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Ray08 wrote:
有去過東京的人,可以...(恕刪)


東京東西南北四面都有延伸出去的衛星市鎮,
一般來說東面北面的衛星市鎮比較不會有人羨慕,
就是普通的衛星市鎮而已。
東側先經過淺草等下町,
然後是一些江戶川區等工業郊區,
然後到千葉縣北部的葛飾地區與千葉市。

北面的話就是過荒川到琦玉縣那些都市,
中產階級的味道很重的地方,
千葉主要是東京東部的人移去,
琦玉的話到東京東側或西側都很方便。

一般東京人想買一戶建,絕大多數會去住千葉或琦玉。

東京往南延伸是從港區品川區等地方出發,
經過川崎市的那些工業郊區往橫濱去,
橫濱在人們印象中是比較時髦的區域,
房價也比較高一些。
橫濱四周的山坡地幾乎都開發成一戶建了,
很類似我們汐止或安坑那種狀況。

往西延伸則是人們心目中的優質住宅區,
這一面比較少產業活動或工廠,
倒是有不少大學校區,
比如說世田谷區或杉並區之類的,
或再往西到武藏野市、三鷹市,
這邊都還算是優質住宅區,但是生活不是很方便,
房價比千葉或琦玉貴不少。
jay17 wrote:
這是近期日本電視台的...(恕刪)


東京都有多大你知道嗎

台北房價貴?當然貴了政府就靠這在養啊
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市府總稅收79.98%
還不算遺產稅裡面有關不動產的部分
傻傻的,日本國土是台灣幾倍?

簡單講一句,日本有能力,有財力,有土地再去搞一片台場,多摩出來

拿多摩市來做個比喻好了

這個城市之前是一個新興重劃區

到東京內環區大概30分鐘的JR時程

一開始房價是東京的1/4~1/3

吸引一堆一堆年輕有為的年輕人去住

開設了很多超市,餐廳,商場等等商業設施

每天往東京的車次班班客滿的去上班

過了兩三年,這些年輕夫妻準備生小孩了

又為了醫療的需求,開設了一間一間的婦產科

再過幾年,小孩長大了點幼稚園一間一間開幕

整個城市新興向榮,商業發展旺盛,房價也開始水漲船高

小孩長大了,補習班一間一間開,整條路上都是滿滿國高中生

最後小孩考上大學了,離開多摩去外地求學

4年過去了,小孩畢業了,找了份好工作,賺了錢

但是呢,多摩房價已經上去了,小孩買不起這裡

只好找下一個多摩,下一個1/4東京房價的地方

而原本追逐年輕夫婦,小孩為中心的商業經濟

也隨著這些年輕的勞動力遠去而凋零

最先關閉的當然是婦產科,幼稚園,補習班

到最後變成一座都是老人的城市,死氣沉沉

而政府也著手準備下一個多摩

下一個重劃區


而台灣呢?現在聽到的林三淡應該是台灣算大的重劃區了

對比多摩市.....這三個加起來都沒多摩市大

說台灣太貴還是東京便宜....都不對

東京築地旁邊的新建案,一平方米台幣130萬

RVP100F wrote:
而台灣更厲害的是,持有不動產的稅跟利率幾乎是零,專為有錢人量身打造的環境
才會成為這個房子超貴,年輕人還背債到死都要持有房子的怪像...(恕刪)


稅賦也是一種成本,假如你退休沒工作後,要繳出稅賦就必須有一筆存款在銀行,這筆存款就相當於購屋款。

以日本的房屋稅賦看,日本房價要乘以2以上,成本才跟台灣相當。




去年底家人在日本買了一戶40年電梯公寓
約9~10坪,開價700多萬日元,加上內部整修和家具
約花了將近1000萬日元,當時匯率約0.28
外觀和電梯都定期翻修,有專職管理員
地點在琦玉縣某市近池袋,到東京車站直達約20分鐘,到新宿要轉一班約30分鐘
公寓離車站步行大約5分鐘
這個車站熱鬧度雖然跟新宿等大城不能比
但車站前就是sogo百貨和幾個商場和超市,旁有商店街
公寓在車站的另一頭,會先經過一座公園後才到,遠離商業區
最近的超市約步行5分鐘,生活機能蠻完善
以同棟其他戶的行情來說一個月最少可租6萬5日幣左右
在東京應該算較低的租金
但每個月還要繳維修費和管理費約15000
所以最後約可月收50000,加上一些稅金和開支,一年長租投報率約5~6%
會買到也是因緣際會,因為家人要常跑日本辦公或玩,所以也沒有出租給別人

台灣的生活水平跟日本不能比,他們領高薪但消費和稅也高
很多品質其實就是這樣用錢堆出來的
但高品質的生活,卻配上相對低的房價
在房價低迷的日本,買房對日本人來說真的不是煩惱
但日本人就是寧可租,也不想買,可能因為文化差異不會以有無房屋評論一個人的價值
也或者買了要換房,若持有時間不夠長轉賣又會被課利得重稅
不然以我家人買的每坪(實坪)20萬的老公寓,有電梯外觀又好
40年的頂樓也沒有漏水或壁癌的問題,生活機能也佳
以台灣人的薪資來看都不算貴,更何況日本人的薪資來看可以說更是有夠便宜

要買日本房子其實不難上手,別人是先進國家,流程規則都很透明,服務也到位
買了之後也不用太擔心管理問題,其實日本都有很完善的物業管理公司,買了交給他們就不用煩惱管理問題
當然這樣做的投報率就會拉低1~2%,因為公司有服務當然也要抽成的
語言當然是也要通會比較好,但近幾年日本房仲也越來越國際化
有朋友在日本當房仲,他們說因為近幾年很多華人跑去日本買房
所以日本當地的房仲業(非信義之流)也請了一些台灣人當房仲,所以只說國語現階段也通啦
至於會不會增值,我倒還是很保留,日本QE後,熱錢會不會流到日本低迷已久的房市?
就像房仲開始請一些外國人當業務,也代表有一些國外的錢開始往日本房地產流
有些日本屋主也開始抬價,但也還聽過有些屋主拒絕賣給外國人
而且日本的重稅也會拖累投報率,加上日本人對房地產的冷淡態度,光靠外國人可以撐起日本房價多久?
我只能說單就日本房價而言對台灣人真的不貴
但重點一直都不在買進價格,而是在買出價格
lulalla wrote:
比如說日本時代可以不用任何理由,
把你抓去關29天,
戒嚴時代可沒有這種東西。


前幾天剛好看了 “鹹豬手事件簿”,
一個被爆滿同車廂的高中女生指控伸出摸臀鹹豬手的電車男,堅持自己的清白不願認罪和解,就這樣被警察拘留5週,幾百萬日幣交保…最後被判刑三年,看的我不敢去住日本了。

snap0071 wrote:
而且日本的重稅也會拖累投報率,.(恕刪)


請問房屋持有的稅賦有哪些?

snap0071 wrote:
很多品質其實就是這樣用錢堆出來的...(恕刪)


很可惜臺灣就是堆不起來
就像各位在買東西一樣只想砍...砍砍...砍到見骨
然後買到爛貨在怪製造商不良或者罵製造商剝削下游...可是事實上任何鏈上消費者都是最大主因
至於炒地...這就去怪政府吧...誰叫政府最喜歡拍賣土地最高價者得標
至於那些得標者也不是慈善單位不可能賠錢轉賣的...這當中包括你我...
怪誰? 怪大家吧!你我都有份...

嘴砲注意!! wrote:
很可惜臺灣就是堆不起...(恕刪)

等一下,前陣子的黑心豬油似乎在業界不是便宜貨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