下面是紐約官網

"Residential assessment ratios"

講的就是assessed value跟fair market value的比例

http://www.tax.ny.gov/research/property/equal/rar/index.htm#

所以不要在誤導說八百萬買的房子 1.5%的稅率 在美國就是一年十二萬的稅

至少在紐約就不是這樣的 以上 多謝指教

kkoocheng wrote:
好奇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恕刪)


那就便宜賣啊~什麼問題都沒有

當初一坪多少錢

都更後要變破百萬

政府不課這種稅 要課誰?

都更如果不產生買賣

理論上應該不會有新的重稅產生

因為沒有交易

所以價格沒辦法用實際價格登錄

自然沒有課稅的依據 是嗎?

我不懂 所以看有沒有專家來解惑

課豪宅稅跟都更自住是沒關係的吧!!


連電子業大老闆都去炒房了
因為日賺夜賺
台灣經濟還有救嗎?
年年繳交持有稅不錯啊,可是只有台北市做怎夠看,投資客又不是只在台北市走跳,應該是全台灣都要同步才是
而且很多鄉民的老家都有房產,這幾十年也順勢漲了不少,老父親繳不起持有稅,老母親觀念不歐美不想繳,在外打拼的正義鄉民為了配合政府打擊投資客,很樂意代老父老母年年繳這條的
當然人人繳持有稅也沒什麼不好,只不過是從現在的先苦後樂的入手模式,換成先樂後苦的入手模式而已,正義鄉民認為換換湯他們就扛得起也不賴
為了打擊投資客政府其實還可以多包裝幾條正義稅來收沒關係的,反正有房產的人人都嘛是投資客,全民買單剛剛好,鄉民月繳房貸之外又多了一條稅要繳而已,打擊投資客又能跟上歐美,繳這條稅一整個超值得
所以…沒事沒事,先買得起樂一下就是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